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滴水不能汇江河,无寸草不能铺绿洲”这是一位革命后代、作家、山东老乡的座右铭,我非常喜欢欣赏,确实,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习近平总书记说: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我要是再不写出来,父亲这拼命的一生就随着时间消失了,我不忍心,就一个事一个事的按我父亲的回忆资料,边调查边写。《王月瀛革命自传》我是流着泪写完的”,这是革命后代、山东老乡王风芝烽火HOME网站关于我的介绍。我现在还没有读她写的非常有意义的大作,简单的浏览了她写的纪念文章和随笔,对王老师很敬佩。
2017年,由临沂市委党史研究室历经两年时间编纂的《沂蒙南下干部》出版发行。该书分为《沂蒙南下干部》和《沂蒙南下干部历史资料汇编》两部分。该书的出版发行进一步丰富了沂蒙党史资料,填补了沂蒙南下干部研究的一项空白,对于广大党员干部了解沂蒙南下干部的历史,弘扬南下干部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当我在烽火看到热心的甘玛老师送书的场景,为之感动、欣喜和敬佩。
进入九月我才刚刚入驻烽火HOME网站,每日两篇的学习,对革命前辈的英勇事迹无比敬仰,从这些精神丰碑里我看到了国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铭记历史,开创未来,怎么样来留存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呢,需要书写记忆。写书不只是作家的事,谁还不会写日记呢,大家的基础都一样,只是看你肯不肯下笔,如何进行自传与回忆录的写作呢?
回忆录事实上在当今全世界范围内业已形成非常成熟的文学写作传统。也许你以为,传记是大人物的事,与平民百姓无关,这有失偏颇,因为回忆也是人生,追忆似水年华是每一个人的生活状态,我们的美好时代是共生共享共荣的时代,每一个人都了不起。不仅有建树的大人物需要通过撰写传记回忆录实现不朽,小人物也可以记录自己同时记录时代,也可以留存时代记忆和实现共鸣。就是怀才不遇的人也可以通过书写自叙展露见识发扬个性。更重要的是,组织通过制作记忆,创造并深化集体认同。自传回忆录具有记载演绎,分享感恩,怀旧重现,传承见证等价值。宇文所安在其著作中就曾指出,“回忆”或“追忆”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母题。许多往事消失了,许多往事仍然活在有关的人们的记忆中。这记忆,是路上的脚印,是生活的痕迹,这脚印和痕迹是发生在风云涌动大波大澜的时代,因此大历史留下的这些小痕迹就往往有引人情思的意味。因此,把这些有意味的事情记下来,就新生的人们看看,体味过去,认识现在,展望未来,提高精神素质,应该是老年人的一种责任。(孙大坤的文章《回忆录为何成群地来?》)
如何写作呢?我以为,在这个充分表达自我的时代,不要太拘泥于形式,可以按照规范来写,也可以通过回忆一件件事,一个个故事,来表达、分享和呈现。
自传(回忆录)举例:
回忆录之家庭:郑中天:《一个家庭的自述史》,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6。
回忆录之凡人:
杨建国:《历史的足迹:一位摩梭老人的自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鲁夫·奥赫恩:《沉默50年:一位原“慰安妇”的自述》,重庆:重庆出版社,2015。韩峰整理:《申泮文百岁自述:我的教育人生》,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回忆录之名人:《袁隆平自传--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这是继《袁隆平口述自传》,2010年8月首次出版后的再版,袁隆平口述,辛业芸访问整理。湖南教育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发行,16K,290页,232500字,定价43.5元,华国锋作序,第一章家世,...第九章答问录,附录袁隆平年表等。正如再版后记中所说,梦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人有梦想,才会有奇迹,人类许多奇迹往往就是从梦想开始的。袁院士说:“神奇的梦想诞生于平凡之中,也能够在平凡之中成真。”
张明林主编:《现代诗魂:徐志摩自述》,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张明林主编:《窃国巨盗:袁世凯自述》,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毛泽东:《毛泽东自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龙云:《龙云自述》,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孙中山自述》,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陈嘉庚:《陈嘉庚自述》,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等。
