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作美同志简介:

卜庄镇夏店街村建国前老党员、老战士耿作美轰,用机枪扫射,好多船被敌人击中、炸翻,牺牲了很多人。还好, 他坐的船顺利渡过长江。部队打下了南京城,红旗插上了总统府。 当时,当兵的、支前的、当地老百姓都沸腾了。“我的渡江纪念章弄 丢了。”老人指着一枚纪念章说,“这是解放华中南纪念章。”四川剿 匪不容易,四川山多、树多、路难走。当时,部队已进入了大反攻 阶段。四川的国民党残余、地方残匪以山林为险,制造破坏。他所 在部队奉命剿匪,不分白天黑夜,有情报传来部队便立即行动。记 得有一天,攻打一个山头,一个地堡挡住了进攻路线,机关枪一个 劲地扫,隐约见一个战士挎着炸药包绕了上去,炸掉了地堡,山头 攻了下来,打死打伤俘虏敌人共一百多。我们部队不如敌人熟悉地 形,常吃亏,就找地方武装,找老百姓当向导。当地的武装和革命 群众给了部队很大的帮助。 四川剿匪为什么一年多,就是因为四川地形太复杂、太险要, 再加上气候条件,原因太多了。“打仗你就不害怕?”我插了一句, 老人笑道:“说不害怕是假的,枪林弹雨谁不害怕?但是一旦有战友 倒下眼就红了,人像魔怔了一样,什么也不怕了。咱是当兵的,当 兵的就应该服从命令,听指挥。命令如山倒,那是必须无条件执行 的。”老人讲得既严肃又平淡,仿佛在阐述一件毋须刻意强调的事。 “这是西藏解放纪念章。”老人指着另一枚纪念章说,“这是西南 什么?” “西南边陲。”我插 了一句,他接着说: “对, 西南边陲是中国西南部,属 于高原地区,少数民族聚居 地。部队进藏前作了战前动 员,讲了许多少数民族的风 俗习惯,讲了党对少数民族的部分政策,部队学习休整了三天就开跋了。西藏解放也不容易, 没有路,部队往往是边修路边行进,行进的速度很慢。有时候,一 天走十几里路。少数民族多,语言不通,还需要翻译。幸好部队里 有工作队,有专门与当地老百姓打交道的。”听了老人的讲述,我们 的眼目匡都红了,仿佛感受到了当时肃杀的氛围和恶劣的天气。 “1952年,我退役回家就再没出去。咱是党员,是退役军人, 各方面都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多么朴素的语言啊!在谈到对后代有 什么期望,有什么要求时,老人说:“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多做贡 献!”这便是老一辈对我们简单而又不凡的嘱托与希望。 时光流金,听完老人的一番话,我们内心唏嘘不已,既感叹和 平的来之不易,又被这一段真实的经历、不朽的传奇而鼓舞。 夕阳渐斜, 我们的访谈结束 了。临走,老两 口客气地送我们 出家门。我们挥 手作别,回头望 见的是老人利落 的腿脚和挺直的 腰杆,我们开玩 笑地说:“90多了腰不弯,腿脚利落,活像个小青年。”老人自豪地 说:“咱是当兵的人,当兵一天也要对得起‘兵’这个字。”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耿作美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