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恩堂同志简介:

建国前老党员、老战士邱恩堂 邱恩堂,祖 籍山东沂水, 1929年出生, 1947年2月加 人中国共产党; 1948年参加潍 县战役,1954 年抗美援朝回 国。怀着对老革 命的崇敬之情,2018年3月30日,昌邑市义工联合会《听老革命讲 那过去的事情》摄制组与市委老干部局的工作人员一起,看望并采访了这位90岁高龄的革命老前辈。 战火篇 1948年4月2日,潍县战役打响,以潍县县城为中心,东起大 沽河,西至龙山,南至安丘,北至寒亭,在遵循中央“保护城市, 保护文物,减少伤害”的情况下,战争持续到5月8日结束。潍县 城墙坚固,高不可攀,最激烈的战事一般发生在晚上。当时,邱恩 堂所在连队以城南为攻击突破口,三人高的云梯搭在城墙上,战士 们飞一般地跃过,因为只有攻进去才能胜券在握。 待济南的增援部队赶到益都(今青州市)火车站的时候,潍县 已成功解放,战争结束。邱恩堂的连队剩下了没有几个人,两个战 士的耳朵被震聋了。而来自龙池镇的陈乃德(已故)冒着枪林弹雨, 背着连长撤退到安全地带,发现身后用于防御流弹的两层行军被棉 絮纷飞,抠出了16个子弹头。 抗美援朝的战争更为艰苦,美军拥有先进的军事设备,连续深 夜偷袭,大型轰炸机从南至北一路投放炸弹,而后从东到西。所炸 之处,皆夷为平地。最危险的一次,炸弹距离邱恩堂10多米远,就 在战士们屏息紧张之时,炸弹却没有响。说到这里,老人笑了,缓 缓地说:“这个仗,我们必须打,我们不扣‘,必定挨打。”为了不引起敌方的注意,部队实行晚上行军,选择的都是崎岖的山路和人迹罕至的小路。有时战士们太累了,树上一依,山石上 一靠,便睡着了。小路还好些,山路就危险了,一边是岩石,一边 是山沟或悬崖,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最让邱恩堂记忆犹新的是渡 江时的休息,老人半开玩笑地说:“在水上歇歇,感觉挺好。” 在朝鲜行军最艰苦的是运输伤员,那时恰遇大雪,又逢山路, 前面的战士跪着,后面的战士高举担架向前推,每走一步都非常艰 难。战友们尽力挽救每一位受伤战士的生命。邱恩堂感慨地说:“条 件太差,前进中担架不停地晃悠,我们运送的伤员硬是没有哼一声。 饿了就吃一口炒面,渴了就喝一口雪水,行军打仗从不耽误。还有 一位患胃病的战士,吃什么吐什么,但战斗一响,饭碗一推,立马 奔赴战场。” 采访中,邱恩堂多次激动地说:他坚决拥护习近平主席的核心 地位,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和 全国“两会”的政策非常好,照顾到了全国的老百姓。 看着邱恩堂穿着当年不舍得穿的军装,望着老人慈祥的脸庞, 听着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葆本色,永远跟党走!”的铿锵誓 言,我怦然心动,像邱恩堂一样的战士,才是我们最可爱、最可敬 的人!最可爱的人,最优雅地老……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邱恩堂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