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基祥(1891. 10. 15~1954.3.4) 江苏省徐州市拾屯乡西邓庄人。正部级,革命烈士,诗圣杜甫的子孙后代,被收录于《徐州市志》《铜山县志》《九里风物》《杜心五传奇》等多部书籍英烈传部分,名誉极高,历程介绍:民国4年(1915年)当华工赴法国留学,在法国一家兵工厂任兵工厂厂长,不久加入法国共产党。为了支援共产党赢得抗战胜利,自开饭店,进行革命活动。在此期间与法国巴黎支部的周恩来、朱德、李富春、邓小平、邓颖超等人结为誓友,很快被推选为组织部长。此后,他常以开饭馆的收入救济支部的活动。民国13年,杜基祥被抽调随聂荣臻等赴苏联莫斯科红军大学深造。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常受到毛主席的赞许。 民国15年,杜基祥回国后,任广州市工农自卫军军事教导员。北伐战争时,先在叶挺独立团任机枪连连长,后任军事教导员。他勇敢善战,指挥有方。“八一”南昌起义中,任叶挺独立师机枪营营长、起义先遣队要员。战斗中他总是身先士卒,勇猛顽强。在征战广州三河坝时负伤,自己挖出脚上的弹片。为便于隐蔽,曾削发为僧。伤 愈后,为寻找党和部队,先后在上海、漳州等地受尽艰苦磨难,还曾当过一段时间清道夫。民国22年杜基祥打入敌军,以炊事员身分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民国27年,杜基祥由朱德介绍,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担任军事教员。民国29年,随抗大总校到晋察冀边 区,任太行军区军工部厂长,还率部开发过煤矿。其间,他发动群众,配合地方,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使兵工厂、小煤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越办越强。民国36年3月,杜基祥任冀南银行仓库主任,为革命积蓄、管理货币,供前后方使用。工作数年,万无一失。 建国后,杜基祥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作。1952年被调到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工作。由于多年历尽干辛万苦,身体虚弱多病,但他仍保持着战争年代艰苦奋斗的革命本色,直到病危,党和国家高层领导人前往医院看望时,还念念不忘党的工作。杜基祥1954年3月4日病逝于北京,因曾为党组织作出过多次重大贡献,去世后被毛主席追加为革命烈士并记大功,享年63岁。遗体安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委员会为他立碑刊石,以志纪念。杜基祥的孩子分别是杜北京、杜首都、杜清兰,其中女儿杜清兰与蔡军团长(黄埔军校毕业)结婚,婚后育有三子一女,蔡国正为其长子,蔡永生为其长子孙,蔡永生现是著名原创音乐制作人在北京创办北京国文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为祖国各大名胜古迹创作主题歌曲及组织演出活动,其为圆明园创作的歌曲《龙首归来》深受国内外各大媒体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