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支队抗日武装东征掖黄(下篇)

陆战小哥 发表于 2018-11-18 23:58:55

引言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军大举侵华,首占华北,进逼中原,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大片国土,沦入敌手,山河变色,人民罹难,中华民族面临危亡关头。一切爱国志士,义愤填膺,奔走呼号,奋起御侮。各地抗日武装,风起云涌,揭竿而起。寿光地处海滨,人民朴实尚义,刚直强悍,自古有抵御外侮的光荣传统。面临国难当头,全县各区各乡抗日力量蓬勃发展。中共寿光县委审时度势,及时召开党委会议,遵照省委组织抗日武装的指示,决定于1937年12月29日,把分散于寿光牛头镇、台头、南河、张家屯、崔家庄、后王等地的抗日武装,集结牛头镇举行起义。是日,附近群众,手执红旗,涌向街头,各地武装健儿,应召云集。大会宣告:“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正式成立,马保三任指挥,张文通任政治委员,下辖五个中队共七百余人。大会庄严宣布部队宗旨:抗日杀敌,誓死保国。38年初,党中央派红军干部韩明柱来队,担任副指挥,整军建制,训练部队,深得群众拥戴。首战三里庄,继战三合庄,两战告捷,军威大振,民气沸腾,参军抗日者,纷至沓来。数月内部队达两千余人。三月奉命东征,挺进昌邑、掖县、黄县、蓬莱,攻击日军、土顽,扶植当地革命武装。七月,应调西上,转战邹平、长山,给日伪军以重创。十二月南下沂蒙、驰骋鲁中,抗战杀敌,成为山东抗日战场上的一支劲旅。


第七节  掖县换装

4月中旬,天气一天热的一天,七八支队继续东上,从新河镇出发,数日后,进驻掖县县城。掖县军民热烈欢迎。三支队的战友们都喜气洋洋,在县城举行了隆重而盛大的欢迎仪式。双方部队,欢聚一场,群众簇拥围观,掖县各界爱国人士、代表人物都参加了会议。三支队领导人张加洛在会上致欢迎词。大力赞扬了七八支队。他说:“七、八支队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抗战队伍,建军以来,屡挫日伪,团结友军,联合一切抗日力量打击日寇汉奸。部队纪律严明,爱护群众,团结一致,英勇善战,现他们离乡背井,来帮助我们开展抗日工作,精神可贵。我们三支与七八支队是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队,我们亲如一家,情同手足,应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战斗,七八支队有什么困难,我们定全力帮助解决……”他的讲话,引起了一阵阵掌声。马保三指挥,也代表七八支队指挥员讲了话,他以慷慨激昂,乐观诚实的语调讲了三方面的问题:一、当前日寇压境,烧杀抢掠,国家遭难,人民受苦,全国各阶层,各团体都应奋起救亡,“有人出人,有枪出枪,有钱出钱”支持抗日部队,打败日寇,否则,国家灭亡,家产难保。二、七八支队建军于寿光昌潍,东来是援助兄弟部队,发展抗战势力,打击日伪,联合抗日部队,反对顽固分子。三、七八支队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以爱民为宗旨,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不伤害群众一根毫毛,军民一家,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军队定严守纪律,不许扰民。他的讲话也引起当地军民不断的掌声。部队驻城里四关,遵守军纪,爱护人民,给群众担水,扫院,医病,劳作。受到掖县各界人士的赞誉。

