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佃华同志简介:

石埠经济发展区李范村建国前老党员、老战士李佃华 “我是1948年人的党, 入党介绍人是李绍林、李志 莲。一块入党的还有李金章、李文秋。当年,我们入党的时候,都 是偷偷的。在院子里点起一堆木柴,几个人在一起宣誓。1949年2 月,村里动员报名参军,我们积极响应,一行14人就穿上军装,走 进了部队。” 李佃华最初分配在昌南新兵四团,在流河培训了几天后,又到 了饮马。随后,在华东野战军32军干通讯员,辗转于平度、掖县等 地。1949年4月,参加了解放青岛战役。青岛解放后,他所在部队 奉命渡过长江,直达福建,解放东山岛。 老人语重心长地说:“当通讯兵的时候,领导交给送信的任务就得立即执行,那么 多年几乎没害怕 过。有一次,突然 接到任务,我立即 徒步十几里将信送 到连队,然后原路 返回。因为天太 黑,怎么也找不到 来时的路了,那是唯一一次害怕了。”老人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春节后,李佃华所在部队被编成空军 14师,奔赴朝鲜战场。当时,他负责空军地勤工作,一刻也没有闲 着,为飞机和飞行员提供了良好后勤服务。“记得5月1日那天,朝 鲜上空烟雾缭绕,看不见太阳。我军打掉了敌人的两架敌机,打伤 了几架,战斗很是残酷。”说到动情处,老人显得很激动。 这时,李佃华的儿子拿出了有些泛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 役军官兵役证》和《干部证明书》,不无遗憾地说:“原来还有很多 奖章啥的,现在找不到了。”这些透着历史气息的证件,记载了老人 在部队获得的荣誉。这些军功章和荣誉证书,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浴 血奋战的革命岁月,诠释着老人对革命事业做出的积极贡献。 “1958年,我复员回到家乡,然后去了东北,后又到青岛机械 铸造厂工作,在青岛干了4年。1962年,我响应国家政策回到家乡, 村民选我任村主任,后又当村支书。”老人回忆到,“那时生活困难, 村里每人分28斤粮食。于是,我带领乡亲们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把 一个村分成三个村,并进行种植业调整,由种玉米、地瓜改成种小 麦。那年,我们全村每人分了500斤小麦,一下子就出了名。周边 的村都来取经。”说着,老人自豪地笑了……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李佃华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