华野八纵司令部开封战役总结(一)

沂蒙红 发表于2016-06-06 08:52:00
        一、战斗经过概述

(一) 敌情

 中原地区蒋军在所谓“总体战”方针下,划为绥区,分别猬集于战略要点,实施“机动防御”,当时整九师、十师、十一师、五十八师于南阳、确山线,五军、整七十五师、二十五师、五十五师于陇海路砀(山)民(权)线以北,图阻我华野主力南渡黄河,并求我决战鲁西南地区,四十一师、四十七师猬集郑州。

 开封守敌已六十六师为主,率河南省保安一旅、二旅、省保一团、六团及后增集之六十八师一一九旅三五五团,外加五军、整十一师之后勤留守部队,统由六十六师师长指挥,任开封城关之守备。

(二) 上级意图及我纵任务,决心与部署

当时总的意图,首先以三、八纵向陇海路兰封、民权之线攻击,并破坏该路,求调动五军西援,而后与华野主力南北夹击,歼灭该敌。因敌慑我主力威势,始终盘踞原地未动。故我又为贯彻调动五军、整七十五师,求在运动中歼灭该敌,决定变更原计划,集中三、八两纵队主力攻击开封,并歼守敌。

 我纵负责从开封南、西两侧攻击,配合三纵从东、北攻城,我二十三师负责扫清机场、南关车站之敌,二十二师除以一个团(七十团)及陈谢兵团之九纵二十六旅,打击可能由郑州来援之敌外,其主力负责由城西关及西南角发起攻击。

(三) 战斗经过

二十三师集中主力,于1717时向南关飞机场、车站、邮局等各点,先后分别发起攻击。战至1813时,将守敌压缩于邮局,我六十七团在炮兵与连续爆破结合下,经一小时三十分战斗,全歼守敌保二旅旅部及保二团,南关战斗至此结束,即作攻城准备。二十二师以六十四团为主,该团使用三营全部于1717时向西关及其外围之敌发起攻击,至18日拂晓,攻克西关外围两个地堡群,因战前准备不足,未能全部完成任务。

18日夜23时,二十三师继续攻城,24时六十九团三营在我强大火力掩护下由小南门突破,但由于一营的指挥不力,稍受敌火力威胁,部队停滞。在纵队及师果断决心下,198时,六十九团继续突入,特务团、六十八团、六十七团尾随突入,继续发展巷战,分割敌人。二十二师六十五团、六十六团相继从南门进入,六十四团亦在1912时由西关突入城内,并采取分割包围战法,分头将省政府、鼓楼、地方法院、绥靖公署、监狱等各点包围,战至209时,全部歼灭在我作战区域之敌。20日我另一部配合三纵攻击古龙亭和华北运动场,7时发起攻击,至2210时全歼上述守敌。至此战役胜利结束。

二.主要教训及经验

 (一)此次战役主要特点

一.在敌我战役指导上,敌对我估计错误。准备疏忽,我则临时变更意图,出敌不意,当时敌军惧我主力南渡黄河,故在我围攻开封之初,尚以我为流窜性质。但在我逼近与猛攻开封之时,敌军邱、区兵团才慌忙由砀山、民权线西援,沿途遭我正面阻击及侧击,形成进退维谷,龟步爬行。蒋介石本人也乘飞机来到开封上空,亲自指挥,并以空军实施轰炸,但仍是无所助。及至五军26日到达开封时,我已胜利结束战斗。我军则由初步调动砀山、民权一带之敌未成,故毅然发起对开封守敌之攻击,此举大出敌酋意料之外。敌图阻我华野主力未成,而开封也不能保。基于这一错误指导,在尔后各路疯狂西援中,有暴露了更大的弱点——兵力分散、捉襟见肘。造成我继开封胜利之后,更能从容调整集中主力,对来援之敌区寿年兵团,进行歼灭战。给整二十五师一毁灭性打击。更给五军以大量杀伤。打下了下一步睢杞战役大量歼敌的基础。

二.守敌是凭险固守,以逸待劳。我则仓促就战,举行强攻。在防御兵力上敌与我相等。当时敌为六十六师三个团,六十八师一个团,保一旅、二旅各三个团,加保一团、保六团,六十六师特务营,绥署特务营,五军、十八军各一个军官大队,共折合十三个步兵团,炮(兵)四个营加一个高射炮营,折和两个团。我为步兵十二个团,炮兵三个营。另我军则在刚刚结束西平阻击战后星夜北上,部队未得休息、整理的情况下,投入进攻。

