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芝同志简介:

奎聚街道东逢翟村; 宋玉芝 受党员父亲的影响,宋 玉芝16岁时就担任青妇小队 长,为战士们做军鞋、补袜子。那时,她便拥有“同志们为国家牺 牲,我牺牲了也愿意”的悲壮情怀。17岁那年,她正式加入中国共 产党,宋金全和宋成新(音)是她的入党介绍人。老人清楚地记得 入党时的情景:找了个旮旯,五六个人偷着开小组会,墙上挂着党 旗。她面对党旗,举手宣誓。时间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老人右臂的伤导致右手也不能 再次举起。但一次次 试图抬起右臂的尝试, 表达了老人心中不曾 失去的坚定。面对党 旗的那一刻已经定格 在老人的记忆里。 当时,老人纳鞋 底挣钱缴纳党费,也是按月交,一年一块二,“不吃不喝也得交党 费,有交不上党费的都是男同志帮着交上。”在没有吃、没有穿的年 代,按时足额缴纳党费在老人心里是头等大事。 在攻打昌邑县城那年,宋玉芝负责把前线下来的伤员抬到村里 的第二医疗所接受治疗。时任青妇小队长的宋玉芝为伤员洗血衣, 几乎是整宿不睡觉。“他们打鬼子也是为了人民,我看着怪难受的, 也偷着掉泪。牺牲的也不少……”老人不识字,却清楚如何保守党 的秘密,服从党的决定。这就是一个党员对党的绝对忠诚。 解放后,宋玉芝在村里负责妇女工作,开鞋铺做鞋往城里卖。 1958年大炼钢铁,“党员不带头,社员更没拿的,俺把家里的锅都 垒出去了。”宋玉芝的老伴儿也是党员,在村里干了14年党支部书 记。每次上级下来指 标政策,他都是让困 难户的孩子去工作、 上学、参军,从不以 权谋私。 “不光我入 党,也让俺些孩子当 兵入党。俺让三个儿子都去当兵,验上两个。老大没验上,回来还哭。我说,不用哭, 在家里一样能为国家出力。”干革命、干工作总是率先垂范,享受政 策却是先人后己,这才是一位党员的本色。在她和老伴儿的影响下, 三个儿子都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一家 五位党员,是名副其实的“党员之家”。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宋玉芝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