掖县三支和各界人士也给七八支队以很大支持。他们看到部队生活相当艰苦,在天气很热的季节还拖着粗布旧棉衣,连日常生活用品也无钱购买,枪支、弹药也十分不足,便通过研究,给七八支队以支援。首先筹集了一部分现款,赠送给指挥部,指挥部令供给部不分七支八支按人员多少分发给各中队,解决部队战士零用。虽说不上工资,但部队战士,自参军以来还是第一次领到津贴,个个喜气洋洋,买手巾,买肥皂,买日记本铅笔等有了零花。嗣后,三支队又赠送了部分细布单军装,这使部分官兵,面目全新。上操、出发,阵容整齐划一,英气勃勃,简直成了正规的八路军了。每个指战员都感到自豪,有的人还是第一次穿上四个口袋的制服,觉得很神气。有些老八支队员,事过半个世纪后谈论起来还津津有味,念念不忘掖县人民的友情。当时日军尚未进掖县,掖县乡下,还有不少地主富豪,存有枪支。三支队允许七八支队在乡下收集枪支弹药补给部队。马保三指挥,对此与各中队都进行了约法三章:一、要收哪村的哪部分的枪,一律先报指挥部,指挥部与三支协商一致后再行动。二、在收枪弹时,一律要先作充分动员,耐心说服,使其自觉交出,不伤感情。三、收枪过程中不准打死一个人,即使在不得已时,只可等待,不要动武。在马司令的命令下,部队开展了统战教育,枪口对外,不打自己人,使很多开明人士受到感动,主动把枪弹送到指挥部。这样使部队装备也充实了好多。总之七八支队在东进史中,进驻掖县是难忘的一页。

第八节  逼降王景宋

七八支队指挥部驻掖县期间,派赵修德跟随仲曦东前去黄县城,跟国民党县长王景宋进行谈判,经过几番艰苦的会谈,双方达成让七八支队指挥部和后勤机关进驻黄县城的协议。接着赵修德与仲曦东与“三军“的一支隐蔽武装——二支队,队长李希孔作了联系。二支队和城里的王景宋部是统战关系,驻守城里的西面,他派陈迈千和赵、仲二人商谈好,约定时间七支队开进西关,二支队即开西门把部队接入城里。赵、仲二人安排好后,星夜赶回掖县报告了指挥部。正在这时,招远县“民先”,派人前来联系,邀请七八支队前往招远城,由已经打入国民党杂牌部队的王檐雨等同志作内应,解决城内武装,占领城市,可收到不少武器。指挥部马保三、韩明柱、张文通等分析了两县形势,均要一举占领。便决定两个支队,分头行动:刘光汉、赵修德带七支队主力直奔黄县,协助二支队摆脱王景宋的羁绊,并借机解决王景宋武装,占领黄县城。八支队主力由韩明柱率领去招远城,相机解决城内武装。马保三、张文通等率指挥部机关及勤杂人员和骑兵队,进驻黄县西部的黄山馆。统一协调指挥两路人马。

4月26日,七支队到达黄县城西北部的北马村,王景宋派其秘书长乘汽车前来,通知七支队不准进城。原来赵修德与王景宋谈判后,王景宋立即派情报人员打听七八支队的底细,当打听到七八支队是在寿光、潍县、昌邑北部新拉起来的农民便衣游击队,并非正规八路军时,便撕毁先前与赵修德达成的协议,拒绝七八支队进城,并作了防守准备。赵修德等对王景宋的背信弃义,早有防备,他深知这是国民党土顽部队的一贯伎俩,便当机立断,下令扣下王的秘书长汽车,然后带部队迅速开进黄县城西关。这时王景宋虽早已下令关了城门,布置死守的命令;但摆出一副死守西门的二支队的战友,一见七支队开到城下,立即打开城门,为七支队带路,冲进城里,控制了交通要道,把王景宋部压缩在县政府大院内,将大院团团包围,立逼王景宋缴械投降,但王景宋还依恃自己有300多条长短枪支,负隅顽抗,拒绝投降。

