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信息/登录等
首
页
前
辈
后
代
圈
子
文
献
百
科
登录
注册
首页
随笔
我的家史(后记)
董天祥 发表于 2023-06-01 22:30:31
我家原在上口村串檐住,直至土改后才分到了房子,结束了长久以来的串檐生活。初级社,我的亲生父亲担任小队会计,高级社担任大队会计。60年至61年在太原化铜,还兼大队会计。60年12月15日(农历)生下我,... (
查看全文
)
(0)评论
我的家史(六)烈士的追寻
董天祥 发表于 2023-06-01 22:28:54
回想起我与祖父的老同志及烈士父亲的老师、战友、同学联系的时候,真是千辛万苦、一言难尽!我家人与首长失去联系是在干部南下的时候。全国解放后,他们多次寻找我家,都未能如愿。黄明和彭总(彭德怀)夫人浦安修8... (
查看全文
)
(0)评论
我的家史(五)我的父亲董爱珠生平要事
董天祥 发表于 2023-06-01 22:26:58
董爱珠(又名董艾珠)生于1925年9月1日。1931年至1937年在上口村上学。1937年至1939年冬在桐峪三民校上学。1939年秋,太行党委决定成立晋东南路东干校(即太行地区)干部学校,培训革命抗... (
查看全文
)
(0)评论
我的家史(四)英勇的父亲董爱珠——下篇
董天祥 发表于 2023-06-01 22:22:53
(八)血洒疆场 光荣献身 (二野劲旅第114页)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八路军越过长治城外堡垒线,进抵城郊,准备收复长治。同时命令太行第四区地委副书记兼军分区政委王谦负责解放... (
查看全文
)
(0)评论
我的家史(四)英勇的父亲董爱珠——中篇
董天祥 发表于 2023-06-01 22:18:06
(五)排除万难永向前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一日三餐都是黑豆瓣,菜是几颗黑豆芽,到后来就是以野菜当饭吃,发病率很高(主要是疥疮、疟疾、伤寒)。董爱珠经常执行艰巨任务,有时和郝指(或教)导员一块到敌占区以及... (
查看全文
)
(0)评论
我的家史(四)英勇的父亲董爱珠——上篇
董天祥 发表于 2023-06-01 22:16:06
(一)求学之路董爱珠,又名董艾珠。1925年9月1日生于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麻田镇上口村。他读小学时,曾任儿童团团长,带领同学们在路上站岗、放哨、查路条。1937年冬小学毕业后,1937年冬随其父亲... (
查看全文
)
(0)评论
我的家史(三)痛舍亲生救奶儿的奶奶赵引弟
董天祥 发表于 2023-06-01 22:04:15
▲《太行奶娘》书写我奶奶赵引弟英雄事迹▲赵引弟生活用品赵引弟生于农历1905年8月,她一生生育有五男一女,六个孩子。大儿子董爱珠、二儿子董玉定、三儿子董小三、四儿子董小四、五儿子出生后不幸夭折、女儿董... (
查看全文
)
(0)评论
我的家史(二)革命家庭
董天祥 发表于 2023-06-01 21:50:13
(一)贫苦农家在左权县麻田镇上口村有一户董姓人家就是我的家。在清代末期,我太爷爷和太奶奶从河北省(原河南省)涉县更乐村逃荒来到辽县(今左权县),先落脚在辽县麻田镇南会村后的大塔沟里。那个时候,大塔沟住... (
查看全文
)
(0)评论
我的家史(一)红色家乡左权县
董天祥 发表于 2023-06-01 21:33:17
在太行山的中段,山西省的东南部,有一个举世闻名的英雄县——左权县,她就是我的家乡。太行山巍峨挺拔,以其特有的地理位置让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这里将抗日游击战发展到了极致;以其为中心和依托的晋冀鲁豫和晋察... (
查看全文
)
(0)评论
永远不落的无名星——读董天祥撰写的红色家史(文/段存章)
董天祥 发表于 2023-06-01 21:23:40
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一个人就是一颗星。我以无比激动的心情拜读董天祥撰写的《太行山上一颗流星——怀念我的烈士父亲董艾珠》一书,她父亲不是“流星”,是一颗永远不落的无名星。她的革命家庭,几代人默默无闻... (
查看全文
)
(0)评论
1
2
3
4
5
6
»
推荐随笔
英 烈 回 家 一一写给3月7日,邓海燕局长率山东省老战士广场人员,隆重举行山东南下云南干部的“迎烈士英灵,魂归故里仪式”。
前辈,咱们回家,回山东!(文/谭 昆 徐瑞云)
“国与家”——开启我的红色寻根之旅(文/梁源)
永矢不忘滇鲁情——回乡记/萍子
峥嵘岁月中铸就的沂蒙精神——沂蒙革命后代笔谈(罗东进 陈昊苏 杨培青 罗小明 黎小弟)
一周热门
我的家史(后记)
我的家史(六)烈士的追寻
我的家史(五)我的父亲董爱珠生平要事
我的家史(四)英勇的父亲董爱珠——下篇
我的家史(四)英勇的父亲董爱珠——中篇
我的家史(四)英勇的父亲董爱珠——上篇
我的家史(三)痛舍亲生救奶儿的奶奶赵引弟
我的家史(二)革命家庭
我的家史(一)红色家乡左权县
永远不落的无名星——读董天祥撰写的红色家史(文/段存章)
一月热门
山东八路军的英勇壮举战例与沂蒙精神/陈青整理
从黎玉延安之行到 “派兵去山东”的历史细节/陈青整理
继承爷爷遗志,传承红色精神(文/董云淩)
清明祭(楹联)文/伊凡
儒 将 奇 才 看 舒 同——略记舒同与上海解放初期“字缘情结”之一、二
首页
检索
我的
×
关闭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