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凤惠同志传略

唐坊东洼里 发表于2017-06-01 23:34:56

(1919一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唐坊镇东洼里孙村人。1936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6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80年离休。副军职。

他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6岁上本村小学,后转元河镇小学。其间,曾因战乱辍学。13岁考入本县第一小学。15岁考入五县联立简易乡村师范。在校期间,秘密参加学生联合会,团结和组织进步同学,从事抗日救亡活动。

1936年冬,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担任“民先”队长,积极发展“民先”组织,广泛开展宣传活动。1937年“七,七”事变后,学校解散。他同郑自修、刘冠甲等,商量抗日救国大计。1937年冬,以中共《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为宗旨,成立了高苑县大中学生抗日联合会(简称“抗联”),发表宣言,建立联络站,扩大组织。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渡过黄河,国民党政府大小官吏和原驻鲁北的国民党二十二师谷良民部纷纷南逃。此时,高苑县国民党县长兼保安大队长李子佳也携款潜逃,被三区长兼区队长崔宪哲追截到小清河畔击毙。旧县区武装一时无首,各自为政。抗联审时度势,决定派人打入旧军队,开展兵运工作。他们选择了有利条件较多的三区中队作为重点,由孙凤惠直接掌握。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大有成效,旧军队先后起义。

 1938年6月,经孙健萍介绍,孙凤惠加入了党组织。8月,高苑县建立了第一个党小组,小组长是孙健萍,党员有孙凤惠、郑自修、吴子敬、孙作善。

1938年10月,中共清河特委在临淄县苇子河召开县委书记和党的活动分子会议,研究创建小清河北抗日根据地,发展地方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等问题。孙健萍、孙凤惠代表高苑县党组织参加了会议,并接受了关于迅速建立党组织和抗日武装,在高苑、青城等县开辟抗日游击区和根据地的指示。

经过充分准备,1938年底,由中共淄博特委批准,高苑县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       “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团第二梯队”(简称“二梯队”)正式创立。全梯队分4个连,1个侦察队,共200余人。孙凤惠担任了二连政治指导员。二梯队的7名共产党员,组成了中共二梯队临时特别支部。不久,孙健萍、孙凤惠又发展了吴新民等7名党员,壮大了二梯队党组织的力量。

二梯队的队伍刚刚拉起来,就举起了“抗日救国,保卫家乡”的旗帜。1939年春,他们夜袭高苑城,活捉汉奸维持会长刘恩鸾,将其判处死刑。日军出城进行报复性扫荡,二梯队在于王庄伏击日军汽车,挫其气焰,振奋人心。孙凤惠亲率二连,参加了这两次战斗,而且担负了最艰巨的任务。

1939年6月,孙凤惠参加了著名的刘家井子战斗。在数倍于我之敌的封锁包围下,他率领二连英勇作战,始终坚持在第一线。从拂晓到黄昏,连续打退敌人多次疯狂进攻,给敌人以重创。后来,他们保护着司令员孙鸣岗安全突出重围。战斗中,孙凤惠负伤。

1940年初,孙凤惠调抗大一分校学习,任五大队三区队代理区队长、党支部委员及俱乐部主任。带领学员们边学习,边战斗,还多次参加反击反动道会门和反“扫荡”战斗。10月,选调山东纵队政治部保卫训练班学习,兼任区队长、党支部委员。

 1941年2月,任山东纵队一旅教导营党支部书记兼管保卫工作,由王芳(原国务委员)直接领导。其间,曾带领特务连一个排,护送延安一批高级干部安全通过鲁中一分区。同年10月,调四旅政治部,任直属队特派员,兼保卫科干事、保训队队长、政治部机关党支部副书记。

1941年下半年,为贯彻山东军区《八一训令》,发展人民武装,政治部组成“发动民兵联合组”,他担任小组长。在莱芜县抬头区、茶叶区开展发展民兵试点工作,动员群众踊跃参军,参加民兵,保卫根据地。

1943年夏,军分区政治部组建了一支12人的武装宣传队,他任组长,深入敌区颜庄一带开展工作。8月,由政治部调十团三营任特派员,后任代总支书记。9月,任鲁中一分区特务营特派员,代理总支书记。为贯彻“敌进我进”的战略方针,经常带领少数精干部队出击,曾率领十团三营九连,以武力威逼和政治攻势相结合的方式,争取博莱路龙磨岗据点一个伪军中队反正后,又乘胜包围了大冶炮楼,瓦解了伪军一个小队。泰山军区《前进报》详细报道了这个模范战例。还曾与方明圣带领两个连,于泰莱公路范镇东一里处设伏,毙伤俘敌170余人。

自1942年以来,济南的日本特务到泰安,在莱芜边区活动,以范镇为中心,成立“泰莱特别自治实验区”,企图以政治欺骗和特务手段加强对敌占区的控制。孙凤惠带领工作组,在鲁中区、胶济线破获日特,分化瓦解反动道会门、伪军、伪政权人员,取得显著成绩。

