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1914.4-)原名赵金城。宋家村(今属东昌府区)人。家境贫寒,7岁时逃荒到吉林省安宁县农村,沿村乞讨,后给地主放猪,12岁始上学读书。1932年4月参加共青团,任团支部书记。不久参加东北抗日救国军,任连文书。冬,救国军被敌人打垮,遂在镜泊湖参加组建抗日武装,任副团长。1935年所在部队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师三团,任副团长。当年6月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8年回国后,任新疆新兵营炮兵大队排长,八路军总部炮兵团三营副营长、延安炮兵学校教务处长。参加了“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满军区炮兵主任兼教育科长、警卫团长、炮兵团长,东北民主联军炮四团团长,东北野战军特种兵第二指挥所副主任、炮兵第二师副师长,四野炮兵主任兼青年干校总校大队长,参加了四平、辽沈、平津等战役。1950年出国抗美援朝,曾任志愿军第二炮师副师长、师长,志愿军炮兵指挥所参谋长。参加了5次战役及上甘岭、金城等战役。1955年回国后,任第三兵团炮兵司令,解放军炮兵司令部副参谋长、参谋长。国务院兵器工业总局局长,国家三机部、五机部副部长,常规兵器三线建设总指挥,基建工程兵副主任兼霍林河煤矿总指挥、党委书记。系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已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