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父亲游能文:(五)休整宜春 强壮兵马

Admin 发表于2016-06-17 16:22:05
    在南下行军中,部队历时四十余天爬山涉水、横渡黄河、长江,风尘仆仆,边走边打,长途行军作战达二千五百余华里。七月,正是夏秋三伏季节,暑气蒸腾,火焰焰的太阳把大地晒得热气腾腾,四十三军的指战员们,绝大多数来自北方,他们生活在冰天雪地的东北,那里的夏季干爽宜人。可是,一下子来到了江西,别说适应南方的气候和水土了,就这个闷热也够他们受的了。他们憋得喘不过气来,浑身全被汗水浸流着,黏糊糊的,他们恨不得扒下一层皮。再加上军旅的疲累,官兵又缺乏南方生活常识,发生了大量疾病,出现水土不服状况。非战斗减员明显增加。根据野司命令,部队集结于宜春地区休整。
    一九四九年七月中旬开始,四十三军奉命在萍乡、宜春、分宜、万载地区休整近两个月。一二七师在宜春、分宜间,一二八师在宜春、萍乡之间,一二九师在宜春以北之万载附近。主要原因有:其一、人员患病太多,许多连、营失去战斗力。部队进入湖北、江西时,正值雨季和酷暑季节,北方部队缺乏防暑防病生活常识:没有雨具,行军常挨雨淋;没有蚊帐,夜间常挨蚊咬;没有水壶,到处喝生水;有时米面供给不上,把麦粒煮熟充饥,消化不良。因而,部队大批人员发生痢疾、腹泻、中暑等多种疾病,加上缺医少药,有的营、连发生病号高达七成以上,严重影响了部队的行军力和战斗力。其二、马匹损失严重,在行军中,摔死、淹死、病死的及患软骨病、打背、拐腿等不能使用的马匹超过半数,部队行动发生困难。其三、士兵思想波动。因为发病率太多,加之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生活不习惯、粮食供应困难等因素,部队思想波动很大,普遍产生想家、消沉和“厌南思北”情绪。其四、干部产生急燥情绪。北方部队到南方后,因为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困难,部分干部产生急燥情绪,管理方式生硬,个别单位官兵关系一度出现紧张。正是居于以上储多原因,家父虽在家门口不远的宜春休整了近两个月却没有回趟家。
  家父所在的警卫部队在宜春、分宜间的沙浦岗一带休整,驻地附近有个和家父同姓游的村庄。家父经常帮助老乡作些力所能及的事。当地村民积力挽留家父,并许诺去向部队领导申请,希望家父能留下,就在宜春下浦游庄落户,家父婉言谢绝了村民的好意,毅然随部队继续南下—以解放劳苦大众为己任。
  部队休整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以两周时间大力开展“人强马壮”运动。突击治病,恢复体力,普遍进行南方卫生知识教育。军、师、团三级分别组织休养所,实行分类突击治病,根据部队现有可能条件,努力改善生活。每日出操上课减至四小时,保证干部、战士吃好、睡好,尽快恢复体力。同时,加强党的组织生活和政治思想工作,深入开展“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思想教育和光荣传统教育,号召共产党员起模范带头作用。第二阶段,采取多种形式集训干部。学习和推广管理教育先进连队的具体经验和作法,大力表扬好人好事,号召战胜困难,增强爱兵观念,严肃批评军阀主义倾向,克服“厌南思北”情绪。
  与休整同时,对部队的装备作了必要的调整和改善。在个人用品方面:购置了雨具和斗笠,蚊帐全部发齐,还发了部分水壶。在装备方面,大车、马车大大减少。步兵营的机炮连,重机枪由原六挺改为四挺,六0炮由九门减为六门。团的战防炮连取消,以九二步兵炮一个排(二门)、迫击炮二个排(四门)合为一个连。连队火器均以人扛为主,大大增强了运动的灵活性。
  经过近两个月的宜春休整,部队逐步减少了疾病的发生,并将九成以上的病号治愈。部队健康状况改善明显,指战员政治思想、阶级觉悟都有明显的提高,人员、马匹的体力也有所恢复和增强。广大指战员也逐步习惯了南方的生活,基本消除了畏难心理,增强了战斗意志,坚定了打到南方去,解放全中国的信心和决心。连队又开始活跃起来,为继续南进追歼残敌创造了有利条件。
浏览:635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无名之辈、
    无名之辈、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