1944年2月25日,我军发起第三次讨吴战役。他和方明圣率八、九两个连队,经过激烈战斗,攻克松仙岭和芦芽店。随即,又与南萍率领的七、十两个连队合力攻克池上敌据点和外围堡垒,全歼敌两个团,俘敌旅参谋长景维藩以下官兵数百人。5月,率八连攻克顿丘。6月,又率两个连攻克莱芜嘶马河据点,毙伤俘敌300余人。

1945年3月,在地下党员配合下,率领二连的一个排,迫使莱芜口镇伪警察所起义。同月,带领特务营一连,以巧妙灵活的战术,一举歼灭日军40余人,击毙日军泰莱新三县总指挥滕田大佐,烧毁汽车2辆,缴获机枪2挺、掷弹筒1具、步枪25支和重要文件一批。战后,鲁中军区及一军分区通令嘉奖一连全体指战员。8月,日本投降。孙凤惠担任了山东四师十二团特派员。在深入发动群众,迅速摧毁敌伪残余势力,反奸除霸,开展以淄博工矿区为重点的城市保卫工作,团结工人保护工矿企业和铁路,迅速恢复生产,配合大部队行动中,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10月,调任山东警备一旅政治部保卫股长。11月,调任鲁中一分区政治部保卫股副股长兼泰安专署公安局副局长。

1946年5月,任鲁中一分区政治部保卫科副科长兼泰安专署公安局副局长;11月,任鲁中一分区政治部保卫科长、党总支副书记。

1947年,莱芜战役时,“还乡团”疯狂进行反攻倒算。上级指示,必须坚决予以打击。接受了纵队首长交给的任务后,孙风惠带领部队立即行动,很快抓获50余人,押到博山看管。对血债累累的要犯,召开公判大会,为民除害。并利用悔改分子提供的线索,侦破了一个潜伏在博山城的特务组织。此举,对保证莱芜战役的最后胜利起了很大作用。

1948年4月,参加潍县战役。战斗中间,奉命紧急赶回淄川、博山,继续清剿、审查“还乡团”,突击侦破了一起预谋暴动的大案。8月,参加济南战役。带领军分区政治部8人工作组,到警二团帮助开展战时政治工作,胜利完成任务。10月,任山东鲁中南纵队四十六师政治部保卫科长兼军法处副处长,并兼浙江省绍兴专署公安局副局长。在绍兴期间,同国民党敌特、土匪等残余势力展开殊死斗争。侦破国民党唐南行署专员以下隐蔽敌特30余人,将其一网打尽。同时,侦破特务组织情报站两处,情报站长和情报员、联络员全被捉拿归案。11月,参加淮海战役,他不顾个人安危,从桥下把受伤的战友救了出来。还缴获国民党军官文件包一只,后献“南京解放纪念馆”展出。

1949年8月,任三十五军政治部保卫科长。1950年年2月,任华东军区海军江南造船厂主任、厂党委委员。7月,任华东军区海军后勤政治部保卫科长。1954年7月,调北京任军委海军政治部保卫部一科科长。1956年9月,任军委海军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

“文革”期间,受到林彪、“四人帮”的打击和迫害,于1969年被逐出北京,寄居山东泰安。10年间,他一直在干休所担任党支部书记。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协助军队和地方党政机关,稳定社会局面,坚持工作和生产,保护老干部等,做了大量艰辛的工作。他们这个党支部,被评为山东军区“先进党支部”;他的工作,也得到了党政军各级领导的表扬和鼓励。

 1980年,他返回北京,被安置在军委海军香山干休所休养。虽然年逾八旬,仍然关心国家大事,热心集体活动,并在老年大学研习书画。

孙风惠长期从事军队保卫工作,具有丰富的斗争实践经验,一生参加过战役、战斗100余次,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通令嘉奖1次。1957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孙凤惠高青县唐坊镇东洼村人。1919年2月出生。1936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任高苑

县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团第二梯队二连政治指导员。1940年初调抗大一分校学习,10月选调山东纵队政治部

保卫训练班学习。 1941年2月任山东纵队一旅教导营党支部书记兼管保卫工作,10月调任四旅政治部任直属队特派员兼保卫科

干事、保训队队长、政治部机关党支部副书记。1943年起,先后任军分区政治部武装宣传队组长、十团三营特派员、鲁中分区

一分区特务营特派员、山东四师十二团特派员、山东警备一旅政治部保卫股长、鲁中一分区政治部保卫股副股长兼泰安专署公

安局副局长、保卫科副科长兼泰安专署公安局副局长、鲁中一分区政治部保卫科长、山东鲁中南纵队四十六师政治部保卫科长

兼军法处副处长、浙江省绍兴专署公安局副局长、三十五军政治部保卫科长等职。参加过刘家井子战斗、讨伐吴化文战役、泰

安战役、 莱芜战役、潍坊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剿匪战斗等100余次战斗,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

等功2次、通令嘉奖1次。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海军江南造船厂主任、华东军区海军后勤政治部保卫科长。1954年调北京

任军委海军政治部保卫部一科科长。 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1956年9月任军委海军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1964年晋升为上校

军衔。1980年离休。副军职。曾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浏览:3371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