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学洲同志简介:

北孟镇东麻湾村老党员、老战士曹学洲 曹学洲,男, 北孟镇东麻湾村 人,1934年1 月生,1948年 参军入伍,1952 年在部队光荣入 党,1957年复 员回乡。 曹学洲老人 在家中排行老大,他在家时有一个小名,唤作“蜜”,老人跟我解释 了这个名字的含义。他说那时候家里穷总是吃不饱饭,母亲在他很 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父亲一个人把他们兄弟姐妹5个拉扯大,他作 为家里第一个出生的孩子,父亲给他起名字时用到了蜂蜜的“蜜” 这个字,就是希望生活过得甜蜜美好。 曹学洲入伍前一直居住在北孟镇东麻湾村,因为家里贫困没有 上学。作为家中的老大,曹学洲在14岁时就在父亲的安排下与大自 己3岁的邻村姑娘结了婚。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国家需要时,曹学洲同志毅然站了出来,选择加入共产党的部队,在1948年参军入伍 时,曹学洲还不到15岁,此时的他结婚还不满一年。但是面对国家 的号召,曹学洲没有退缩。 当曹学洲老人谈到当年入伍的情形时,他的语气变得激动起来, 他讲自己当时正在村里跟着父亲种地,刚好遇到了征兵动员会,本 来曹学洲的内心就十分向往参军,这次恰逢动员会出现在自己的村 头,于是他就拉着自己的父亲去请教入伍的问题。那时村里刚刚解 放,曹学洲的父亲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帮助全中国解放、让其他百 姓也能够享受解放后的美好生活。在父亲的支持下,曹学洲如愿参 军进入部队。 曹学洲刚进入部队时,先到了丈岭区中队,在那段日子里,曹 学洲广泛跟当地的乡亲们接触,参加了许许多多的入伍动员大会。 过了不长时间,曹学洲转到了昌南县警卫营,在昌南县警卫营待了 不到一年的时间,又马上开拔到烟台驻扎。进人烟台以后,曹学洲 的部队被改编为农建师团,部队番号为农建二师。在烟台的这段时 间里,曹学洲每天的训练任务是跑操训练、实弹射击,他清晰地记 得当时喊的口号有一句是“奋勇杀敌”。因为在家的时候曹学洲没有 上过学,所以即便心里很想给家里写信,但是自己不会写字,只能 请战友替自己写信,这样总要看别人有没有时间,所以曹学洲跟家里写信的频率是2到3个月一封。看到别的战友给家里写信,曹学 洲心里很着急。后来在部队的安排下,他参加了部队举办的速成识 字班,这样曹学洲也能自己给家里写信了。 看到曹学洲老人家里的面粉袋,我们把话题转向了在部队时的 日常生活,曹学洲老人告诉我,他们在部队的军粮供应都是从粮管 所里提出来的,但是从粮管所里提的粮食都是带壳未加工的粮食, 回到部队之后还要战士们再次进行加工,加工的工具是当时比较流 行的土磨。曹学洲老人告诉我,部队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从每天 都吃粗粮到一周吃一次细粮,再到后来的大米小麦都有的吃。曹学 洲老人还告诉我在部队里吃饭的时候,连长及连长以下的战士都是 吃一样的饭、睡一样的位置。说到睡觉的问题,我表达了我的疑问: 军队外出驻扎时怎么睡觉的?曹学洲老人告诉我,他们外出驻扎时 都是睡在地上,而睡觉的地方是到村里以后,让村长帮忙找找有没 有空房子,找到空房子之后,再在地下铺上麦秸用来防潮。我又问 到,这样睡觉身体受的了吗?曹学洲老人笑了笑说,那时候当兵的 都这样,时间久了就都习惯了,老人的话语里透露出一种云淡风轻。 这时我注意到老人手里点着的香烟,我指着这香烟问到:“这个在部 队里能抽的到吗?”曹学洲老人告诉我,香烟和瓶酒都是要拿钱买 的,只要能舍得花钱,在部队里也能买得到。曹学洲老人告诉我, 平时部队开拔驻扎时,是没有交通工具的,全靠步行。当时他所在 的班,还有两个经常尿炕的,意思是有两个年纪特别小的。 后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曹学洲被编人铁道兵85 10部队,1952 年随部队入朝。随部队入朝之后,铁道兵8510部队被安排修建中国 通往朝鲜的铁路,从1952年入朝到1953年随军队撤出朝鲜,在朝 鲜一年的时间里,曹学洲一直坚守在修铁路的岗位上。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曹学洲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