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29年,山东胶州人。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军展开了全面侵华战争。10月日军向山东大举进攻,山东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年少的邓延熙当时正读小学,他的父母经商供他读书。虽然家乡饱经战火,然而在家人的保护下,邓延熙的学业却一直没有中断。然而在革命最需要的时刻,风华正茂的他却主动放弃学业,参加南下工作团,1949年7月18日晚,北平市各界在先农坛体育场举行了欢送南下工作团南下大会,在北平的团员6000多人全部参加,天津二分团还派来了代表。出席欢送会的北平市党、政、军、机关及各民主党派等社会各界共15000余人,盛况空前。十天之后,第一批工作团成员启程,开始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南下岁月。投身革命的怀抱,为全国解放和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著贡献。参加工作后,热爱读书的邓延熙一直还怀着继续进修学习的心,但是在革命缺少人才的环境下,邓延熙还是奉献自我,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随后,邓延熙又参加了工兵学校改建的工作。1959年到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邓延熙组织部队开展自力更生,补充供应的工作。邓延熙于1964年转业,转业后继续从事教育工作。 随后邓延熙一直在长沙教育部门工作,辗转多所学校,后任长沙市第六中学副校长,直至1978年离休。从解放之初部队学校的建立发展,到繁华城市先进的教育理念,都留下了邓老坚定无私的光辉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