此时韩明柱带八支队中英勇善战的主力部队急忙赶到,王部甚为恐慌。原来八支队在韩明柱率领下,奔赴招远城,未及到城,打入敌杂牌部队中的内应王檐雨等同志,已被栖霞县国民党第五纵队刘万岭部逮捕。指挥部认为强攻招远城,急切难下,不如集中兵力,解决黄县武装,于是传令韩明柱带队奔赴黄县。当时七支队正围困王景宋于县府大院,双方坚持不下。韩副指挥到来亦未强攻,只叫来王景宋的秘书长,对他进行了一番抗战教育,又讲了一番统战政策,说明王县长只靠三几百人也难敌日军进犯,只有投入抗战大部队,才能共御大敌,并写了一封劝王景宋交出武装,共同抗日的书信交给秘书长送给王景宋。王收信后,既不回信,也不出击,只固守大院。一墙之隔,两军相持不下。为减少伤亡,争取统一抗日,韩副指挥采用逼降办法。他亲自挑选了八支队的几名神枪手,占领县府院四角的制高点,严密观察大院内动静。只要看到院内哪里向我方开枪,我军立即从不同角度向开枪者反击。可是真有王部士兵首先向我开枪,神枪手们立即将其击倒,个个如此,枪枪命中,这一下院内都不敢行动了,王景宋自知难逃,不如借梯下台,只好喊话讲和,自己乖乖率队出来缴械。七八支队收缴了他们的枪支弹药。把人员暂时看管起来,等马指挥到来,再作处理。这场战斗,打得极巧妙,后来马司令称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者,善之善者也!”当时好多人还不懂这话的意思和出处。后来才知是孙武兵法上的话。共收集到长短枪300多支,弹药一大批,还有汽车、被服和军用物资一宗。

第九节  两场虚惊

1938年4月27日,正当七八支队主力进驻黄县城时,驻扎在黄山馆的指挥部却遭了两场虚惊。

在指挥部进驻黄山馆后,兵分两路,直取黄县招远时,情况已被栖霞国民党土顽第五纵队刘万岭得悉,他便集中兵力向黄山馆进行偷袭,一是乘其不备,二是击其空虚,吃掉指挥部,使群龙无首,各个击破。五纵正向黄山馆,隐蔽潜行,逐步形成包围之势,万没想到单独活动在昌潍南部的七支队二大队,听说七支队在胶东打开了局面,远程赶来司令部会师。他们正遇上黄山馆被围,立即从敌后面展开攻击。火力极猛,使五纵大为震惊,以为中了八支队的空城计,部队失去控制。七支队二大队有四个中队,战斗力较强,大队长何凤池也善于指挥,特别他有一个“大炮队”,全是“二人抬”土炮装备。何大队长指挥“大炮队”,在敌人背后,发起猛攻,一排排炮声似雷,火花四射,刘万岭事先认为指挥部空虚,都是勤杂人员,毫无抵御能力,唾手可得,哪想到,从背后遭到袭击,猝不及防。进不能攻,退不能撤,死伤累累,自相践踏,狼狈不堪,指挥部得悉情况,立即派骑兵队,迂回包抄,大获全胜,七支队二大队和指挥部无一减员,而毙伤五纵多人,获长短枪百余支。此战后胶东各顽军传言:“神八路,不好惹的!”指挥部也有些后怕,认为胶东土顽势力强大,地理又熟,消息灵通,如二大队不碰巧赶到,定遭毒手。

一场虚惊过后,次日上午,战士们经过一夜战斗,正困倦休息睡觉。哨兵又忽来向指挥部报告,从东面公路上,一辆敌人汽车,直奔黄山馆来,这一惊非同小可,马指挥立即命警卫班,进入阵地,予以阻击,其他人员均作应变措施。当汽车开到离村150米时,警卫班长短枪一齐开火,汽车“嘎”的一声停止了。从汽车驾驶室内,“腾’’地跳出一个身穿军装的人,就地一滚,跳进公路沟里,躲避起来,警卫战士见车上无人反击,车后又未跟随部队,十分疑惑,便想包抄过去,活捉俘虏。不料从公路沟中传来一阵熟悉的寿光口音的喊声:“哎!别打啦我是杨一成一吉!”杨成吉?谁人不认识在三里庄,砍鬼子的虎将,现在又是中队长;大家凝神注视,见杨成吉,一面喊着自己名子,一面慢慢站起来;嗬!可不是,就是杨队长,没错。一齐奔向前去迎接:“啊!可把我们吓一跳;我们当是敌人开着汽车来进攻呢”杨队长,一面拍着身上的土,一面整理着帽子,跑过来,咧着嘴笑哈哈地说:“我是来向司令报喜来的,黄县城,全是我们的了,王景宋部全部缴械就擒了,等候马指挥去发落;你们这一阵阻击,把我也吓了一跳呢!”双方握手大笑起来。

