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周同志简介:

朱德周副教授。男,汉族, 1927年出生,江苏沛县人,1948 年参加革命工作,中共党员,曾任 山东临沂教育学院工会副主席。 主要业绩:淮海战役前,从事 新区宣传工作。大力宣传“目前形 势和我们的任务”、“一定要解放 徐州,打开南京北大门”、“城乡互 助、内外交流、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土地法大纲” 等方针政策。淮海战役打响后,投入支前工作,先后 组织民工前线运粮、组织群众开展“一把米运动”和 拥军优属活动。1948年旧历10月下旬,参加了武装 担架队,奔赴永城战场支前。11月初,淮海战役结 束。1948年冬至1949年春,参加了土改斗争。发动 群众组织农会,建立村政权,并组织群众开展了以 “谁养活谁”为主题的忆苦思甜阶级教育运动,提高 了农民的觉悟。带领群众斗争恶霸地主,清查黑地, 丈量地亩,划阶级定成分,分粮分田到户。4月份,在 鲁中南干部班学习,后转入鲁中南师范,任班长。9 月份,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该年冬,任工作组组 长,赴临沂洪瑞区搞生产救灾工作,宣传党的政策, 组织群众生产自救,成绩突出,受鲁中南团工委表 扬,提前一个月转为正式团员。1950年旧历正月初 五,鲁中南行署及鲁中南师范撤销,人员整建制西迁 曲阜。任第七梯队后站组组长兼武装警卫。1950年 上半年,在曲师学习,任班长、团支部组织委员。实习 期间,任曲阜县白洋店完小教导主任。1950年8月, 上级任命为共青团行军支部书记,带领由150名应 届毕业生组成的工作队,由曲阜赴沂水专署分配工 作,支援老区文化建设。这150名同学,被分配到14 个县级单位。当时,临沂地区仅有中学一处、师范一 处,完小就是各县最高学府。这150名文教战士,远 离家乡,来到临沂,成为了沂蒙山区教育战线的主力 军,为今天临沂市教育事业的腾飞献出了自己宝贵 的一生。现在,这150名文教战士已死亡大半,健在 的也年届八旬。他们学生的学生,已遍布全国,有的 已跨出国门走向世界。真是“生者喜看桃李遍环中, 死者含笑上九重!”在沂水工作期间,先后任沂水县 小学教师、小学视导员、专署工作员兼机关学校教 师、地委宣传部干事、机关团支部委员。沂水、临沂 两专区合并后,任省、地干校(即沂水干校,原为省 属,后转为地方)语文教师、班主任、机关团支部书 记。1953年至1954年,在山东省中学教师进修学校 学习。毕业后,仍回原校任原职。“大炼钢铁”运动期 间,因参加强体力劳动导致全身瘫痪。1960年至 1961年,在威海疗养院养病期间,带领疗区病友开 展“轻工疗养”,被评为五好疗养员。1963年干校撤 销,任临沂二中高中语文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工 会副主席。因成绩显著,被选为临沂县第六届人大代 表。后任临沂九中高中语文教师、教研组长。1978年 后,任山东临沂教育学院中文系讲师。与同仁合著发 行《词语辨析》一书;编著大学教材,如《浅谈诗歌的 基本特点》《学习天安门诗抄》《现代汉语补充教材》; 为中文系刊物撰写高中语文题解等,约20万字。 1984年入党,任工会副主席、副教授。1990年12月, 在他63岁时,组织上批准了他的离休申请。离休后, 任老干部党支部组织委员,积极组织老干部开展各 项活动,先后三次被学院党委评为模范党员。光阴如 白驹过隙。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朱德周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