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83年前,琼崖的一群共产党人,在孤岛坚持革命,使海南的现代进程一直紧随着整个中国大地的历史震荡而滚动,这段琼崖历史,无论如何评价都不过分。可是,抗战8年、解放战争3年,一共才11年,那么,前12年呢,他们在做什么?除了传播革命火种,就是坚持、再坚持。从“共产主义的幽灵”开始在琼州土地上“徘徊”起,海南这块孤悬海外的边陲岛地就燃起了大革命的火焰,从那时候起,这群共产党人为了民族和人民的解放,苦不怕,死不怕,而更为难能的是:在这个远离中央、远离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孤岛上,他们前仆后继、苦苦奋斗了23年之久!其意志之坚定,足以令所有人感叹。中共中央对琼崖共产党的评价是:“23年红旗不倒”。不管是其中“23年”所涵盖的时间长度,还是“红旗不倒”所特指的革命意志,仅其中一项都足以让人钦佩。因此,“23年红旗不倒”所蕴含的感慨与赞叹,或许只有经历过这种艰苦与残酷斗争的人才能真正领悟。
我们的父母亲叶佐平(广东宝安人)、黄磊(广东台山人),曾经以参加这场革命亲历者的身份,见证了海南革命的艰苦卓绝,见证了这群海南共产党人令人泣泪的忠诚坚强。
1946年,在东江纵队的父亲叶佐平和母亲黄磊,被中央派往琼崖送电台,并担负培养琼崖纵队机要干部的任务,任务执行过程历时1年零8个月。从接到任务开始,他们便踏上了一条危险而艰辛的路途;他们抵达海南后,经过几番的挫折苦辛和努力工作,终于恢复了党中央共同琼崖特委的联络,完成了党中央交代的任务。
全国解放后,1958年,父母又响应党中央“加强防卫,巩固海南”的指示,带着一家7口,由广东省委奔赴海南岛。原定参加海南建设3年,后来由于需要一干就是21年半,加上他们解放前的1年8个月,就又是23年。
之后,父母亲调回广东省。父亲应改革开放的需要,筹建工商管理局任局长。在海南解放60周年之际,我们应有关部门要求,把父母参加琼崖革命的一些历史资料整理出来,以便留下这段珍贵的历史记录。经父亲的同意,我们在他满是灰尘的书堆里,找出1986年他离休时写的回忆录。看着这些手稿,板着手指算算——1986年至今,父亲写下的《战斗在天涯海角》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琼崖纵队的电台和机要工作实录》,距今正好又是一个23年。
父亲今年已经87岁,母亲黄磊已不在了。能够把他们那段与海南革命的特殊缘分和经历,呈现给愿意了解琼崖革命斗争的人们,使今人明白——那时作一个共产党员是那么艰险而不易——是我们的一点心愿。我们父母亲,在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执行党中央到海南建立电台机要站的任务,亲身体会、亲眼见证了琼崖纵队在难以想象的艰难环境下,独自坚持长期斗争的艰辛。正是这种艰辛中的奋斗与牺牲,强烈的震撼了他们,使他们在后来的人生岁月中,对海南这块土地、对海南的共产党人、对海南人民,一直怀着特殊的感情。
父母亲的一生,深深地影响了我们,我们是随着他们在海南的建设历程中长大成人的。多年来,作为在这片热土上长大的我们,深知海南为国家建设奉献了多少矿产、木材、橡胶和渔产等重要资源,也知道海南人民在这种无言的奉献背后所默默承担的落后与贫困的辛酸;但我们也坚信,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海南会逐渐步入开发建设的佳境,海南人民安居乐业、逐渐富裕的未来指日可待。
在此,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以父母亲的名义,深切怀念曾经同他们生死与共的琼崖纵队老战友,拜谢在多年里爱护和帮助过他们的海南人民!同时,我们对这块养育了我们兄妹5人20多年的土地充满了感恩之情,我们将一生铭记——海南永远是我们的第二故乡。
(作者:叶青,叶克勋,叶克光,叶健,叶娜)
浏览:156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