第十节  马指挥进驻黄县城

马保三指挥及其他领导人,听到来的汽车是杨成吉驾驶乘着新缴获的汽车,受韩副指挥差遣前来报捷,并接马指挥迅速进城安民,转忧为喜,风趣地说:“只道大祸从天降,哪知双喜自东来,好!指挥部一律整好军容,进驻黄县,给群众个好感!”可是自掖县三支给以帮助以来,指挥部命令只给部分中队换了新装,而指挥部和不少中队仍着旧衣服。官兵们都是穿着各式各样的短袄长胞,黑裤蓝褂。几个月来,白天摩爬滚打,夜间钻草垛,睡地铺,棉花都从粗布窟窿里露了出来,又旧又脏,怎样整理也很象一群讨饭的。特别是马保三指挥,打从领导起义就穿在身上的一件旧长袍,经过半年多的风雨转战,早就破烂不堪,实在不象个八路军指挥员的样子。大伙说:“人是衣裳马是鞍,不能叫总指挥穿得太寒怆了,有损部队形象,谁的衣服干净,换一换穿,到了黄县,给司令再做新的!”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看到司令部特务员王士曾穿的一身黑士林长衫,还比较整洁体面。便劝马指挥与他换装,小王满口答应,可是马保三不换,说:“艰苦朴素嘛,讲什么体面”。张文通、王云生几个老领导,再三劝说,说这是给大伙装脸,马指挥才穿上了小王的黑长衫,大伙给他又抻又扑打,飘飘洒洒也可体。马指挥诙谐地说:“这哪象八路,成了种牛痘的大夫了。”引得大伙笑起来。

经过一番整理,指挥机关进黄县城,在城门外夹道欢迎的各界代表人士以及城关居民都久闻马司令大名,都想一睹马指挥的风采,势力强大的商会代表们想抢先把马指挥接到商会下榻,借以表达他们商界的抗战热忱。结果,仓促间,把部队前头,带路的杨成吉当成马指挥,簇拥着接进了商会。当杨成吉说马指挥在后面时,大伙才急着出来,在衣服褴褛的队伍中,找到了马保三。大伙说:“八路军官兵很难分辨出来。”

马保三进城后住在商会。他做的第一件事是接见王景宋,他与王还是以礼相见,王谦恭一番,道歉拒绝八路军进城一事。马指挥态度开朗和悦,说:“我军东来,是为了抗战,帮助地方发展武装,现国共合作,共同对敌是第一大义,决不是为抢占地盘,刮民自肥。王县长一贯主张抗日,坚守地方,还是难能可贵的。你可参加我部机关,帮助我军开展工作,有些事,我还要多多请教。至于你原来的队伍,他们多是雇佣军队,按时领薪饷,受不了八路军苦,我看还是一律遣散,自谋生路!”王景宋唯唯是听。因王景宋这个人,还属中间立杨,并不十分反动,又对地方熟悉,有一定声望,便对他作了适当安排,借以号召县内上、中层人物,这也是马指挥统战工作的一种策略。

 次日,在黄县城举行隆重集会。表示对八路军的欢迎,各阶层人物及军民参加了大会。在会上除黄县地方代表及“三军”“三支”领导人表示欢迎七八支队外,马指挥又作了较长讲演,其内容,除大讲团结抗日,坚决杀敌外,着重讲了八路军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讲了联合一切爱国力量,共同御侮;讲了共产党对群众和各界人士的一些政策。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