三.敌人空前的疯狂轰炸,我军进一步执行政策纪律,当时敌人对我战斗无望,集中轰炸机群,对城市昼夜轰炸,扫射,图威胁我军进展,提高其守军士气,以补其陆面增援部队不足之缺陷。而我部队除昼夜不停地对敌攻击之外,并及时抢救难民及为低级轰炸引起的火灾,并利用一切机会,加强宣传工作,使人心更加向我。

(二)攻城作战

 一.开封守敌城关防守特点:

1.四关防守:利用四关原来地形,地物(如坟地、堆窑等)及建筑物加以修补改造(车站、邮局、梵塔等),作为城关外围防御支点,已构成全部防御体系,图以固守外围,阻我直接攻击城墙主阵地。

在四关防御兵力上,以敌地方保安团队为主,并以外围防御部队为基础,集合发挥城内炮火威力以为支援。

各防御支点以梅花子母堡为基础,堡为土木砖石构成,母堡可容半个至一个班或重机一挺,子堡可容二至三人,或轻机一挺,各堡之间贯以交通沟,堡群外围则挖以外壕,深2.5公尺3公尺,宽4公尺,土向内翻,形成自然的围墙,并在围墙上构筑散兵坑或暴露的自动火器掩体,在交通沟及单兵散兵坑附近,构筑掩体部,以防我军轰击。壕沟外侧以“篱笆”或卧倒式“鹿寨”及单行铁丝网等两道防御工事。

2.以城墙城门为主阵地,利用原有城墙之高厚及外壕宽深加以改造,构成三层火力(上层以城墙原来碉堡楼及每隔150200公尺至突出部,设钢骨架水泥堡,并在城墙之内,挖通城垛,开阔射孔,中层则在上层之23公尺以下,由城墙下挖,然后穿通城壁,开阔射孔。此种火力点较少,作用也较小,多用来弥补上下层火力之不足。下层则由城墙下穿通,并在穿通处构成钢骨水泥大地堡,采用水平射击,这种工事在城卫中作用最大,因它射界低平,目标隐蔽,使我不易封锁压制。以上各火力点多利用城角或城墙突出部构筑,故死角小便于相互支援及火力的集中机动。

外壕深68公尺,宽810公尺,但因该区地质多沙土,已于坍塌,特别在春末夏初西南信风盛行中,天气干燥,整日风沙弥漫,守敌随时修补,但其作用泽很差,壕沟外围敷设仰卧式鹿寨。

城关与四关外围防御,能以不机枪火力互相支援。为防我接近占领四关及附近民房攻城,敌拆毁附近民房建筑物,以扫清射界。不易拆毁者,则于撤退前防火焚烧,使构成火幕。

任城防者为六十六师部队,该部装备较优,擅长防守,特别注意反突击。兵力并不过多分散于城防线上。而多以自动火器籍少数步兵配备于城墙城门,主力隐蔽于附近机动,其次为火炮配合,也较城外密切。当我占领四关时,残余保安团队,意图逃入城内避难,该部为巩固其士气及防我跟踪突入,则拒而不纳,并将城门封屯。

3.敌城内守备方案:拟在南部利用各大楼房机关为主体(如绥署、省府、地方法院、鼓楼等处)之阵地,各街道巷口,马路交叉点,构筑永久性地堡,外以拒马铁丝网障碍物。另利用大部分街道狭窄,楼房相连之便,用天桥架成通道,这样就构成上下二至三层火力的街道防守,以图阻拦我之攻击,并在我迂回包围攻击某一点时,其他各点均能以火力及兵力相互支援。但当我占领某一点后,原有联系通道,立即拆去天桥,使之阻断,以求逐步抵抗,迟延时间。

 在整个城内,选择龙亭、华北运动场及女子中学、利用潘、杨二湖掩蔽之利及附近盐田,土堆之有利地形,构成三点为主的面式阵地,妄图最后固守以待援。而三点之中,又以龙亭为主,利用旧有皇宫,殿宽高阁,土厚墙高,上下掘通,构成由上而下的四五层立体火网。四周密布木石地堡,掩蔽部,并挖掘外壕,壕外在敷设铁丝网、鹿寨等障碍物。

4.蒋军城内防御主要表现:建制混乱,行动不统一,各自为战,极易被我钻隙迂回包围。在南关,基本以保安团队及五军整十一师后方留守部队为主,而六十六师残余主力为骨干,该师大部控制于龙亭、潘杨湖之南附近,以便前进可以督战,后退可以固守龙亭以待援。

 当我突入城内之后,蒋军炮兵一部不易转移而丢弃外(西南角高射炮)大部野战炮兵,忙于阵地转移潘杨湖之北,故在巷战中,相当时间内其炮火作用很小,仅靠飞机滥炸。

浏览:3093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