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县利津镇彭家村人。 著名地质学家、地质教育 家。 彭一民生于书香门 第,7岁入学,在惠民岱北 公学读书6载。1939年小 学毕业后,在山东省立第 一中学、天津北洋大学就 读。1950年毕业于北洋大学采矿工程系,后留校 任教。1952年参加北京地质学院的筹建及周口店 实习基地的开辟工作,后赴长春地质学院攻读研 究生,专修工程地质,并以优异成绩毕业。毕业后, 任北京地质学院讲师,学院工程地质教研室秘书、 副主任。1976年起任工程地质专业副教授、教授。 彭一民长期从事地质教育工作和地质学的科 研工作,他既是一位优秀的地质教育家,又是一 名造诣很深的地质科学家。20世纪50年代北京 地质学院建校之初,他参与培养了一批当时国家 建设急需的地质人才,后来又负责指导工程地质 专业国内及越南留学研究生。70年代后期参与 创办地质地震专业,为国家的地震研究和防灾减 灾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他学识渊博,治学严 谨,平易近人,诲人不倦,深受广大师生的敬重 和赞誉。 彭一民为地质学理论的研究倾注了毕生精力。 多年来,他与人合作,先后出版了《土质学》、((地 震地质学》、((全波震相分析》等学术专著;翻译 了((黄土与滑坡》、《水文化学原理))等译著。曾 参与《中国地质构造体系及其应用》、((地质矿产 术语分类代码》、((北京地区地震地质条件及地震 地面运动反应分析》、((二维数值模拟与超声波地 震模型实验及其在城市地质中的应用》等科学研 究项目。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7篇,在国 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曾荣获多项国 家和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 彭一民在研究地质学理论的同时,参加了一 系列国家工程地质的科学试验和实践活动,还在 中国地震学会等多种专业学术组织及中国地质大 学学报等多种学术报刊单位任职。 2000年10月12日,彭一民病逝于北京医院, 终年7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