会议以后,指挥部在黄县驻防期间,着重办了几件大的事情:

 一是部队组织。七八支队指挥部与胶东的“三军”和掖县的“三支”领导人研究,为了扩大影响,打开局面,建立巩固的抗日根据地,我们三股队伍要统一行动,统一调度,集中力量扫除障碍,否则易为地方土顽各个击破,因此,首先建立抗日联合指挥部,把三股队伍的司令部总称为“胶东抗日联军指挥部”,马保三任总指挥。对外打出抗日联军的旗号,颁发了抗日联军的印章,联军指挥部内,建立了交际处,以孙瑞夫同志为交际处长,对外作联络工作。从此声势大振,名驰胶东各地,工作开展十分顺利。

其次是,马保三指挥按共产党的政策,做了些地方上的工作。打击了奸商,平抑了物价;禁止吸鸦片贩鸦片,对贩毒惯犯实行了坚决镇压。封闭了妓女院,对妓女一律发给生活费用。进行遣散,自谋生计。解放了婢女,使参加工作或参加工农业生产,自由谋生。镇压地方上借国难当头之机,抢劫·偷盗,奸污妇女,害人杀人的坏分子,使地方民众有了安全感。群众交口称赞“八路军就是好,是爱民的队伍”。

最后,搞了点财政收入,解决了军费拮据的困难。七八支队自建立以来,一直是很穷的,只顾行军、打仗、扩展队伍,除吃饱肚子外什么经济来源也没有,只是在掖县时间,稍微补给了一下,杯水车薪也不济于事。到黄县时,已是五月份了,天气一天热的一天,而大部分的官兵还没有换下棉衣来,战士们只好在驻地附近,动员妇女们给拆洗棉衣,抽棉絮,改制成夹衣,把棉絮送给群众做报酬。这样当地政界、商界及兄弟部队也很看不下去,部队为我们打仗,却连衣服都穿不上,便主动找指挥部,帮助搞点军费。于是由七八支队和三军的同志成立了缉私委员会,成立了缉私队,在黄县龙口一带进行缉私工作。那时日寇尚末进县境,国民党统治解体,地方处于混乱状态,所以沿海一带走私贩私者为数不少,通过缉私,也查获了一部物资和现金。同时开展了税收和募集工作,那时胶东经济发展比寿潍一带好,富商不少,通过税收和募集也有了点财政收入。购买了部分布匹,赶制了单军装。每个人都换上新军衣,军容大变,军威也大为振作,士气也大为提高,特别是文艺宣传队的同志们更神气得多了。部队的必要支出也解决了。

第十一节  协助“三军”和“三支”

1938年5月份,指挥部驻扎黄县城,作了些粗略安排以后,即着手解决“三军”和“三支”方面的问题。“三军”的问题,主要是部队驻地分散,易为当地土顽部队各个吃掉。那时国民党土顽部队,派系很多,势力很大,他们看到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迅速发展,粉碎了他们独霸胶东的美梦,便串连一气,互相勾结,有的打入我部夺取领导权,有的联合向我分散部队攻击,企图分别吃掉。“三军”是由分散在文登、荣城、蓬莱、黄县、乳山、福山、牟平等县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武装发展起来的,各自分散在各地活动,一方面易被吃掉,一方面难以指挥调遣用以对付较大的敌军。因此,指挥部即派人与各处联系,派部队给以掩护,使各分散的地方武装到黄县集结。5月上旬,各部武装陆续到来,指挥部给以安排。中共胶东特委副书记、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主席林一山等也率领三军直属部队从文登、荣城、牟平一带赶来黄县,与七八支队会师。“三军”部队进行了整顿合编,使领导机构健全,编制系列统一,步调一致,便于指挥调遣。这样“三军”方面的问题基本解决了。马保三风趣地说:“攥成一个拳头好打入了!”

