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林伯伯的未了情(文/薛伟平 薛宁东)

地瓜 发表于2018-08-27 19:15:42

父亲的纪念文集《怀念薛亭》一书在穆林伯伯的关心指导下,正进入紧张的编辑阶段,就在这关键时候,敬爱的穆伯伯不幸与世长辞了。噩耗传来,我们深深地怀念父亲的这位肝胆相照的老战友、老领导,沉浸在无尽的哀思中。望着一摞即将成书的文稿,望着穆伯伯的亲笔来信和电话联系记录,耳边仿佛又响 起他那和蔼、亲切的声音,穆伯伯那高大魁梧的身影仿佛又重现在我们的眼前。

休戚与共建沂蒙

穆伯伯是父亲的老上级。早在战争时期,他们就曾在沂蒙大地上共同挥戈战场,血洒热土。对沂蒙人民,他们有着同样的深情;对沂蒙山,他们有着同样的热爱。新中国成立后,在战后的废墟上,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家园,他们又工作、战斗在了一起。

50年代初,父亲在莒南县先后任县长、县委书记,穆伯伯在省分管农村工作,而莒南县又是穆伯伯向华东局建议批准的三个基点县之一。穆伯伯经常深入到莒南县蹲点,调查研究,总结经验,亲自指导,对父亲的工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他们密切配合,相得益彰,莒南县的工作搞得红红火火。陈毅、谭震林同志专门把穆伯伯和父亲叫到上海,听取他们的汇报,对莒南县的土改、农业合作化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穆伯伯和父亲一起,抓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并及时把莒南的经验收集起来,向华东局、中央领导汇报,用来指导全局工作。毛主席批示的高家柳沟、王家坊前、厉家寨三个典型,就是穆伯伯亲自调查总结,并派人参与整理材料的。特别是厉家寨的典型材料,是穆伯伯向师哲同志推荐,请他到莒南考察后将材料转交毛主席的,从而使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精神推广到全国。

1957年到1959年,穆伯伯下放在临沂工作期间,他和父亲一起抵制“五风”,反对浮夸,大规模的进行农田水利建设,为临沂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后来的工作中,父亲担任临沂地委书记, 穆伯伯已是山东省委书记处书记。作为老领导,他仍然一直关注沂蒙山区的建设和发展。他和父亲的足迹踏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沂蒙山区的建设史上有他辉煌的一页,治山治水、改造自然的功绩有他不可磨灭的一份贡献。

荣辱不改同志情

在“文革”那段不堪回首的年代里,穆伯伯和父亲都受到冲击。父亲先是被关进牛棚,被打成“黑班底’、“复旧的根子”,后又被打成“五•一六分子”,被诬陷是日本特务,不给恢复组织生活。穆伯伯任山东省革委副主任后,分管生产指挥部的日常工作。他冒着风险,仗义执言,痛斥造谣诽谤者,亲自为父亲作证。党的“九大”以后,周总理亲自主持解决山东 问题,举办了学习班。当周总理了解到父亲等一批老干部尚未解放时,严肃地提出,这批老干部抓生产很有经验,要让他们出来工作。穆伯伯与杨得志、李耀文等领导同志一起,立即落实周总理指示精神,千方百计做好解放山东老干部的工作。他两下临沂,力排派性干扰,为支持父亲“出山”做了大量工作,起了重要作用。

“文革”中,父亲屡遭陷害,穆伯伯深表同情。他不顾自己身陷囹圄而为父亲据理力争,对党内那些耍两面派、靠整人发家的投机钻营分子深恶痛绝。他始终认为,父亲对党忠诚,在“文革”中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带病坚持工作,一心一意想着稳定形势,把生产搞上去,让临沂百姓吃上饭。无论身处何种逆境,总是能按照党的原则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上级、下级,正确对待人民群众,顾全大局,忍辱负重。把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强加到父亲头上是不公正的。二十多年过去了,历史为穆伯伯的观点作了有力的证明。

