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九(1906-1986.4),原名李金周,字振九。山东省 平原县坊子乡陈家楼村人: 1926年,李振九从济南正谊中学初中二年级退学回 乡任小学教师。同年夏季,家住平原县城东官道村的堂 兄、共产党员李金峰到其家中串亲戚,夜间向其讲起了县 城内中共党组织的发展情况,并跟其谈到了党的理想和 目标及发展道路,同时表达了愿意介绍其入党的想法。李 振九听完了堂兄的介绍,毫不犹豫地向其表明了个人态 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夏秋之交,李振九参加了中 共平原县支部成立大会。会议在城东督府营村后的一个 田间小屋里召开,参加会议的共7人,任命了中共平原县支部书记和委员。 同年秋季,中共鲁北地委成立后不久,即创办了鲁北地区党刊《鲁北》(后改名 《鲁白》《露白》等)。李宗鲁负责编稿和刻印,王旭鹏、张文轩(平原西关人)、李振 九、韩庆善(张天民)、李金山、李小子、徐继贤、刘风云、刘玉顺等人负责钢板、铁笔 和蜡纸及刊物的传递、张贴,油印机曾流动设在城内北街、西关、城北陈家楼(李振 九家后院北屋)、城西南徐庄(王旭鹏家东屋)等地:其问,在李振九家后院北屋办 了2个多月。每次印刷时由身强力壮的李金峰推油滚子,李金山接收整理印好的 纸页,李金槐分类包装:在凌晨4点左右,由李金山往陵县一带散发,李金槐往本 乡红庙、刘屯一带散发,李振九往平原火车站、县城东关一带散发。印发内容大多 是党的文件和反帝、反封建、反压迫、反剥削的文章,对当时的工农群众和知识分 子来说,都是新鲜理沦和新生事物,很快在一定范围内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同 时也引起了国民党县政府的警觉。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李振九接 到地委通知,《露白》被迫停办,并冒险将油印设备送至县城西关。大革命失败后, 这套油印设备被转移到城西南徐庄王旭鹏家。 1927年春夏之交,李振九按照中共鲁北地委指示,准备利用土桥一带红枪会 的力量,在平原县城北地区搞一次农民暴动。同年秋季,中共鲁北县委在李振九家 召开鲁北各县负责人大会。会议各县代表汇报检查了武装暴动的准备情况。此后李振九一边教学,一边与王蛮村知名人士祁朝柱和土桥红枪会联系,因社会经验 不足,暴动没有发动成功。 1928年“双十节”后,中共平原县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李振九与党组织失去 联系。 在此后的50多年里,李振九一直因为没有找到能证明其党员身份的人而无 法参加党组织活动。直到1983年,中共平原县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成立后, 从时任中顾委委员的张天民处得知,李振九是共产党员,对中共平原县早期党组 织活动有所了解,李振九才被中共平原县委确认为平原县早期共产党员,同时被 聘清为县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顾问(发有证书)。此后,李振九为中共平原 县党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中共平原县党的组织文化建没作出了重大贡献。 1986年4月,李振九去世,享年80岁: (根据李振九儿子李广彬书信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