关于掖县三支队的问题,是有两个方面:一是内部有赵森堂这个隐患,他把持一部分人,使领导大权没掌握在共产人的手里,他可随时把人拉向土顽部队。二是外部受平度土顽张金铭部的威胁。赵    .森堂当时任掖县三支队的参谋长,很反动,野心勃勃,他依恃自己有一部分武装,主要是三大队,企    ‘图勾结张金铭,吃掉三支队。这两方面的问题,三支队自己解决不了。求指挥部帮助。指挥部便派出王永周的一大队和陈龙飞的十三大队开赴掖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赵森堂和他那个反动集团中的主要骨干秘书处处长王文峰和三个大队长杨辅庭、王春塘、张显亭及国民党乡长陶仁基一块抓捕,并就地枪决,消除了内患。只四大队副大队长张子敬漏网潜逃。同时在掖县城部署兵力,防止张金铭来侵犯。

5月12日,掖县三支队负责人张加洛,星夜赶到黄县城,向指挥部和胶东特委报告掖县被张金铭等部,四面进攻的紧急情况。原来平度县国民党土顽张金铭想拉拢赵森堂叛变吃掉三支队,现计划被粉碎,他便露出凶恶的真面目,纠集莱阳、栖霞、招远等县的国民党土顽部队,联合行动,分兵四路,围攻掖县三支,妄图一举歼灭。

    指挥部听到报告,马保三、韩明柱、张文通立即召集“三军”负责人林一山、宋澄、吕志恒、仲羲东和三支负责人张加洛等人开会。研究援助掖县三支队的措施,会议决定成立“胶东抗日联军指挥部的领导机构”,马保三任指挥,林一山任政委、韩明柱任副指挥,赵修德任参谋长,宋澄任政治部主任。同时成立了“掖县前敌指挥部”,韩明柱、郑耀南分任正副指挥,张加洛任政委。会后,韩明柱等率领三个大队的兵力,星夜赶赴掖县。这时张金铭部已攻占了白沙、夏邱堡等三支队的防守阵地。前敌指挥部决定立即向占据白沙村的张部发起进攻。战斗打响后,七八支队战士从正面冲杀,三支队从侧翼进攻,并派出一支部队,向敌人后面迂回包断敌人后退之路,前后夹击。经过几小时激战,部队攻占了白沙,张部溃逃夏邱堡,经我包抄部队阻击,敌伤亡颇重。次日清早,韩指挥率部乘胜追击,一举攻占了夏邱堡,张部溃不成军,节节败退。前敌指挥部率队急起直追,步步逼紧,张金铭残部一直逃到了高望山以南地区,远离了三支队活动的地域。

在张部溃败的同时,其他同来的土顽部队,起初徘徊观望,后见八路军兵强马壮,攻击猛烈,其盟主张金铭部都如鸟兽散,自知不是对手,都各自退回原地保命去了。这次战斗共消灭敌人200多名,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和军需用品。解除了张金铭对三支队的威胁。给三支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十二节  龙口驻军起义

龙口镇当时是黄县海滨的一个镇,设有英国管辖的海关,当时日军尚未侵占,龙口镇驻有两部分武装:一部分是保安大队,队长李梅生,有200多人。一部分是海关上的水上警察,有四五十人,武器精良,弹药充足。队长是纪永芳。

七八支队指挥部在4月份驻黄山馆时,即派赵修德等以与李梅生同乡同学关系进行联系。李梅生和赵修德、李建梓等都是寿光县中学生。谈起日寇侵华以来寿光情况,赵历述了八支队起义东来的经过,并说明当今国难当头,爱国青年只有出路一条,奋起抗日。国民党不战而逃,只有跟共产党开展游击战争。现家乡有志之士,多参加八支队抗日救国,并历数了在八支队的老乡、同学姓名,若有志于抗日,同来一起战斗,我们十分欢迎,马指挥也热诚相待:若另有选择,我们也不勉强。李梅生素有爱国热忱,当即答应愿率队参加八支队。赵等又嘱其暂时等待,做好部下工作,并在水上警察内部作些策动工作,最好在适当时机,连同他们一块起义,投入八支队。至于八支队领导方面的工作,赵一口答应包下来。谈后李满口答应。

