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华同志传略(1916~1985)整理/臧济红

潋江肖屋 发表于2018-12-13 17:35:55

肖华(1916—1985),原名肖以僔,江西省兴国县肖屋村人。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鲁西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共山东分局委员。
  1927年春,肖华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青年干社。192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4月,肖华作为共青团的干部被选送参加学习,学习结束后任共青团兴国县委组织委员,年底任共青团县委书记。1930年任红四军军委青年委员,10月,兼任特务营第三连政治委员,1931年4月任特务营政委,1933年9月任红军第十五师(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1935年6月,任红一军团二师政治委员。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第八路军(同年9月,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原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等部合编为一一五师,肖华任政治部副主任。平型关战斗后,八路军恢复了在改编时一度取消的政治委员制度,肖华被任命为三四三旅政治委员。11月4日,肖华和旅长陈光率部在广阳地区伏击日军,歼灭日军近千人。1938年3月中旬,肖华和代旅长李天佑在大宁以东进行了午城、井沟战斗,共毙伤日军1000余人,粉碎了日军西犯黄河的企图。
  1938年8月,中央军委和第十八集团军总部决定组成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统一领导冀鲁边区的武装斗争,开创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东进纵队由三四三旅司令部、政治部及直属队为基础,从其他单位中抽调一部分干部组成。肖华任东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邓克明任参谋长,符竹庭任政治部主任。纵队下辖教导队、通信连、骑兵连等,共约300人。8月中旬,东进纵队越过汾河,穿过同蒲路,到达太行山八路军总部。休息几天后再次踏上征程,越过平汉路,到达冀南抗日根据地,听取了一二九师副师长徐向前的工作指导。9月27日,进入冀鲁边区中心的乐陵县城。在乐陵县西关,当地党组织召开了欢迎大会,肖华作了讲话。会后,根据总部的指示,调整了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肖华任书记。军政委员会确定冀鲁边区工作的方针是“巩固津南、发展鲁北”。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为了统一领导冀鲁边的抗日武装,军政委员会将原在这一地区的三支部队编入东进纵队,孙继先的津浦支队为第四支队,曾国华的永兴支队为第五支队,三十一游击支队编为第六支队。与此同时,边区还建立了运河、津南、商河、泰山等地区性的支队以及十几个县的县区武装。部队整编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分别袭占了沧县城东南七里淀、盐山城西孟村等日伪据点,破坏了沧(县)盐(山)公路,袭击了连镇、安陵、泊头等车站,几度中断了津浦铁路德州至沧县段的交通运输。到1938 年底, 冀鲁边区武装部队扩大到2 万多人,建立起了包括天津以南和山东北部,以宁津、乐陵为中心的15 个县抗日根据地。
   1938 年10 月,国民党山东省主席沈鸿烈与河北省主席鹿钟麟密谋组织“冀鲁联防”,妄图以软硬兼施、南北夹击的方式,把八路军赶出冀鲁边区根据地。
  乐陵县是冀鲁边领导机关所在地,也是沈鸿烈同八路军争夺的焦点。沈鸿烈委任的县长牟宜之,政治进步,思想开明,倾向抗日,同沈鸿烈存在很多矛盾。为了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瓦解“冀鲁联防”,尽量争取沈鸿烈共同抗日,10 月底,肖华根据八路军总部的指示,与牟宜之一起去惠民城见沈鸿烈。沈鸿烈是有名的反共顽固派, 他以为肖华不过是个20 多岁的“娃娃司令”,根本不放在眼里。肖华见到沈鸿烈后, 与其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辩论,据理力争,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驳斥了沈鸿烈所谓的八路军防区在山西、河北一带的谬论。肖华义正词严指出:“我党我军光明磊落,真诚奉行国共合作方针,一切从抗日出发。我们收复的,都是贵军遗弃、日寇占领的地方。收复这些失地,是每个中国人的神圣职责!”沈鸿烈后又到乐陵县城企图撤换县长牟宜之。肖华发动成千上万群众围住沈鸿烈的汽车,迫使沈鸿烈放回牟宜之。
  鹿钟麟则采取的是以武力胁迫的方式。鹿钟麟收买了民团头子孙仲文,为其提供枪支弹药,企图以武力解决八路军。肖华和纵队其他领导人研究后,向盘踞在盐山大赵村的孙仲文部发动进攻,消灭了这伙民团。随后,又争取团结了吴化文、高树勋部合作共同抗日。