最难风雨故人来

1979年7月21日,55岁的父亲受尽磨难,患肝癌含冤去世。就在我们全家悲愤交集、肝肠寸断的时候,时任吉林省常务副省长的穆伯伯和夫人张凯阿姨发来了唁电,表达了他们对父亲去世的沉痛悼念和对我们家人的慰问之情。捧读电函,母亲和我们全家热泪横流。此时此刻,一句安慰人心的话,字字重千金啊。

父亲去世五年后,不白之冤终于得到了平反昭雪。 我们从心里感激穆伯伯,但是却不愿意麻烦他老人家。1987年他家从吉林搬回济南,我们竟没有去看望过他。他是省委书记一级的领导,我们早已是平民百姓,怎么能去打扰他呢。然而,我们错了,后来才知道,穆 伯伯一直挂念着我们,时时在打听我们的消息。

1992年1月17日,母亲不幸患脑溢血突然去世,毫无思想准备的我们姐妹悲痛至极,束手无措。在母亲的遗体告别仪式上,令人意想不到的,走在最前面的竟是被人搀扶着的穆伯伯和张阿姨。两位老人一一握着我们的手,鼓励我们要坚强,要像父母一样认认真真做人,公公正正办事,把他们的事业继续下去。穆伯伯给了我们精神上极大的安慰,使我们感受到了父母般的温暖,感受到了一片充满慈爰的人间真情,人世间还有什么比这真挚的革命感情更珍贵呢?

留取丹心照汗青

穆伯伯每次啦起父亲的遭遇,都感到心情沉重,他认为父亲是一位很值得纪念的好同志。为了缅怀父亲的业绩,继承父辈的遗志,发扬父辈的革命传统,在穆伯伯和许多老前辈的支持、指导下,我们开始了艰难的编写缅怀父亲纪念文集的工作。在和穆伯伯的频繁接触中,我们看到了一位革命老前辈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主持正义、出以公心、无私无畏的 凛然正气,看到了一位老共产党员对同志对人民满腔热忱和舍己为人、务实求真的髙风亮节。在了解父亲的同时,我们也更深刻地了解了穆伯伯。他们作为一 代共产党人的楷模,将永远为沂蒙人民所颂扬。

晚年的穆伯伯,生命不息,工作不止。每次去穆伯伯家,只见他不是审阅材料,就是伏案疾书,把最后的精力投入到编写党史、告慰先烈、教育后人的千秋大业 上。他对出版《怀念薛亭》文集一书非常关心,从提供人员线索、参考资料,到编辑指导思想、收集内容,他都提出了具体意见,并一再告诉我们,老同志年龄大了, 你们要抓紧时间。1996年11月,年近八十高龄的穆伯伯,抱病写出了《缅怀薛亭同志》一文。1997年6 月,又一字一句地再次作了修改。他不顾年老体衰,驱车到谭启龙、高克亭等老领导家,登门商讨编写薛亭同 志纪念文集的事宜,取回他们的题词亲手交给我们。他多次直接找临沂市委领导和市党史委的同志,要求他们对此事给予支持、帮助。一次次书信,我们熟悉了他那苍劲而又有些颤抖的笔迹;一次次电话,我们聆听了他那慈父般的谆谆教诲。他为文集的出版倾注了心血,极端认真负责的精神感人至深,令我们晚辈既敬佩又不安。在他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仍然挂念着文集编辑的进展,他把最后的时间都贡献给了党的事业,贡献给了人民,唯独没有考虑自己。穆伯伯没能看上这本书,带着未竟的夙愿离去了。我们感到深深的遗憾,悲痛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在《怀念薛亭》纪念文集即将付梓之际,一柱心香,遥祭穆伯伯的英灵,两幅挽辞,表达我们的崇敬之情:一世廉明,彪炳青史,舒卷留馨,百代传令名。 终生创业,恩泽黔首,吟咏有声,万民颂音容。再道一声,敬爱的穆伯伯,我们永远怀念您!

浏览:2039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通途
    通途
  • 寻管敦五烈士
    寻管敦五烈士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