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焕彬 .1 922年6月生人, 祖籍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人,曾是黄 埔军校的学员。 那时1 938年,年仅1 6岁的 林焕彬跟着同村的4个伙伴一起入 伍,从此开始了南征北战、为国效力 的峥嵘岁月。听他讲述了那段艰苦而 难忘的抗战往事。抗日时期,战火纷 飞,硝烟四起。林焕彬在抗战期间入 伍,被分到了山西辽县,跟着部队行 军打仗,几经磨砺,很快成了一名合格“老兵”。他所在的队伍是129师 386旅772团,正是让日本鬼子喊出“专 打386旅”的那支强悍部队。这支部 队每个战士都敢拼敢战,即便受伤、牺 牲都永不畏惧。 “记得有一次打伏击, ‘鬼子’的 枪朝着我们一阵扫射,我光听着子弹声 音飕飕的从身边穿过,我什么不去想拼 了命的跑,躲避他们的子弹。等回到大 部队,战友跟我说裤子和鞋上都染红了, 我才扒开裤腿看到裤子、鞋子跟袜子和 鲜血都沾合在一起,左脚踝、右腿都‘挂 彩’了。”如今,林焕彬腿部、脚踝处 都留下了永久的伤疤,他回想起战场上 的经历仍然记忆犹新,眼神中透出荣耀 与坚毅。 “我捡了条命,好多个战友没能 跑出来。”林焕彬惋惜道,他记得那是 1 942年,日军对太行山根据地“大扫 荡”,负责指挥断后的左权被炮弹击中 牺牲了。 “后来辽县更名为左权县,就 是为了纪念他的。”林焕彬说。 日本人当时枪支弹药数量多又 先进,我们还是“小米加步枪”的八 路军只能智斗。 “我们基本上就是白 天行军,晚上打伏击战。”林焕彬说 他们的任务是拆除破坏铁路轨道,拦 截日本人的交通,让他们无法运送物 资。林焕彬一般上午在老村子里百姓 家中或者是根据地,下午等待命令, 他和战友们经常得走出几十里才赶到 目的地掀铁路,然后再撤离隐蔽埋伏 等待日本鬼子的到来,再进行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