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学同志简介:

张永学一级作曲。男,回族, 1930年生,山东莒南人,1945年3 月参加新四军,中共党员,曾任吉 林省歌舞剧院艺委会主任。 主要业绩:1945年3月在山 东参加新四军23团宣传队。历任 38军113师宣传队队员、演奏员、 乐队指挥、创作组长、文工队队长、 吉林省歌舞剧院创作室主任、艺委会主任、国家一级 作曲。几十年来,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和在长期战争的 磨练中,逐步成为一名革命战士、中国共产党员、一 级作曲家,创造了大、中、小歌剧音乐、舞剧舞蹈音 乐、话剧配乐等数十部。组歌大合唱10余部,各种 歌曲百余首,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国家给予的荣 誉。歌曲《抗美援朝纪念章》创作于1952年朝鲜两 海岸,1953年发表在《东北新歌选》,后编入《东北群 众歌曲集》。《忙秋》女声独唱,1963年获东三省第一 届长春音乐周作品一等奖。《周副主席走在长征路 上》获1981年东三省长春第四届音乐周创作一等 奖。省电台多次播出,长春日报发表了一篇散记评 价此歌是《音乐编织的花环》。女声独唱《江堤雪柳》 获全省歌曲创作二等奖。舞剧音乐有:《红社员》《天 池仙女》等在国内国外演出中得到好评。舞蹈音乐 《柬埔寨小英雄》,采用柬埔寨民歌为素材,进行发展 变化和补充而写成的,既有浓郁柬埔寨民族的风格, 又紧扣人物的性格和舞蹈的特点,音乐语言优美动 听,结构严谨简练,很受听众欢迎。1972年两哈努克 来长访问时观看了这个节目,当时激动不已,对音乐 赞不绝口,起立鼓掌,并告诉外办的同志要求把这部 音乐送给他,他说:“我要带回给我的人民”,外办让 电台给他录了一盘磁带,乐队同志给他赶抄了一份 总谱,这样通过一部音乐加深了两国人民的文化友 谊。大型歌剧《白绫带》创作于1951年朝鲜第三次 战役之后,作品描写一位营长在烈火中抢救了一个 朝鲜小孩子,并埋葬了他母亲的故事。该作品获全 军创作一等奖,由丹东印刷厂印刷、军内出版。八场 歌剧《青林密信》(与徐辉才等同志合作)创作于1959 年,是向国庆十周年献礼剧目,该剧演出后反响强 烈,吉林日报发表文章说:“《青林密信》是一出诗情 画意、优美动听的歌剧”。在天津、北京、武汉、上海、 广州演出中得到广泛的好评,同时中央电台台长第 一次搞了静场录音,并在全国播出,长春电影制片厂 制成新闻纪录片。组歌《赞歌献给敬爱的周总理》为 纪念总理诞辰八十周年而创作。《长白山大合唱》是 以长白山为题而创作的一首史诗性大型声乐作品, 并采用交响曲的主题发展法和乐章结构原则,运用 到这部作品中,以反映东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 下,半个世纪以来的火热斗争生活。这部作品于 1994年在北京第三届国际合唱节上荣获新创作大 奖。被新闻媒体称之为“当代黄河”,震动了京城,人 民日报、北京日报、中国文化报、音乐生活报等都纷 纷做了报道,评价说《长白山大合唱》气势恢宏、曲调 动听、引人人胜,给人以回味无穷之感,它给合唱艺 术走向舞台、进入市场带来新的希望,“这是专业创 作的又一成功之作”。他是在国家民族灾难深重的 时刻投身革命的,一直在部队基层从事革命文艺宣 传工作,参加了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 战役等,最后参加了解放广西,迎来了新中国的成 立,荣立五大功。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使他从一个孩 子走向了成熟,并在工作中荣获“艰苦奋斗”奖章、 “勇敢”奖章、“解放”奖章。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 38军第一批入朝作战,他参加了一、二、三、四次战 役,亲临前线实地采访写出了《红旗班班长》《沙学 翰》《和平旗手》《白绫带》和战士喜爱的歌曲《抗美援 朝纪念章》,受到了军党委的表彰,荣立三等功,授予 朝鲜军功章一枚。1953年朝鲜停战,他和部队第一 批胜利回到思念的祖国。1954年,考入沈阳音乐学 院作曲系专业,学习作曲。1958年,转业到吉林省歌 舞剧院,从事专业创作工作,直至离休。业绩曾编入 《世界名人录》(中围卷)、《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围 当代音乐界名人大词典》等国家性书籍。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张永学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