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孟镇平正屯村老战士陶宗高 陶宗高19岁的时候正逢国家号召适龄青年参军入伍,到前线保 家卫国。他听说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因为他从小有个当兵梦,小 时候,每当老人说起抗战时期的事情,他总是积极地凑在前面听。 家人得知消息后虽然很不舍,但是一想到自己孩子是为国奉献,是 舍小家为大家,狠下心来还是同意了他的请求。 按照惯例,新兵入伍都要参加集训,等到政治素质、身体素质 都达标才奔赴战场。陶宗高先在坊子区耿家柳沟村训练了三个月, 虽然训练很艰苦也很枯燥——每天重复跑步、立正等,但他仗着年 轻,身板好,最重要的是有一份期盼已久的军人梦,咬着牙坚持了 下来。 三个月的时光转瞬即逝,到了分配的时候。陶宗高本以为自己会到前线作战, 最终却分配到了 北京公主坟的海 军司令部警卫 连,陶宗高成为 一名光荣的哨 兵,并很快融人 到部队中。警卫 连的主要职能兢 是站岗和放哨,每天多个班次轮换着值班。陶宗高每天站岗2小时, 有时是白天有时是晚上。其余的时间他积极参加部队开展的学习班, 全身心投入其中,经过不懈努力,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后,成 绩终于得到了上级和战友的认可,被评为学习标兵,荣获三等功, 并因此获得了一枚勋章。这件事更加激励他奋进,军衔从最初的上 等兵上升为上士,最终当了班长。他于1957年退役,一直在家乡工 作,先是在本村生产队工作,后来在81年分到土地,一直种地为 生,是个地道的农民。 当说到家人 情况的时候,老 人低下头,叹了 一口气。陶宗高 的父亲在他 1951到1957五 年当兵服役期间 去世了,因为路 途遥远、联系不便,他没能陪父亲走完最后一程。“这是我今生最大的遗憾。” “男子汉就要保家卫国。”在采访过程中,陶宗高不止一次说到 这句话,这是一个山东汉子朴素的人生观,也体现了老一辈对祖国 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当代年轻人是中国的未来和希望,理应接过保 家卫国的接力棒,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续写上辈人的辉煌 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