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合(1926- )刘光合,1926年2月出生于高密市土庄乡潘家庄。初中文化 程度,中共党员。1947年参加革命工作,先在高密县梁尹任联防贫农主席兼武工队长,后任胶州地委工作组副组长。建国后任高密县柴沟供销社副主任、主任。1954午11月调任高密县城关棉油加工厂党支部书记,1959年11月至1963年4月在高密县委工业部工作,1963年4月至1969年12月在高密县棉麻公司任党支部书记,1970年1月至1978年2月任高密县棉花办公室主任。1978年3月至1980年8月任高密县多种经营办公室主任,1980年9月任高密县林业局局长,1984年4月离休。1959年3月被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授予“社会主义建设先进积极分子”荣誉称号。 刘光合同志1954年在担任高密县城关棉油厂党支部书记期间,企业底子薄、困难多,环境差,他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大家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建设企业。1956年厂子里没有通电,办公用煤油灯,机器设备用柴油机作动力,还常出毛病,影响生产。他和大家一起商定,无论克服多大的困难,也要尽快拉上电。于是他多次到北京、济南、青岛请示上级支持,从天津拉来变压器,和职工们没日没夜加班加点埋杆拉线调试,终于解决了用电,同时还帮助县政府机关、医院等单位用上了电。紧接着他又马不停蹄带领技术员一起搞技术革新,更换旧设备,先后改造了压榨机、螺旋机、皮辊机,棉油生产由人力操作变为半机械化和机械化操作。压花机经过革新设备由过去一人看一台机器改为一人看5台机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益,减轻了劳动强度,受到职工的称赞。这期间,•95 - 他爱厂如家,常常星期天、节假日不休息,和职工们在一起想尽一切办法提高产品质量、数量和产值,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为此,他克服文化水平低的困难,一有空闲时间就读书钻研,有困难就和大家一起商讨解决,变外行为内行,每台机器设备,每个工艺流程,他都了如指掌。在他的带动下,厂子里还涌现出了多名技术能手和业务骨干,并参加全省比赛,获得了优胜奖。他们搞的技术革新,都被外省同行当作典型参观学习。期间,压花车间、皮辊车间被评为全省先进集体。 刘光合带领大家齐心协力发展企业经济,他还带头节约原料,无论是螺丝钉,还是铁丝铁片,他都要从地上捡起来加以利用。鉴于棉油厂当时条件有限,每年十几吨的油泥被当做垃圾扔掉,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就和大家一起多次研究方案,变废为宝,从外省购进一套设备,大量废弃的油泥被加工成了棉油皂,既解决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又为厂里增加了收入。 刘光合同志为企业发展尽心尽力,提高了生产工艺水平,进行了技术革新,企业出现了勃勃生机,产品产量和质量逐年提高,生产指标和产值利润年年被突破,成为县级企业利润大户,为全县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