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德贵同志简介:

靳德贵:甘洒热血写春秋 靳德贵于1930年9月出生,许商街道夏家村人,194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 靳德贵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和困苦。在土改 运动中,他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7年,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军入伍,跟随西北野战军转战南北,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靳德贵说,他参加的第一次大战是瓦子街战役,这是西北战场在战略进攻阶段进入蒋介石统治地区作战的首次战役,打得异常惨烈。国民党集结了10个旅的兵力封锁了洛川、黄陵一线,妄想把留在陕北的西北野战军一举歼灭。他们没有想到,彭德怀司令员用“围城打援”的战术,把西北野战军的主力部队都调到宜川瓦子街一线。1948年2月22日,解放军两个纵队把宜川县城团团围住,直打到27日,将敌人全压进城里。城内守敌紧急求援,胡宗南命令第29军军长刘戡率4个旅8个团的兵力由洛川、黄陵急驰宜川。而彭德怀布置的口袋早在瓦子街张开。 瓦子街位于丛山密林之中。在开战的前3天,靳德贵就和战友们进入伏击区。一场大雪袭来,战士们趴在雪地里,饿了啃口冰疙瘩馍,渴了就吃口雪。29日凌晨,刘戡的队伍刚进瓦子街,解放军一纵队就从后面封住口袋口,彻底切断刘戡退路。困兽犹斗的敌人疯狂地向解放军反扑。这是实力和实力的较量,也是意志和意志的较量。除了火炮、枪支、刺刀,就是赤手空拳的厮杀,那激烈程度非常人能够想到。 瓦子街的东南山是一个制高点,敌人一千多人率先占据了这个制高点,居高临下,用机枪不停扫射,双方来回30多次抢夺,伤亡非常大。正在进攻中,突然,一枚手榴弹在靳德贵身边不远处爆炸,纷飞的弹片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猛地把他推倒。当他醒来时,敌人已 已 经溃逃,他迷迷糊糊听到战友在呼叫,张开双眼一看四周一片血红。原来,弹片无情地钉进了他的腿部,如注的鲜血还在顺着小腿往下流。而很多战友倒在了他的身边,瓦子街前的南河变成了血河,一直向下游流去。 这场战役一直打到3月1日。靳德贵所在部队歼敌一个军,解放了宜川、黄龙大片地区,为人民解放军南下关中、解放大西北打开了大门。 靳德贵参加的第二大战役是壶梯山战役。当时,全国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敌强我弱的悬殊情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变。西北野战军的任务是,继续对胡宗南集团军展开攻势,积极歼灭敌人有生力量,钳制胡宗南集团军不能抽兵增援其他战场。靳德贵和战友们死死咬住敌人,战斗中,一颗子弹贴着他的头皮飞过,把他的帽子打飞,靳德贵又捡了一条命。经过浴血奋战,他所在的部队先后消灭了敌人一个师的兵力。后来,靳德贵又跟随部队到甘肃浦城县参加了多次战斗。战斗中他的腿部又被流弹炸伤,腰部和头部也先后6处受伤。 1950年,靳德贵因腿部伤情严重不能再参加战斗,坐在火车上行经八百多里回到后方,在野战医院治疗后复员回乡。至今,他的膝盖下尚有弹片未能取出。 1951年,靳德贵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38年,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村里的各项事业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靳德贵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