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笃生男,汉族.1921年11月出生,山东省沂水县人,1940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新乡豫新机械厂工会副主任、党委纪委筹备组副组长。 主要业绩:1929年至1935年在本村小学读书,1936年至1937 年在沂水县立司马店子高小读书,入学时考取全校第四名。1940年9月至10月在中共沂水县委行政干部训练班学习革命知识,1940年10月至1947年6月在沂水县扈山区后城子邵家宅任抗日中心小学校长、扈山区学教员,1947年7月至1948年8月因国民党反动派重点进攻,随扈山区干部转移黄河北渤海区,在沂水县驻渤海大队任文书。1948年9月至1949年4月任沂水县荆山区政府文书,1949年4月至5月随沂水县南下干部大队行军南下,5月9日至浙江杭州市。1949年5月至1950年6月任浙江富阳县人民政府干部干事,其中于1949年9月至11月任富阳县干部训练班指导员,培养当地区乡基层干部。1950年7月至1951年11月任中共浙江临安地委秘书处秘书,1950年12月至1953年5月任浙江印染厂业务副科长,1953年6月至1954年6月任杭州市工业党委会秘书、副科长,1954年7月至1955年4月任沈阳国营111厂党委调研组组长,1955年5月至1957年5月任国营410厂21车间党支部书记,1957年6月至1959年6月任国营410 厂二车间党总支书记。1959年7月至1963年9月在国营410厂党委第二办公室审干工作。1963年9月至1983年12月在河南新乡市国营134厂任党委干部部副部长、第二办公室主任、行政党总支书记、厂工会副主任、党委纪委筹备组副组长。在任抗日中心小学校长时,因开展工农通讯,发展工农通讯员,为山东《大众日报》等报纸写稿,曾参加鲁中区在博山召开的首届学习模范代表大会,受到表彰。鲁中二地委(沂蒙山区)曾开展黄笃生运动,曾荣获鲁中区一等模范通讯员称号,并发给《大众日报》纪念手册。1949年南下到浙江后,曾积极为《浙江日报》、华东《解放日报》写稿,曾荣获上述两报优秀通讯员称号。2005年获纪念抗日战争60周年纪念章一枚,曾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金质纪念奖章。 南下前为沂中县县委县政府工作人员。建国后在河南省新乡市。淮海战役结束后,由于解放区的迅速扩大,需要从老解放区抽调大批干部到新区工作。这批次为最大规模的干部南下。沂中、沂北县于1949年1月开始作动员,在干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选拔政治思想坚定、身体健康、工作能力较强的干部组成南下工作队。所调干部按县配套,到新区完整地接管一个县。沂中县抽调110余人,为2大队2中队。中队下设7个班,班长副班长为南下后的区委书记区长。配套组成一个县的县、区两级领导班子,中队指导员刘俊芝任县委书记、中队长李庆安任县长、牛树贞任县委组织部长、陈继先任县委宣传部长、杨在浩(地委分配)任县委民运部长。县政府各科局负责人,区级班子从区委书记、区长到组、宣委员、区长助理等大致配齐。沂中县南下干部由县委驻地夏蔚镇松泉官庄出发到地委集合,进行政治、时事、政策学习,研究南下后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克服方法,然后到长江北岸准备过江。1949年4月,随着渡江作战的人民解放军到达浙江省,5月10日左右到杭州学习并分配工作,5月22日左右全套干部到富阳县。 南下干部到达目的地后,就开始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开展接管县、乡政权,支援前线,剿匪反霸,加强治安、稳定社会,减租减息,发动群众恢复工农业生产,土地改革等工作,为新解放区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并植根新区无怨无悔地工作,奋斗了一生。目前,全中队已明确姓名的89人。注:沂中、沂北县即现沂水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