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德同志简介:

李永德,1923年1月出生,莒县长岭镇李家村人,1942年4月11日经王治、田 玉刚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李永德入党后任李家村、田家村、刘家村(当时四个村一个支部)党支部组织委 员。分别带领民兵担架队参加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帮助部队抢救伤员。1947年9月任青山区麻峪子乡乡长。1948年9月,因撤区并乡后成立小乡,任五村小乡党总支书 记。1950年县里成立工作队,去阎庄结束土地改革。 从195 1年至1978年,李永德任李家村党支部书记。任职期间,他不断探索农业 发展规律,总结农业生产经验,改革管理制度,在发展集体经济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结合丘陵地区地势特点兴修水利,在村东南的山岭上修建水库,并修通水渠连接岭 下土地,从而形成自流灌溉;利用夏季大沤大造土杂肥,提高地力;利用秋收后封冻 前的时间深翻土地,粮食单产大幅提高。同时,为了壮大集体经济,先后在村里办起 棉花加工厂、油坊、柳编等副业项目。因工作成绩突出,1959年2月,李永德与全国 农业劳动模范吕鸿宾一起出席全国农业展览大会。在临沂地区农业学大寨会议上,他 作了典型发言,对“夏季大沤肥”、“修渠自流灌”、“秋后深翻地”、“集体搞副业”等先 进经验做了推广介绍。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李家村是一个人口不足200人的小村,土地也不多。1962年, 村里人口增加到200多人,人口增加了,土地面积却因建房、修水库等原因逐渐减少。 为了节约利用好每一寸土地,减少水土流失,李永德带领村民在水库大坝及河边、田 边堤崖上培植了大量的棉槐、腊条等植物。当时为了解决村里劳力剩余问题,李永德 就从手工业上找出路,后来发现收割后的棉槐、腊条等可以编成篓子等器具,遂在村 集体的领导下组织人员干了起来。起初只是编篓子到集市上去卖,后来因村里有果园, 而盛苹果的苹果筐却要乡采购站从别的地方调拨,还要花费不少资金。李永德想,既 然村里有棉槐、腊条,为什么不自己加工制作苹果筐?于是就派人外出学习,回来在 自己村里组织人员编织苹果筐,不但满足了本村使用,还经乡采购站调拨到临近村, 既节省了集体资金,又增加了集体收入。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李永德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