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振旺(1920~1997)子长县安定镇人。民国二十四年(1935)十二月参加红28军。民国二十五年(1936)三月随军入晋西北地区,四月参加围攻三交镇战斗。民国二十六年(1937)九月,随队开赴晋北抗日前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二十九年(1940)四月任第4连副连长,后第4连改为第7连,任代连长。先后参加粉碎日寇九路围攻、杨李枝侧击战、下北漳尾击战、南山头牵制战、蟠龙南山侯家垴阻击战等战斗。民国三十年(1941)秋,日寇进行¨铁壁合围”扫荡,十一月,日、伪军200余人进至郭家村设立据点,他组织所部第2营在当地游击队配舍下,乘日、伪军立足未稳进行突袭,激战两小时,毙敌35人。民国三十二年(1943)三月任沁县游击大队副大队长,配合根据地的“反扫荡”,打击日军的“蚕食”图谋,参加了漫水战斗。民国三十五年(1946)二月调任平遥新编第9团任副团长,参加白晋线北段战役,解放霍县战斗、两渡镇战斗。第9团改编为太岳军区第42团后,继续任副团长。四月,率部同第41团在金庄、张良、偏城三战三捷,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的扩张阴谋,受到军区陈赓司令员的通报表扬。五月参加晋南战役。六月初到平遥保卫夏收,战斗中负伤,后任第42团团长。十月,率领第42团在卧牛坪一带击溃进犯沁源山区企图抢粮的国民党军三个师。民国三十七年(1948)三月临汾战役中,率领第42团在坚守四号堡的18天中,共毙伤国民党军500余人。六月初,率部沿同蒲线北进,沿途全歼守军三个连。二十四日,与第43团解放张兰镇,全歼守军一个营,俘300余名,缴获甚重。七月二日夜,率部行军170华里,拂晓赶至董村、沙沟一带,协同第41团坚守董村,阻止国民党军第33军、第9纵队、第10纵队等部北选。经激烈战斗,全部消灭敌两个整军及第10纵队,解放了晋中。第42团共俘国民党军3000多名,毙伤无数,缴获大量弹药物资。十月,率部参加太原外围战斗,被纵队授予“勇猛顽强”锦旗一面。民国三十八年(1949)四月,参加太原战役,七月参加扶眉战役。后第18兵团归建第二野战军,徐振旺率部参加了解放大西南战斗。1950年1月,率部参加抢修灌县都江堰的“岁修”工程,后任第184师参谋长。中共西昌地区委员会成立后,任西昌地委委员等职。8月中旬,西昌全区土匪和残留敌特大暴乱,第184师奉命组成剿匪指挥部,任副总指挥,消灭了葛绍武部,打死打伤匪团长(大队长)腾福祥、杜志军等200余名,俘虏123人,活捉中将守备司令葛世槐,歼灭德昌以“剿共司令”张汉壁为首的900余匪众。1951年,由第62军第184师调入第10军建制,任副师长兼参谋长。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获八一奖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56年4月,任山东兖州装甲兵第二坦克预备学校校长。1960年晋升大校军衔。1965年被定为行政九级。1968年4月被隔离审查。1970年被指定到陕西兴平县生活。1979年8月,装甲兵党委对其作出平反结论,予以平反、恢复名誉。1987年2月,被定为副军职待遇。1988年4月,调整为正军职待遇,8月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