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孟同志简介:

北孟镇杜卢村老战士王希孟 王希孟出生于 1935年1月,1953年 参军,1957年复员回 乡。他自小就对军人 充满敬仰,每当大人 们谈起前线的战事, 他都会充满兴趣地凑 上来,把战斗经过问 清楚。在家人耐心的解答和教育下,他了解了侵华日军的种种恶行, 保家卫国、抗击贼寇的想法逐渐形成。 1953年,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开始了为期4年的军旅生 涯。第一站来到潍坊宁家沟村,备战训练了1个月,训练内容主要 以端正思想、增加体能为主,随时准备赴朝作战,但最终因战事缓 和没去成。之后,他跟随部队长途跋涉到上海市宝山县继续训练, 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海军。第一个月在陆地上训练,训练内容与陆军 大体一致,学习遵守军纪和服从命令听指挥。 后来,部队领导看他训练积极、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安排他到106号军舰任轮机员一职,负责管理轮机。当时,该军舰隶属 上海基地六舰队。轮机是一艘舰船的动力核心,轮机员操作水平直 接影响到整艘战舰的作战能力。王希孟当时暗下决心,一定要认真 学习,尽快熟悉工作流程,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实现自己的初心。 在舰上服役 与陆地训练有很 大不同,陆地训 练主要是立正、 齐步走、枪械射 击等基本军事训 练。到船上后, 则是整天与机器 打交道。虽然岗 位工作比较枯燥,但一想到自己在抗击敌寇的一线,马上就打起十 分的精神,一丝也不敢懈怠。轮机班一般有5 -6人,操作机器三班 倒,随时都要有人在岗。经过王希孟和同事夜以继日地苦心钻研, 渐渐掌握了机器的操作技巧。 当时,国民党残余部队占领着江浙地区舟山以南的岛屿。报国 心切的王希孟急切想出去打一场胜仗。 1955年1月18日,终于迎来了第一次战斗。当时,他接到紧急 任务,立马集合就位驶人大海。人海后,指挥员告知了这次战斗任 务目标,要对台湾国民党军据守的浙江省东部一江山岛展开进攻。 国民党军以岛上几个高地为核心,设置3道阵地和4层火力网, 构筑明碉、暗堡154个,平均每百米正面配2门火炮和2挺机枪。 前沿各突出部和阵地前密布铁丝网和地雷,形成坚固的环形防御。 岛上驻有国民党的一个团,而我军主力部队是浙江独立营,十分熟悉江浙地区的登陆作战。 为了给步兵登陆作战打开局面,战役最开始由解放军空军部队 拉开序幕。当时,参战的空军刚从朝鲜战场回来。经过战斗的洗礼, 全是精兵强将,杀气腾腾。他们首先对岛屿进行了轮番轰炸,王希 孟所在的海军紧随其后,包围和封锁了岛屿,抢占了制空权、制海 权。翌日,在海军强大的支援下,陆军部队登陆强攻一江山岛。登 陆成功后,海军将炮口一致朝外,负责外围的掩护,封锁敌方的海 上支援。在海陆空的配合攻击下,两天就打下了一江山岛。这场战 役前后准备了一个月,可以说是准备充分、进展顺利。 打完一江山岛后,所在部队又紧锣密鼓地筹备下一次战斗。四 天后,又对舟山南部的上下两个岛进行突袭,攻入后发现敌军已撤 退。王希孟回忆,当时得知战斗胜利,激动地两天没有睡觉,心中 的恶气终于发泄了出来。 转业时,他分配到北部湾的捕鱼队。因为离家太远就拒绝了, 听说家乡都成立合作社了,就决定复员回乡,为家乡发展做贡献。 当兵一走就是4年,期间从未回家。如今终于回到家乡,看到和平 稳定的家乡和多年未见的亲人,他激动地留下了热泪。 因为王希盂长期负责轮机,对机器操作非常熟悉,他先后在饮 玛农具二厂、蚱山钢铁厂、昌邑农具厂开工业机器,操作各种冶炼 机床。后来,到下营的国营林场开荒。当时,驾驶拖拉机一开就是 几十里,整天也不回转。虽然风吹日晒地感到很累,但想到这是为 新中国的发展建设做贡献,心里感到很敞亮。再后来,他又回到老 家北孟,在北孟水利站上管机器,负责打机井,在北孟埠顶协调供 自来水等工作。后来又在花生厂、冷藏厂管理机器。老人笑着说, 自己与机器打了一辈子交道,机器就像自己生命的另一半。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王希孟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