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加了八路军 我出生于一个中农家庭,因缺乏劳力,收入不足,靠卖豆腐弥补,仍入不敷出,有时需借债度日。苦于没有发财致富门路,我这个初小刚毕业的小学生竞对小学教师产生了羡慕之情。一次,我村初级小学出现了教师空缺,趁此机会,我竟然当上了初小的老师。但终因文化底子太薄,不能胜任,只干了三个月,就自动辞职,到石桥镇高小插班读书去了。拿到了高小毕业的文凭,也获得了当初小教员的资格。家乡解放后,经过短期培训,在本乡南流泉完小光荣地当了一名人民教师。一年之后,我报名参军,成为人民军队的一名战士。从这天起,60多年里,我一直在人民解放军这座革命大熔炉里过着军旅生活。 在青少年时代,我就把当一名小学教员当作一生的理想,1944年夏,这一理想终于实现。薪水虽不高,对提高家庭生活却起了相当大的作用。那么,为什么又要投笔从戎、参加八路军呢?为什么会发生这个转变呢? 抗战爆发后的相当一段时间,我家处在国民党统治区。 1938年,以韩复榘为省长的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在日寇入侵山东的关键时刻,弃人民于不顾,不战而逃之天天,不知去向。随后,日军在东里镇设立了驻有一个中队的军事据点。从此,东里镇及其周边村庄的中国人屡遭日寇的烧杀抢掠,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驻鲁北地区的国民党51军不仅不抗日,反而与打着“曲线救国”的旗号,投降日本当了汉奸的吴化文沆瀣一气,同流合污,变本加厉地祸国殃民,仅我村就有两名青年毙命于吴伪军的罪恶子弹之下。亲历这一切的人都在想:能依靠如此腐败无能的国民党政府和军队救亡图存、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吗?此时,中国共产党在我家乡东20公里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并日益发展壮大。在那里,人民当家作主,安居乐业,有口皆碑。这些所见所闻,使我备受鼓舞,深感振奋,渴望八路军尽快解放我的家乡。 正在此时,我们那个地区抗日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民党顽军51军在日伪军还击下,站不住脚,从我家乡一带撤走南下了;东里镇日军据点孤立无援,怕被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消灭,无法立足,不得不放弃据点、收缩到莱芜去了;伪军吴化文部经过八路军发动的3次讨吴战役,大部被歼,残部逃往博山一带。我家乡获得解放,建立了沂北县东里区抗日民主政权。 在抗日根据地,我亲眼看见了与国统区截然不同的情景,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共产党、八路军积极抗日, 不断痛击日伪军,对制造摩擦的国民党顽军,有原则地给予反击。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合理负担,发展生产。八路军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秋毫无犯,军民关系充满了鱼水之情。我应邀参加了一次中共沂北县东里区委召开的各界人士座谈会,听取了区委书记等人所作抗战形势和党的政策的讲话,从中了解了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将士英勇抗战的英雄事迹,如彭雪枫、左权等高级将领的身先士卒、英勇献身,极为感人。相比国民党消极抗战,积极反共,鼓吹“曲线救国”,大批国民党中央委员和高级将领,纷纷投降日寇当了汉奸,真是天壤之别,深受教育。使我很快认识了“共产党是人民的大救星”的真理,要抗战救国,求人民解放,必须跟共产党走。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1944年6月,我参加了山东沂山专署举办的小学教员训练班。结业后,在本区南流泉完小当了个小学教员。1945年夏,又参加一次教员暑期集训,主要学习毛主席在“七大”所作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在学习中,我领会得最深的是,毛主席关于八路军、新四军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所有参加这个军队的人,都具有自觉的纪律;他们不是为着少数人的或狭隘集团的私利,而是为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着全民族的利益,而结合,而战斗的。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和“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等重要论述。这次学习使我的思想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为后来投笔从戎参加八路军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1945年8月,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党和人民政府发出了大反攻的动员令。为了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拿起枪杆子,去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我于8月下旬报名参军,在山东鲁中军区卫生部当文书,以后又先后任卫生部政工组政工员,后方医院书记、院政治处民政干事、一坦校政治教员、宣传处副处长、政治教研室主任等职务,直到1982年离休,长期从事政治理论教育工作,为我军培养初级及中级干部作出了应有的努力。在解放战争的鲁南战役、莱芜战役、淮海战役中,担任后方医院和野战医院文化干事和民政干事期间,还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三、四等功数次。但是,参军后,曾有一段时间对组织安排我在后勤单位工作,感到有违自己当兵杀敌的初衷,而耿耿于怀,不安心工作,多次提出调动工作到前线去的要求。经组织的耐心教育,使我想起了毛主席关于我军“唯一宗旨”和一个人民战士必备条件的教导,加之,我身边的卫生部长、政委等老革命,他们长期以来兢兢业业地从事后勤工作,为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他们的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让我自省。后勤工作这么重要,我当兵才几天,有什么资格对组织分配的工作挑肥拣瘦?反思之下,我很快安下心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党所分配的每一项工作中去。现在看来,我1945年8月参加八路军的初衷, 一开始就应该是《论联合政府》中所指出的:“夺取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而不应局限于自己到抗战第一线去杀敌立功,争取个人荣誉。做好后方工作与握枪杀敌,同样是践行我军宗旨的表现,一样可以大有作为,为党和人民事业做出贡献的。这应该是我为什么要参加八路军的正确回答。(总参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