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俭回忆录:二十一、慢长的上访路(申诉书附件4)

wang 发表于2016-06-18 21:49:34
申诉书附件(4)关于报社情况的发言
这是我1957年正风呜放时在政治部座谈会上的发言底稿(也就是在定案材料中,说我通过编制问题向党进攻。说我公开抗拒党和领导的发言)
一,一般统计(二月分以前):1,平均每月来稿1000件,每件平均1000字,共100万字(不含文件指示)2,现每周一期。每期二万字,每月四期,共八万字。3,按来稿总数百分之六的采用率,四期报共采用六万字,每期刊用一万五千字。4,按每期稿件报社自己编写四分之一的比例,自巳编写五千字,四期共二万字。
二,一周的工作量。1,一周的工作日,在正常情况下,两个半日的军政学习,一个半日的党日,一个半日的业务学习和会议。只剩下四天为工作日。2,我们的人员:8人(内社长一人,编辑四人,记者二人,通联员一人)实际只有四个编辑在编写处理稿件。3,四个编辑四天内要处理一百万字的四分之一。即二十五万字的来稿。再看有关文件和参考资料十五万字。选改二万字刊用(实际是一万五千字,五千字备用),自己编写五千字,共四十万字。4,这样平均每人四天内要看稿十万字,改稿五千字,自巳写稿一千二百五十字。
三,再看我们的工作效率:1,按八一杂志的经验,写论文,从看材料到写成,不包括找材料(如参加会议,联系情况)最高效率每小时一百字,我们的水平低,加倍,每两小时一百字。一千二百五十字要二十五小时,按八小时工作制计算,三个工作日还不够。(实际情况是,我们的文章质量差,写的速度快,一千多字的社论,顶多给一天的时间,不够就加班)2,初阅一篇来稿,每小时最多看一万字,十万字则要十小时,合一个多工作日。3,排版、校对最低五个小时。
以上有数可查的,即四十个小时,合五个工作日,但我们只有四个工作日,就要加班加点。降低工作质量。不可避免的要出差错。
四,但我们还不只是这些工作,还有:参加各机关的会议,给通讯员写回信,专题采访,专题调查,其它各项临时任务。这样一来,我们的实际工作情况就不是法定的四个工作日内可以完成的了。就必须加班加点,开夜车。这对我们报社来说,并不是奇怪的,少见的。业余时间、星期天、学习日经常要工作。不然报纸就出不来。星期二的学习,我们很少参加,首长的报告,也没有时间去听。
我们的编辑参加外面的会、听报告,是必须的,是本身业务的要求。不然就无法工作。但外出参加会议以后,回家后办公桌上就压下一堆稿子,还要照常处理。其它单位的助理员,恐怕没有这种情况吧。他们外出参加会议,就是唯一的工作。我们编辑参加会议,仅是工作的一部分。不了解情况的人,很难理解我们为什么要求增加人员。不应把报社看成和行政部门一样,应把报社看成是一个生产单位,像工厂一样,你要求他的产品多好,就要根据产量给他配备人员。何况这种脑力劳动产品还不能和体力劳动产品绝对比较呢?因此,配备报社人员,首先要了解报社的业务量,因事制宜的配备。不能死规定,只给你(下略)
浏览:712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