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诗梅同志简介:

山东滨州人,抗战时期在革命者王墨林带领下参加革命。孙诗梅:现实版“潜伏”真实再现 孙诗梅是从时任中共沾利滨三边工委书记王墨林口中,逐渐了解共产党的,并由此走上 了革命道路。那一年,他不过二十岁出头。 那是1943年的冬季,仍是抗日战争比较艰苦的时期。当时的伪县政府要招考民政科自治 指导员,要求每区物色一人参加考试,从中录取一人,留在伪政府内。无论是年龄条件还是 文化程度,孙诗梅都符合要求:为此,王墨林找到孙诗梅想让他深入敌伪内部打探消息,以 适应当前敌对战斗的需要。 孙诗梅虽然答应了接受任务,可内心里还是紧张不安,愁得他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孙诗 梅说当时的他曾经萌生过退意,但最终他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几天后,孙诗梅瞒着家人参加了考试。由于在这之前孙诗清已经到城里为他四处活动关 系,所以他毫无意外地被录取了: 接到了录取通知书,家中老人的思想丁作还得好好做一做,于是孙诗梅找来了孙诗清。 在孙诗清的一番劝说下,孙父总算是点头同意叫他到伪政府工作。 说服了父亲后,他找到王墨林领受了工作任务、.丁作纪律以及注意事项,又用王墨林给 他的100元钱,买了辆自行车,然后就到伪政府报到了,从此开始了一段“身在曹营心在汉” 的生活。 在伪政府期间,孙诗梅时刻处于无数双眼睛的监视下,他一面谨记掩护白己,避免引起 敌人怀疑;一面按照王墨林交代的任务,想尽一切办法打探敌军的情况,如增减情况、是否 组织扫荡、伪军名单等。 “那段时间,精神每天都处于紧绷的状态,工作上压力很大,但不管怎样,只要一想到 这样做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心里面就不觉得辛苦了:”孙诗梅说着,又一次陷入了回 忆。 1944年秋季,敌人在敌后战场上节节失利,对内部的控制越来越严格,并开展了所谓的 内部“整肃”,审查和清除可疑之人。孙诗梅敏锐地发现他们已经对他起了疑心。他借机外 出,将情况反映给了王墨林,并在征得其同意后,及时离开了伪政府。其家人也一并暂避到 别处,以防不测。 离开伪县政府后,孙诗梅被王墨林留在了滨县县委,在沾利滨地带进行地下活动。 滨县县委通过关系购买来了油印机等印刷物品,要孙诗梅在秘书处T作,负责刻印传 单、宣传品和翻印学习材料的小册子。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单独活动,一旦遇到紧急情况, 就要立即转移,有时候一天要接连转移两个村子。有一次,他根据领导的部署到谢家皂(在 利津县西北部)活动,一个人背着十几斤重的油印机连夜赶路,一口气跑了20多里路。 此后,在滨县县委的统一部署下,他一面继续刻印文件,一面投身于住村的减租减息、 反奸反霸斗争。 直到有一天,王墨林告诉他,日本鬼子于8月15日无条件投降。那一刻,他欣喜若狂。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孙诗梅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