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相武同志简介:

赵相武:历经硝烟战火的忠诚战士 赵相武,1926年6月出生,张坊镇南赵村人,1947年入伍,同年8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复员回乡。 七十余载过去,如今已91岁高龄的赵相武忆起往昔峥嵘岁月,仍感慨万分。 1947年,赵相武入伍后被编入华东三纵8师23团2营5连,随即参加了淮海战役。在解放许昌的战役后,赵相武所在的2营奉命驻守在许昌,但时过不久,就被敌人包围。在那场战斗中,双方实力悬殊,敌人的火力非常强,有的战士耳朵都被炮弹震得流了血,机枪手被炮弹碎片击中当场牺牲,班长、排长、副排长都相继牺牲了。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部队多次突围不成功,仅剩的不到一个连的兵员全部被俘,最后许昌沦陷。 赵相武被俘后,辗转于新城、郑州、许昌、徐州等地,期间多名战友因为重伤得不到医治而牺牲。在过了8个月的俘虏生活后,1948年春天我军攻打连云港,国民党调集部队去增援。此时,国民党一军官多次找赵相武谈话,甚至用金钱官位来诱惑,让他加入国民党部队,遭到赵相武的坚决拒绝。谈起这件事,老人家是这样说的:“你说我能参加国民党吗?不能!他们对老百姓不好,他们不是咱老百姓的队伍,不能参加,给多少钱都不行!”终于,在一次两军交战中,赵相武和几个同志趁着敌人看管松懈逃了出来,重新回到了部队。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赵相武重新投入了战斗,后来,经过调整,赵相武被编入华东33军99师警卫连,派到上海驻军。当时上海刚刚解放,国民党曾扬言,要用飞机轰炸,把上海变成一个没有水、没有电的黑暗、瘫痪城市。而赵相武所在的警卫连驻扎在自来水厂,负责保卫维持正常供水。在老人家的印象中,国民党每天都往自来水厂投放炸弹,厂子遭到严重破坏,每天都有人员伤亡。他们白天躲避炸弹,夜里紧急修建设备,就这样坚持了八个月。 。 解放战争结束后,当时很多人都想回家。但前方传来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消息,赵相武觉得自己是一名党员,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就主动申请报名,被编入27军79师237团。赵相武还记得入朝的那天夜里,下着小雨,路过一条水流很急的河,一个战友不幸被水流冲走。“当时行军全靠腿,吃的是炒面和炒米,饿了就拿出一点,用山沟里的冷水泡了吃。后来吃完了,我们就吃树根,吃野草,把腰带煮了吃。美国的飞机整天整夜的在头顶上飞,有时在冰冷的战壕里一趴就是一整天,手脚都冻坏了,但我们的意志比敌人坚强。”老人家自豪地说:“别看敌人个头比我们高,武器比我们好,但他们不经打,最后还是我们胜利了”。因为长时间的营养不良,老人患上了严重的夜盲症,每到夜晚就看不清东西。1952年秋天,老人被安排到齐齐哈尔的陆军27院住院修养,1953年复员返乡。 返乡后,赵相武参加了村里的工作,在生产队里当队长。当时村里是大集体,尽管他因身体残疾可以不用劳动吃公粮,但还是一身作则带头干活。在文革时期,他努力保护村干部,村里没有发生过一起打砸事件。后来,县领导曾给予过他“大风吹不倒的南赵大队”高度评价。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赵相武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