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滨北办事处皂刘村人,1924年出生,1943年参加革命,参加过蒲滨战役,利津战役,解放庆云,禹城,于钦:用自制土枪顽强抗击日寇 家住滨城区滨北街道皂刘村的于钦,今年已90高龄,作为一名曾经的抗战老兵,他向记 者讲述了那段浴血战斗的往事: 1943年,1 8岁的他,听说利津有八路军驻扎,就自己去了利津,并被编人滨县县大队i 大队,隶属于当时的渤海军区。三大队有50多个人,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与日本鬼子打游 击。当时日本鬼子频繁往来于利津和滨县之间,他们就利用晚上或者阴天下雨时在路上截击 鬼子,只要能截住就打,打不过就跑。那时用的武器比较落后,除了手榴弹就是自制的土包 子枪。 从1943年参加革命,于钦老人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抗日战役无数次,既有小规模的游击 战,也有大规模的解放德州、庆云、滨县、利津等战役。而其中印象最深的则是滨县的梅家 村战役。 1944年春天,于钦一行40多人驻扎到梅家村。因为汉奸告密,他们驻扎在此的消息被走 漏了。他们夜里住下后,早晨没来得及走就被鬼子、汉奸包围了。40多个八路军战士拼死抗 击,最终仅有20多人突围。于钦老人回忆说,幸亏当时胡同里有些土坯能挡子弹,不然牺牲 的人会更多。 虽然这二十几个人成功逃走了,但是写有他们个人基本情况的纸张却留在了勤务员的公 文包里,而勤务员在这次战斗中不幸牺牲了。敌人拿到了这个公文包,根据纸上的信息找到 了他们的家人进行拷问。当时于钦的父亲也被鬼子带到了乡里,在场的翻译官跟于钦的舅舅 是旧交,在翻译官的帮助下,父亲说于钦到济南当兵了,家里也不知死活,日本人就此作 罢。于钦的家人也逃过一难。 1945年抗战胜利后,于钦他们脱下之前的便装,穿上了正式的军装。在接下来的解放战 争中,于钦成为华东野战军十纵八十三团某班的班长,参加了淮海战役。 在淮海战役中,于钦又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在一次战斗中,于钦和战友们趴在战沟 里,前面的机枪手被机枪声震聋了,国民党军眼看就攻上来了。于钦踢了他一脚让他赶紧撤 退,机枪手拿着机枪回过头来一不小心扣动了扳机,把于钦的腿打伤了。这时国民党军已经 攻上来了,于钦一看情况不好就赶紧趴下没动:国民党军呼啦啦地从战沟上跨过去,黄土埋 了他一身。不久,我方部队又重新攻上来把国民党军打退了。战士们也发现了于钦,用担架 把他抬走送到了医院。 之后于钦被送到了淄博张店,在那里养了一年伤后又回到了部队。1949年下半年,于钦 跟随部队参加了解放金门的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他的腿又负伤了,经过治疗,于钦在伤好之 后就复员回家了。 在6年的战争生涯中,于钦老人参加过无数次战役,立过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等不同 的功劳。而今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回顾往昔的峥嵘岁月,历经风风雨雨,九死一生的于钦 老人说的最多的就是: “现在的幸福生活来得不容易,我很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