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乐庭同志简介:

杜乐 庭(1917- )杜乐庭,1917年6月出生,高密市夏庄镇杜家官庄人。杜乐庭 幼年时上过几年私塾,1935年回家务农。在解放战争期间,他积极参加支前工作,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到前线为我军战士送水送饭,转送伤员。1947年,杜乐庭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种活动,多次圆满完成党组织交给他的任务。他和村里的其他党员一起,带领全村群众积极开展武装斗争和土改活动。 建国后,杜乐庭同志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带头走互助合作之路。1956年,他在省委主要领导的支持下,办起了拥有1800多户1万多人口的官庄高级农业合作社,成为当时全省第二大社,杜乐庭同志担任该社社长。他在担任社长期间,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艰苦奋斗、勤俭办社,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使全社粮食产量跃上了新台阶,全社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1957年,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授予他“山东省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积极分子”称号。 1958年,杜乐庭担任了杜家官庄村党支部书记,他针对当时村内街道狭窄、出入不便,严重影响群众生产和生活的问题,提出要拓宽街道,改善全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他的这一倡议受到不明真象的少数人的抵制,他同全村党员干部一起,顶住重重压力,耐心做好群众工作,使房屋拆迁和街道拓宽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大大改善了全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他的这一造福群众的做法,受到省、地区等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杜乐庭具有较强的革新和科技意识。1965年,他带领全村在全公社率先拉上了电,进一步改善了全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1967年,他又在村里成立了农民技术队,建起了良种繁育场、养殖场,不但提高了全村群众的科技水平,而且使全村的集体经济也不断壮大。 1970年,杜乐庭又带领全村群众打响了改造南沙岭的战斗,把荒草丛生,颗粒不收的300亩荒岭改造成了旱涝保收的粮田和果园,他们这一改土治水的经验受到当时昌潍地区领导的充分肯定,并树为典型。1972年,他又带领全村群众打响了平整土地、划方成片的战斗,把全村几百块零零碎碎、凸凹不平的土地全部改造成50亩一方的水平田,并在水平田里打上了井,挖了排水沟,修了生产路,为全村实施机械化作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全村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杜乐庭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