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梦之:成为“红色家园”一名成员的感觉和想法

司岗里 发表于2025-09-14 14:33:15

  

3789ceca087da2f352762c1a949653d.jpg

  3789ceca087da2f352762c1a949653d.jpg

俗语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时候,真的想念革命战争走过来的父辈,有时很茫然,没有交流感念的对象,很孤单,就好像一位游子在飘泊。

烽火HOME--革命人物数据库自助建设平台不知建立了多少年了,是一个纪念、传承、交流的很不错的平台,好在老天对我这个执着红色理想的人有眷顾,有一天,也是在不知所以然的时候,偶然读到了一位革命后代写的回忆文章,他家是四川籍,由于有着共同的怀念前辈情结,自己也很想和这些同时代的人交流,但是很难,也就是说,从这个好网站建立至今至少十几年了,我都不知还有个“组织”(家园)存在,生活有时就是很残酷的。

作为革命前辈后代,首先是一种亲情的过往记忆和怀念,也就是家族家庭情节。其次,敬仰前辈的事业功绩,有着国家情节,并决心不忘父辈初心,继续前进。第三,有着共同历史和情感的人在一起,感觉很亲切,共同语言也会多一些,比起形单影只好多了。第四,革命前辈一个个鲜活的事迹很感人,催人奋进,感天动地,是给予我的巩固坚定理想信念的好教材。第五,想和家园里的人说说话,交流情感,共同进步和平静生活,也就是有着联谊交往的山东人豪爽的情节。

这个平台给了我理论、人物、事例的教材,是坚持伟大理想的一个重要支撑。如何建设好这个平台为理想服务、为革命后代服务,共建共享发挥最大作用,是主办者的大事要事,也是家园里的人一项重要的课题。

人们生活在这个社会,很多时候是孤独的,人也惧怕孤独,作为个体存在,很多时候是孤单的,需要联谊交流,增进情感,共同发展。也许才刚刚进入家园,我很热心,比较活跃一点,感觉气氛还是不那么足够。

感谢家园里的朋友特别是烽火小润老师的热情帮助,爱岗敬业,不是上班时间还帮助解决问题,指导和编辑稿件,让我感受到家园的热情热烈温暖。感谢革命后代、山东老乡甘玛老师的热情帮助,她主动告诉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和今年四月二野四兵团陈赓司令员及宋任穷等开国元勋后代回来,组织了纪念云南解放75周年活动的情况,说可以为革命前辈在纪念墙上刻名,愿给予帮助。我才知道有这个家乡人记得老前辈功绩建立的广场,由于我的前辈是两兄弟到云南,按照申请刻名表格内容要求,精确到部队番号等,这就需要到前辈离休时单位去查档案,我大伯爷是在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驻军团政委任上离休的,查阅档案需要一段时间,比较麻烦,只好作暂时不申请处理,心中默默感谢家乡人民的挂念。

没有经费如何共建共享平台是非常不容易的,感谢创办人的爱国初心,我以为:

一是注重和保持平台纪念革命前辈的庄重性严谨性。第一是革命后代怀念革命前辈。第二是提供学习革命历史党史军史的活教材。第三是存史资政,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第四是研究挖掘革命历史题材服务新时代发展。

二是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活动。培训红色文化讲解员或活动协调员,不定期举办线上故事会、网络座谈会,开展红色文化与时代发展研讨活动。线下组织开展主题联谊活动,组织研学营,联谊革命后代重走革命路;革命纪念日集会,开展跨地域革命后代联合纪念活动;与红色文旅对接。

三是探索如何保持网站的活跃度。2024年4月9日,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崇德楼404会议室成功举办了“革命人物数据库建设与近代史教学”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烽火HOME网站创办人魏老师主讲,学院分管教学的院长助理刘志鹏教授主持,《中国近代史》课程学生及相关师生50余人参会。赵志硕同学提到如何使网站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加入以及如何争取社会支持阐述了自己的设想。这就是很好的举措。

四是开展圈层文化建设,以小带大。如在西南主要的圈子是西南服务团,这主要是针对南下干部的,还可以建立进军西南作战部队圈,革命后代居云南的山东老乡圈等等。

五是开展区域联络协调活动。以县为单位由联络员(义务)关注掌握本县革命后代基本情况,走访联谊。

当然,创办一个公益网站是很难的,感谢创办人和一切运营人员的辛苦劳动,现在已经很好了,为红色文化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我提出的这五项特别是组织线上线下活动和提高网站活跃度可能有一定困难,暂且可以说是规划更为贴切。

革命前辈后代(第二代)多数年纪都大了,要保重身体,平安快乐生活要紧,多数都个人生活个性化,没有更多需求和联谊的需要,让我们各自珍重,以线上活动为主,简单的过好每一天就行了。我也只是站好工作最后五年岗了,作为红色家园的一员,下面是我的五年规划吧:

一是每天学习2篇革命纪念文章或随笔,提高修养,保持政治定力。注意严谨性规范性,与时俱进保持思想进步。

二是到有关单位查阅前辈档案,收集完善前辈资料,为父亲和大伯爷两兄弟填写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刻名表,争取早日在纪念墙刻名。在此,特别感谢山东老家党政军民对老战士的挂念荣光。

三是继续我这个云南版山东大汉的豪爽,保持激情活跃,线上走访前辈和后代烽火空间,待网站完善后,关注一批成员主要是山东老乡。学习他们的丰功伟绩,并对事迹、文章作出粗浅简单的评论和问候,联络友谊,增进初心感情,活跃气氛,勿论回访,说是爱好也吧,志愿也好,反正这是个人的事。

四是建立一个圈子:进军西南作战部队圈。这也是很难实现的,组织和联络协调差,编辑排版基本不会。

   五是挖掘再写出纪念文章,多写寻根随笔。

   现在我们都老了,没有什么更多需求了,生活也是简简单单,这就很好。让我们缅怀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祝愿革命后代心想事成,身体健康,简单快乐过好每一天。


浏览:26次

评论回复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