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清林同志简介:

范清林男,汉族,1928年10 月出生,山东新泰市人,1943年3 月参加革命工作,1947年9月加 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市卫生 学校党总支副书记。 主要业绩:1943年3月他怀 着对日寇的仇恨,受当地八路军 地下工作者的派遣,参加当地一 抗日游击队从事情报工作,曾先后获得不少日伪的 重要情报。1944年7月由他牵线策动伪县保安队一 个班武装起义,参加当地八路。1946年6月张店解 放后于7月参加新军七师(后为七纵)五十六炮兵连 任战士。194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培育 下很快成长为一名优秀战士,曾先后担任追击炮班 正副班长、政治宣传员、团政干事、副指导员等职。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为革命、为人民置生死于度外, 不论平时、战时,都能以身作则,吃苦在前,完成各项 任务,在整个解放战争中,参加华东地区几乎所有的 大战役,如1946年秋淮阴保卫战、涟水战役、宿北战 役(打阻击)、鲁南战役(打阻击)。1947年2月莱芜 战役,5月青陀寺战役、孟良崮战役(打阻击)、南麻、 临朐战役、诸城战役、胶河战役、南阡、红石山战役, 塔耳堡追击战、莱阳战役。1948年春胶济路西段战 役、潍县战役(打阻击)、曲阜、兖州战役、淮海战役第 一、二阶段(打阻击和围歼黄维兵团)。1949年4月 渡江战役:郎(溪)广(德)追击战、上海战役等。在战 斗中曾荣立二等功一次、四等功两次,在第二次进军 福建一个月的行军中,不怕疲劳,坚持每晚出一期 《红旗报》(团政办的油印报),被评为立二等功一次, 集体三等功一次。1951年被选送到14步校学习。 1952年6月临时被抽调至福州军区干管部奉命带 领180多名由各部队抽调的青年干部到上海,后又 作为暂借干部被留在上海参加创办新学校的工作。 在华东速成实验学校、上海师专、上海师院担任专职 团委书记兼学生科长、体育系党总支书记、院武装部 专职副部长、上海市卫生学校党总支副书记、职工医 学院党办副主任等。他两次放弃读大学的机会,自 学完成大学历史、中文两系的主要课程,对党史、教 育、毛泽东军事思想、自然生态平衡与人的关系等有 一定研究,从事教育工作30余年,坚持长期兼课,始 终把培养青年当作自己的终身职业。1953年至 1956年曾多次参加欢迎外国元首的活动。1956年 暑期,在团中央开会与会者在团中央大厅曾受到周 总理接见。1962年起,又根据中央军委和高教部在 有关高校进行军事教育试点的要求,结合实战,自编 教材,给全院二年级学生讲授毛泽东军事思想和军 事技术等课程,受到上海警备区和中央军委有关领 导部门的好评。由于学校民兵工作成绩优异,被评 为全国民兵工作先进单位。在全国经济困难时期, 师生体质普遍下降,为增强体质,他在院党委和行政 领导支持下,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从而增强了体 质并被评为市群众体育活动先进集体,在市“群英大 会”上除授予学校先进集体称号外,也授予范清林同 志一枚银质奖章,回校后他即将该奖章交给了学校。 1961年3月在去北京开会时,看到、听到家乡农村 缺粮十分严重,经过调查了解后,他连夜写信向山东 省委、县委如实反映当地农民缺粮情况。不久即收 到省委回信说:“粮食问题已解决,请放心”。此事他 曾在党内会议上谈及过,可“文革”中也成了“攻击三 面红旗”的一条罪状。1980年在为“工农兵大学生” 补课时发现,这些学生因“文革”等原因,对中国历 史、古典文学等知识相当缺乏,他即着手编写了一份 数万字的《爱国主义讲授提纲》并亲自给这些学生和 市卫校学生讲课,受到学生们的欢迎。范清林同志 舍己救人的事迹从未向领导提及,如战时和另一同 志从燃烧的房中救出一老农民(幸未受伤)。1955年 8月从黄浦江中救起一滑到水中的割草妇女。1963 年夏,从学校大水塘中救起一沉入水底的男孩(救起 时已停止呼吸,是校医将其抢救过来的,是中文系教 师的孩子)。“文革”中受到残酷迫害,全身九处严重 骨折,还在拄着双拐的情况下,也被强迫去皖南农场 劳动,时遇特大洪水暴发,在暴雨中看到似两头牛在 洪水中挣扎,他即跳入滚滚洪水中将两头被电线拌 住不能动弹的牛救出。范清林同志为人正直、诚实, 富于正义感和同情心,热爱人民,热爱教育事业,坚 持实事求是,敢讲真话,“文革”中虽身处逆境,遭受 种种迫害,宁可自己吃苦头也绝不去诬陷同志。 1954年春曾接受《人民日报》约稿,撰写过一篇《记 一位全国劳动模范学习文化》的稿件,后发表在《光 明日报》上。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范清林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