现在黄县已进驻。“三军“、“三支”方面的问题都已解决。指挥部便部署促使龙口部队起义的工作。于是又派赵修德、李建梓、陈迈千等人前往,阐述了解决王景宋、张金铭的过程和办法,说明共产党八路军主张抗日,团结抗战友军的政策。李梅生说:“我部全部投八支队,意见一致,没有任何问题;纪永芳为人正派,颇有爱国热情,和我交情很深。通过工作他部下有大部分愿投奔抗曰队伍,小部分愿投国民党土顽,他们都知道,臼军不日即占龙口,饭碗难保,何去何从,尚在徘徊不决。最好借一机会促使起义。”赵回指挥部作了汇报。于是研究了措施,按计划办理。

1938年6月上旬,赵修德等借过旧历5月初5的“端午节”赴龙口拜访李梅生,李梅生备好宴席,请纪永芳夫妇前来作客。在宴饮间李梅生将指挥部的首长一一作了介绍,其实纪永芳与李早有接谈,日军飞机、炮艇已逼近龙口,他很想早找出路,当赵修德等邀请纪并肩战斗时,他当即表示率部起义,参加八支队。这时八支队的五中队已在李梅生部的接应下,开进龙口,配合水上警察我们的内应,促使他们参加抗日,少数犹豫分子,也不敢反抗i于是在纪永芳的一声号令下,全部起义。

龙口驻军的起义,李梅生部带来钢枪200支,水上警察共有英式机枪两挺,英式步枪三十六支,子弹40多箱,另有短枪数支,当时八支队有了这部分武器和弹药,大大壮了军威,提高了战斗能力。

第十三节  在黄县整军建政

七八支队进入胶东后,占领黄县,收编了龙口驻军,打跑了张金铭,肃清了隐患,协助了“三军”、“三支’’兄弟部队的巩固与发展,声威日高,极大鼓舞了胶东军民的抗战情绪。胶东昌潍青年纷纷参军参战,七八支队很快发展到6000多人,钢枪5000多支。根据韩明柱副指挥的建议,在黄县对部队进行了一次整编。整编后的部队仍由指挥部统率全军,马保三任指挥,韩明柱任副指挥,张文通任政委。指挥部下设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和直属特务大队,机炮大队、骑兵大队。刘光汉任参谋长,王一之任政治部主任,翟绍先任供给部主任。陆升勋、薛绍庚,分别任特务大队长和政委;纪永芳和王文轩分别任机炮大队长和政委;张明三和牟瑞生分别任骑兵大队长和政委。指挥部下设一、三、五3个区队,下辖八个大队。一区队长李福泽,政委张子明;三区队长何凤池,政委于辉任;五区队长魏培德,政委王永周。同时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党员进行了登记,建立了各级党的组织,发展新党员,健全部队思想政治工作。政治部出版了《前进报》,编印了部队政治教材,大力提高部队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后勤部开办了被服厂、兵工厂,部队很快换上了黄军装。兵工厂也造出了手榴弹和迫击炮。这些成就,开创了山东人民抗战史上的先例。

为了建立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在胶东特委的领导下,七八支队的支持帮助下,黄县城乡各界代表50余人举行会议,选举产生了行政委员会,成立了黄县抗日民主政府,接着又组织成立了工、农、商、妇、学等抗日救国团体,进一步扩大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黄县成为当时山东省抗日活动最活跃的县份之一。

黄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不久,日寇一边派飞机轰炸县府驻地,一边派出炮艇两艘,在飞机掩护下,进攻龙口港。七八支队指战员凭借有利地势,出奇制胜,用追击炮击沉日军炮艇一艘,粉碎了敌人的进攻。从此七八支队的威名更加远扬。(未校对谢绝转载)

相关链接:八支队抗日武装东征掖黄(上篇)

你的回应
一周热门
一月热门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