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发斌,1914年生,山东省泗水县柘沟镇徐家庄人。 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家乡积极参加和组织抗日自卫队,带领群众进行抗日活动。1938年11月,中共曲泗宁县委将宋汝焕的自卫队争取教育后改编为党所领导的抗日武装——曲泗宁第三中队,宋汝焕任中队长,他任副中队长。1939年6月,该中队编为一一五师第三大队第三中队,宋继任中队长,他继任副中队长。是年他加人中国共产党。同年底,日军为瓦解泗北党政军人员,大肆搜捕抗日干部家属,宋汝焕的母亲、妻子被捕,故胁迫宋汝焕投降了日本。第三中队亦编为敌“自卫队”。为争取这支部队,身为共产党员、副中队长的徐发斌遵照县委指示继续随队工作。1941年春,他的活动引起了日伪军的注意。中共泗水县委指示他尽可能多地争取该部人员脱离本队。他努力工作,于是年6月从“自卫队”拉出五六十人枪。县委即以这部分武装和郭家庄、石桥庄、徐家庄三乡联防自卫团合编为泗水县大队,他任大队长,辖两个中队共100多人枪。同年7月,泗水县委与曲阜工委合建为中共曲泗县委,原泗水县大队改称为曲泗县大队,他继任大队长。本月,日伪军出动500余人对泗北进行“扫荡”,他带县大队一个连被敌人包围在东王坟庄,他带领战士们沉着应战,突出重围。此战毙伤日伪军10多人,我无一伤亡。8月,驻吴村火车站的宪兵头子吉田豪男(化名吴铁舟,外号大孩子)到柘沟一带搞策反活动。18日,“大孩子”到徐家庄徐发斌家中策反时,被徐发斌堵在家中,活捉了这个披着“日中友善”外衣、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刽子手,并将其押送到鲁南一地委。他受到地委嘉奖。9月1日,他率领县大队配合山东纵队一旅蒙山大队第一大队,对柘沟伪据点展开攻势,击毙伪警察所所长1人,缴获枪支100余支。10月,他在战斗中负伤,王友三接任县大队长。1942年2月,他伤愈后,任县大队副大队长。5月,王友三调离,他复任县大队长。6月的一天,日军特务唐本带日特“曲泗工作队”数十人,经凤仙山到山后活动,他带领县大队在玉皇堂对其进行伏击,唐本弃枪逃跑,叛徒缪德堂被活捉,并缴获大米一宗。翌日,唐本纠集曲阜、泗水、兖州之敌数百人到凤仙山“围剿”曲泗县大队。他率领县大队边打边撤,黄昏时被包围在朱家村,他英勇战斗,临危不惧,借夜色掩护指挥战士们突出重围。7月23日,他与县委书记夏风、宣传部长周林及工作人员张英、刘佩等18人,被日伪军700余人包围在小厂村,他沉着应战,带领同志们乘敌人不备,集中火力,打开一个缺口,借青纱帐掩护安全转移。 为摧毁我泗北抗日根据地,日伪军不断对该地区进行“扫荡”、“蚕食”。并先后在徐家村、柘沟、王家岭、中册、故县、八步岭、南北顶、星村等村庄安设了日伪据点,借以“封锁”山区,控制平原。到10月底,泗北地区形势严重恶化。本月8日,为保存力量,中共曲泗县委、县大队全部转移至泗南、邹东一带活动。曲泗县大队改称黑山大队,他继任大队长。1943年8月,黑山大队由泗南返回泗北,改称泰泗宁独立营,他任营长。在县委和泰南军分区的领导下,他率领泰泗宁独立营顽强作战,粉碎了敌人多次和围剿,先后拔除了故县、王家岭、、中册、柘}勾、尧山、星村等日伪据点,使我们的活动区域越来越大,并有力地配合我泰南主力部队,攻克了华丰矿等日军据点,取得了破袭津浦铁路等战斗的胜利。1944年夏,在泰南军分区的支援下,又拔除了泗北最后一个伪据点——南北顶据点。至此i,泰泗宁县所辖泗北地区已连成一片,全部为我所控制。县委和县区武装开始着手建立乡、村政权,发动群众进行减租减息,组织民兵、工青妇等群众团体搞反奸除霸等工作。1944年冬,伪十军荣子恒部约两千余人进驻泅水县城,并在泗河北岸的故县、寺台重新安设了据点。对我们刚刚恢复的泗北地区威胁很大。县委、县区武装随时准备反击敌人的进攻。1945年2月1日,他率领县独立营参加了鲁南、鲁中军区联合发起的光复泗水城的战役,一举歼灭荣子恒部。 八年抗战,徐发斌一直肩负本县武装的主要领导工作。在党的领导下,他率领全体指战员,英勇不屈,浴血奋战,打出了威风,他成了敌伪顽反动派的克星,使之闻风丧胆,他成了老百姓的保护神,人民敬重他、爱戴他。他为开辟、建立和巩固曲泗泰宁抗日根据地,做出了可贵贡献,至今泅水人民还传颂着一个个徐发斌英勇杀敌的故事。 1945年9月,泰泗宁独立营升编为鲁中军区警备第三团第一营,他继任营长,从此他离开了家乡。 解放战争时期,他南征北战,为推翻蒋家王朝,夺取全国胜利,亦竭尽了自己的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他转至地方工作,曾任济南、青岛丝绸公司经理,上海丝绸公司苏州路第二分库主任等职。1986年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