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继续说:“当时的难题是,朝鲜战场正打得热火朝天,不可能同意我们在这个方向使用过大兵力。但这不等于无所作为。我的决心是:在海空军力量不足的情况下,立足陆军自己,展开逐岛作战。第一步,在岸炮火力范围内,先行夺占离大陆近的岛屿;然后,依托这些岛屿,构筑火炮阵地,逐步向前延伸火力,夺占外海其他岛屿。在具体实施中,可以视情况,对地势有利的岛,上去了再撤回来,反复几次,彻底消耗掉他的有生力量;同时,也是对部队的锻炼,摸索登陆作战的试验。总之,我想在缺乏海空军掩护的情况下,陆军对群岛、列岛的夺占,就是用这种一个小岛一个小岛的解决办法,最后指向、包围主岛,这就是陆军登陆作战的战法。我有把握,完全可以靠自己战区的力量解决问题。”
一方是要依托岛礁封死你;另一方是要冲破封锁拿下它;华东沿海的岛礁争夺战愈演愈烈。洞头岛。知道它的人不多,但看过电影《海霞》的人却不在少数,拍的就是“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它位于温州瓯江口外33海里的洋面上,由103个岛屿组成,素有“百岛县”之称。洞头人形容自己的家乡,如百颗明珠播撒于万顷碧波之中。旅游介绍说,洞头有七大景区400多个景点。半屏山岩雕巨屏,被誉为“神州海上第一屏”。多美啊!但唯独没有人再提起50年前发生在这群小岛上的四场血战。
洞头岛1949年10月解放。1950年7月,被国民党军突击2大队夺回,我军牺牲营长以下27人,被俘30人。1951年6月,我军再次攻占后,因兵力不足撤回。同年12月,我军第三次攻占后,主动放弃。1952年初,我军第四次攻占洞头,歼敌900余人。洞头彻底解放。
南日岛。1949年解放;1951年12月国民党军来犯被我击退;1952年10月11日,国民党75师、14师各一部共9000余人,在10艘舰艇8架飞机的掩护下,在福建莆田南日岛上陆。守岛的一个连寡不敌众,大部牺牲。28军85师、83师增援时,由于是逐次增兵,不仅没能解危,反而加大了伤亡。一直到三天后才将敌人击退,共伤亡1300余人。
东山岛。1952年蒋军第一次小股袭扰被我击退。1953年7月,蒋军3个野战师各一部、海军陆战队一个支队、空降兵两个中队,并配有水陆坦克21辆,飞机6架、各类舰艇13艘,共13000余人,由敌19军军长陆静澄指挥,对东山岛发起大规模进攻。当时我守备部队是公安军80团,顽强坚守。那时我军刚经历了解放战争,部队确实能打,仅2连就坚守阵地13个小时,打退敌18次冲锋,为增援部队的反击合围赢得了时间。敌人计划使用空降兵切断渡口,阻我增援,没想到我驻守渡口的水兵大队都是从陆军出身的,陆战是老本行,打起来比他们干海军还得心应手,把个空降兵打得落花流水。后来我援军赶到,除华东的28军82师、31军91师272团外,中南军区的41军122师也参加了战斗。激战三个昼夜,歼灭敌3000余人。本来这次行动是号称“拉开反攻大陆的序幕”,没想到却遭如此惨败,想来老蒋一定特痛苦。但总会有把握不住的时候。
父亲说:“打头门山,我的指挥所设在黄岩。头门山拿下后,原计划派两艘舰担任海上警戒。半夜,接到气象预报说天气不好,空军不能出动了。那时舰艇的防空能力很弱,我们马上通知海军就不要出航了。天刚刚亮,敌人的飞机果然来了,我听到轰炸声很奇怪,它在炸谁呢?一查才知道,海军没接到通知,那时通信器材赶不上,返航已来不及了。瑞金号被炸沉。聂奎聚(注:后为海军副司令兼东海舰队司令)表现得很英勇,落水后把木板让给了战士。我看出来舰队副司令彭德清和参谋长马冠三很难受。我说,责任不在你们,是我指挥的失误。我向军委发电,请求处分。彭老总和粟裕接到电报后并没说什么。那以后,宁波向北的航道就打通了。”
浏览:129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