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信息/登录等
首
页
前
辈
后
代
圈
子
文
献
百
科
登录
注册
首页
随笔
我们从哪里来 要到哪里去
司岗里 发表于 2025-09-18 08:17:15
树高千丈总有根,水流万里总有源。“从哪儿来、往哪儿去”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奋斗求索的精神命题,更是化为实际行动的永恒接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 (
查看全文
)
(0)评论
张博铁路线上的“飞虎队” (黎小弟指导 陈青撰文)
含山 发表于 2025-09-16 22:04:57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抗日战场上的鲁中区还活跃着另外一支“铁道游击队”,它就是“张博铁道大队”。他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铁路线上的破袭战,先后参加大小战斗上百次,影响深远,尤其是炸毁日军的“国际列车”事件... (
查看全文
)
(1)评论
寻根梦之:谈一谈烽火记忆写书
司岗里 发表于 2025-09-16 10:53:05
“无滴水不能汇江河,无寸草不能铺绿洲”这是一位革命后代、作家、山东老乡的座右铭,我非常喜欢欣赏,确实,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习近平总书记说: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 (
查看全文
)
(0)评论
《穿越时空的思念》/孟新生
孟新生 发表于 2025-09-16 10:16:59
当除夕夜的炮竹礼花划破黑暗,噼噼啪啪的声音回荡在老父亲的耳畔,历史的记忆在梦中被轻轻撩起……抗日烽火的思念,如一缕青烟由远而近的蔓延,炮弹的炸声,嘈杂的呼喊,穿过了时空隧道,让久病昏沉的老父亲使劲的睁... (
查看全文
)
(0)评论
《我想回山东老家!》/孟新生
孟新生 发表于 2025-09-16 10:13:46
家乡的一世情缘,让父亲的一滴眼泪,穿透了近百年风雨,产生了强烈回家的渴望!父亲常常用乡音呼喊!等春天来了,我想回山东老家,看看黄河滩金沙闪闪的家乡!划起船儿,荡起双桨,游览黄河岸边的美好春光!等夏天来... (
查看全文
)
(2)评论
听钢琴协奏曲《黄河》第二乐章有感的诗意/孟新生
孟新生 发表于 2025-09-16 10:11:09
在茫茫的长夜里,缓缓地传来了交响乐低沉忧郁的浅唱,迸发出了一个个闪烁的音符!汇聚成了几近凝滞的黄河,在旋律里,艰难地,艰难地流过。曲子沉闷得像层层的乌云,压在四万万人民的心窝!溢入耳廓的是满满的苦涩。... (
查看全文
)
(0)评论
《向天吼》/孟新生
孟新生 发表于 2025-09-16 10:08:07
十六岁!喝下忠肝义胆壮行酒!舍弃爷娘家和愁!铁血男儿,义冲天!参加八路,勇赴前线!九.二七炮声隆!遭遇日寇围剿战!头炸伤,血蒙脸!喋血前行,挥枪弹在手!狂削日寇狗头!祭我山河锦绣!硝烟渐退,血染残阳!... (
查看全文
)
(0)评论
《致敬!英雄的父亲!》/孟新生
孟新生 发表于 2025-09-16 10:06:50
四二年八月一日,父亲,光荣的穿上八路军军装。十六岁的肩膀,扛起了枪,又扛起了四二年那天抗日烽烟火里的夕阳。九.二七!范县的抗日硝烟,弥漫了少年的脸,弹片穿伤头颅时,他咬碎烂了嘴唇——不!不能倒下!同袍... (
查看全文
)
(0)评论
《抗大校歌——老父亲的一生衷情》/孟新生
孟新生 发表于 2025-09-16 10:03:10
————思然‘抗大校歌’伴着秋风在我耳边铿锵激情!仿佛看到了,黄河之滨集结的星火,仍在老父亲情深意厚的胸膛里沸腾!九十九载岁月啊!压不弯老父亲坚强的脊梁,站在大地上,就是泰山傲然屹立的一棵青松!‘抗大... (
查看全文
)
(0)评论
《在残阳硝烟的弥漫中…》/孟新生
孟新生 发表于 2025-09-16 09:59:21
残阳下,抗日的硝烟里,一个16岁的八路军小战士,被秋天的虫鸣从昏迷中唤醒,在战壕里,慢慢地撑起了身子,站了起来!用残伤手臂,费力的擦开了血液粘住的眼睛,一下子惊讶了!看那,看那啊!朝夕相处的67名战友... (
查看全文
)
(3)评论
1
2
3
4
5
6
»
推荐随笔
济南惨案与中共山东党组织/刘志鹏
英 烈 回 家 一一写给3月7日,邓海燕局长率山东省老战士广场人员,隆重举行山东南下云南干部的“迎烈士英灵,魂归故里仪式”。
“国与家”——开启我的红色寻根之旅(文/梁源)
永矢不忘滇鲁情——回乡记/萍子
峥嵘岁月中铸就的沂蒙精神——沂蒙革命后代笔谈(罗东进 陈昊苏 杨培青 罗小明 黎小弟)
一周热门
张博铁路线上的“飞虎队” (黎小弟指导 陈青撰文)
寻根梦之:谈一谈烽火记忆写书
《穿越时空的思念》/孟新生
《我想回山东老家!》/孟新生
听钢琴协奏曲《黄河》第二乐章有感的诗意/孟新生
《向天吼》/孟新生
《致敬!英雄的父亲!》/孟新生
《抗大校歌——老父亲的一生衷情》/孟新生
《在残阳硝烟的弥漫中…》/孟新生
胶济线上的雄鹰——胶济大队抗战纪实(黎小弟指导 陈青撰文)
一月热门
朱瑞与山东抗战(讲话稿/黎小弟)
《51号兵站》背后的故事(人物篇) ——受阅抗战老兵赵征的红色家庭与《51号兵站》背后的故事
《51号兵站》背后的故事(人物篇)——受阅抗战老兵赵征的红色家庭与《51号兵站》背后的故事(黎小弟指导/陈青撰文)
《51号兵站》背后的故事(黎小弟指导/陈青撰文)
二十余载梨园情 春满梨园盛世歌(谭昆撰文/曾莉摄影)
80年前,山东解放区庆祝抗战胜利纪实(黎小弟指导/陈青执笔)
“火线上的统一战线”——山东抗日战场上国共合作的典范战例探究(黎小弟指导 陈青撰文)
触摸父辈南下征途的脉搏——观《无悔的征途》有感(文/谭 昆)
徐向前和黎玉不能忘怀的沂蒙岱崮山战斗中八路军“十八勇士”(黎小弟指导/ 陈青撰文)
山东琅琊五壮士——记山东滨海八路军莒南大山血战壮举 (黎小弟指导/陈青撰文)
首页
检索
我的
×
关闭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