上面谈了回忆录的写作与举例,革命历史题材更是一个核心专题,值得挖掘保护传承,将帅要铭记,“小水滴”要铭记,这才是鲜活的历史。我的人生“寻根”是重要记忆和精神符号,小时候,爸爸妈妈常回山东老家探亲寻根,寻根梦一直不断,2004年我也回去过一次,我创作的三本书就是以寻根为主题的。
作家写出来要出版,那我们普通大众呢?当然,全国公开出版自然光鲜亮丽,那是上沉,可是,出版一本书大约需要一万元左右,这是个不小的数目,还是要本着节约原则,自己印一点送亲朋好友为好,这和出版了却没有人买是一样的,这也是一种很实际很明智的选择。
2023年9月,我的第一本书《滇鲁情缘--马东文诗文集》问世。这本书,16开,383页。题目本身就有中原与边疆交融发展之意,收录的很多文章都是全国各地报刊公开发表过的。诗歌62首,散文小说57篇,随笔2篇,总计121篇(首)。虽然肤浅,但立意明确,主张并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思想观点见识,“纪念章里的热血青春”是主要观点见解。全书有“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的人生拷问?有初心使命的人生奋斗志向,有普通人三立的最高境界的“雷锋精神”,有祖国山川的中华情怀,有“三个心向”的节操,有百姓琐事“众生平等”人文关怀,有生活情趣万花筒记忆,有多灾多难的苦难历程与抗争超越,并作为“大众励志故事”记述等,这是人生参悟,是思想文化献礼,也是中华文化特别是红色文化的传承。观览出版界的诗集文集,本书虽然水平低,只能将就品玩一下。
随后,2024年10月,我的第二本书《黄河谣--马东文圆梦诗文专集》面世。为什么要写第二本书?以聊天的方式,分享政见,立说,做中华好儿女,传承英雄理想为之不懈奋斗,坚守人民立场,追求人民事业,以《黄河谣》的形式,歌传中华英雄、中华好儿女,激励青年一代不负韶华,为人民理想勇毅奋斗。
在去年春节期间,我不断写了中华英雄传组诗,共有十三首,有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大气磅礴,有中华好儿女的柔情和大义情怀,敬仰英雄,在心的一个角落,在一朵小花里,会有忧伤,会流泪,不过,这些都该是美丽的吧。这些诗歌,作为我这本书的核心元素永存,他们是共和国的不朽和骄傲,这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我们永远的图腾。如:
将门虎子陈赓.彩云南现城市灵魂曲
哦四千年的文明
彩云南现美梦诗画云县
新石器文化的雷声
哦 这座胜境城市的灵魂来自哪里
哦四兵团 哦大将陈赓
哦这座城市的骄傲与不朽
哦南河边激情畅想和歌唱的人们
美梦与歌声 优美与幸福
我的家乡黄河入海口
有高梁小麦石油芦苇
我在南方吟唱一条大河波浪宽
我的祖国美丽富饶广阔无垠
史诗黄河大合唱引我入梦乡
这里是孙武的故乡啊广饶
孙子兵法老祖宗的胆略雄浑
故国几千年勇猛征战销魂
大将陈赓从湖南湘乡走出
他学习孙子兵法
他的麾下的我的大伯爷和父亲
也搬门弄斧孙子兵法
云南昆明的解放欢迎四兵团
英勇无畏叱咤疆场梦回故乡
在龙洞乡泉湖村谭家祠堂私塾苦读
领略四书五经的奥妙神奇
血气方刚13岁投笔从军
军营里摸爬滚打苦心研习兵法
讨伐吴佩孚 驱逐张敬尧
为国从军为民除害不忘家国百姓
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路在何方
寻求拯救民族危亡救国救民的伟大政党
中国共产党为真理民族复兴前赴后继
决心以武报国要做张飞关云长一样的后生
20岁考入广州陆军讲武学校习武凌志
黄埔军校的威名冠盖华夏四方
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1期
这是古代的武状元这是实现理想志愿的阶梯
这是救中华水深火热的壮举
讨伐和东征的战役一个武生决不后退
这是孙子兵法的壮志凌云与赤胆血性
十月革命的炮声 中共的壮志豪情
蒋介石的反动血惺世人警醒
1927年的南昌城头星火纵横
一个政党大义凛然有了自己的军队
贺龙第2军营长的抱负军威
从营长的心海里激荡冲宵汉
鄂豫皖红色的火种翻江蹈海战天动地
一名红军团长从此实现了武生的政治梦想
那些乱世那些斗争那些荒草那些坟墓
红色的激情红色的诗篇红红火火
1931年11月7日,红四方面军成立
一个师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一个武生风雨里飘摇血海里醒悟
那些大山做不完的梦怎不醒来
一个划破星空的史诗喷涌而出
二万五千里的不灭斗志和理想之光
多少战役里斗志斗勇与日寇周旋
关于陈赓纵队作战胜利通报卓越指挥艺术
淮海战役的浪涛平定什么
中国革命的胜利喜悦捷报频传
1949年2月7日任第2野战军第4兵团司令员
威武之师摧枯拉朽打过长江解放南昌广州
昆明解放了 你的部队快乐无边
云南不再有战火硝烟没有阴霾
1955年9月27日授予大将军衔
1级八一勋章1级独立自由勋章1级解放勋章
革命家军事家书写了那个时代的辉煌
书写了勋章里的自由之歌
像一只只鸽子飞翔开来
像一只高天里的雄鹰自由翱翔
那个时代的青春之歌呀 如此骄傲
那个不朽时代的兵法圣歌为我们赢得了一切
幸福 尊严 快乐 飞翔 不朽
哦 这座美丽城市的灵魂
哦 光荣 自由 梦想
哦 彩云南现
哦 醉人的诗画云县
让天下留恋忘返的城市品牌飞翔 飞旋 飞扬
(注:如有需要,可赠《滇鲁情缘》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