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南连续在该村召开现场会,×次达 二万多,《大众日报》记者张××住在这里一年多,《鲁中南 报》连续刊登该村事迹和人物通讯。1945年,华东局授予该村为 “鲁中区文化模范村”的光荣称号。1 9岁的女共产党员、识字 班长沈兰,出席了华东局召开的英模代表大会,被授予“学习模 范”和“支前模范/\'称号,并奖励她一支步枪。 该村在支前参战方面也很出名。1947年,国民党军队重点进 攻山东,该村除六十岁以上老人,十岁以下儿童外,全部投入支 前行列,共二百多人。村团长徐长忠带领常务连,一次出夫一年 四个月。一次在渡曹河时,正值寒冬腊月,民兵渡冰河,没有一个 叫苦的。徐长忠抬的一个伤员,伤势很重,衣被单薄,徐就将自 己的棉袄脱下来给伤员盖上。后方支前的女村长沈兰发动妇女, 两个月做军鞋五百多双,洗军衣四百多件。当时,我军野战四所 在曹宅一带,该村妇女积极参加护理,洗伤口、端尿盆,背伤 员、洗脏衣,关心伤病员无微不至。四所转移时,有9名妇女随军 当了兵。女民兵李海英听说部队在西边打仗,连夜摊了几百张煎 饼,亲自挑着送到西佳庄部队驻地。由于曹宅支前有功,上级奖 励三十七支枪。 (沂源民兵资料均由齐元桂、刘忠东 抄自档案、大众日报、鲁中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