  1939 年1 月,日军由沧州、德州、济南3 地出动了2 万多兵力,向盐山、庆云、乐陵一带抗日根据地中心区域进行合击,企图消灭挺进纵队主力。在日军重兵压境的严峻形势下,肖华召集军政委员会负责人决定,避其锋芒,趁日军立足未稳之时,寻机给予打击。7日,纵队机关撤出乐陵城,肖华、邓克明等纵队领导人分别带领机关及各支队在乐陵周围活动,以便分散日军兵力便于各个击破。21日,六支队政委周贯五率七团在韩家集附近的公路上设伏,歼灭了日军中队长西村以下100余人。2月,肖华、邓克明带领纵队司令部和五支队一个营,冒着大雪,3次袭击灯明寺修据点的日伪军,歼敌数百人。八路军三打灯明寺,迅速传遍了冀鲁边地区,极大地振奋了抗日军民的士气。
  9月,八路军总部向一一五师发出指示:肖华活动之冀鲁边地区粮食困难,敌人封锁严密,应以一部转入鲁西。根据这一指示,挺进纵队机关和各支队于下旬分批进入鲁西地区。11月,肖华经平原、高唐、茌平,到达平阴一带。刚到鲁西,肖华就率部对进入茌平、博平等根据地的国民党顽固派保安第七旅齐子修部进行反击,歼其大部,恢复了这一地区。12月,又率部在东阿边缘镇压了陈玉怀为首的反动会道门。冬天,为了粉碎日军的“蚕食”政策,挺进纵队又在茌平以南摧毁了王家油坊伪据点,歼敌一个营。
  1940年3月,根据一一五师的指示,鲁西独立旅与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合并,恢复三四三旅番号,肖华任三四三旅政委兼鲁西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杨勇任三四三旅旅长兼鲁西军区副司令员,下辖黄河支队、运河支队以及泰西、运西、鲁西北、运东等4个军分区。4月,在东平县戴庙召开鲁西各界代表大会,成立鲁西行政主任公署,选举肖华为主任,段君毅为副主任,下辖泰西、运西、鲁西北、运东4个专署。7月,根据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的命令,组成华北讨逆野战军,宋任穷任司令员,肖华任政委。在宋任穷和肖华率领下,对再犯鲁西抗日根据地的顽军石友三部发起第二次反击作战,在军事攻击和政治攻势下,石友三部全线溃逃。八路军控制了北起朝城、南至东明、西起卫河、东至运河的广大地区,使冀鲁豫和鲁西两个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
  6月,中央军委、八路军总政治部任命肖华为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到任后,肖华注重政治机关本身的业务工作和思想作风建设,要求机关干部不要浮在上面,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情况。他经常把机关干部组成巡视团、工作组,定期下部队检查工作,亲自主持听取检查情况的汇报,从中总结经验,找出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部队政治工作。1941年7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肖华以师政治部的名义发出通知,要求各部队认真组织学习贯彻。为使中央决定的精神首先在领导机关落实,肖华亲自组织师政治部科以上干部学习和检查,对每个科以上干部的党性状况作了具体分析和鉴定,明确各自的努力方向。肖华还要求政治部各部门每月每周都要有工作计划,一周召开一次部务会议,讨论研究并及时解决政治工作中的问题,从而在战争环境中建立了政治机关良好的秩序,提高了工作效率。肖华特别重视和强调做好战时的政治工作。1941 年8 月,一一五师在临沭县蛟龙湾召开了为期一个多月的政治工作会议,肖华作了《怎样进行战时政治工作》的报告,报告中强调“政治工作是革命战争革命军队的生命线,政治工作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巩固与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保证战争胜利”,“战斗力不但取决于军事技术的高低,而且主要的是取决于政治工作的强弱,没有政治工作,就没有战斗力,也不可能保证战争的胜利”。1942 年3 月,一一五师在莒县石板村召开政治工作会议,肖华作了《加强连队政治工作建设》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抗战四年来全师连队政治工作的基本经验,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办法。他强调抓连队工作一定要先抓好党支部建设,抓好连队指导员的挑选和培养,要求连队建立健全必要的制度;要求把基层的政治思想工作渗透到连队建设的各个方面,以保证训练和作战任务的完成,保证战斗力的提高。
  肖华还将政治攻势运用到了对日伪军的作战上。在罗荣桓的领导下,肖华组织师政治部和所属部队大力加强对日伪军政治攻势,在地方党委的密切配合下,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先后争取了四股伪军的反正:1944 年7 月,驻扎在寿光西北丰城的“灭共建国军”第八团团长王道,率部1600 人反正;11 月,莒县保安大队长莫正民率部3500 人反正;1945 年1 月,诸城保安大队长张希贤率部1300 人反正;同年夏,伪鲁东“和平建国军”独立第十团团长郝寿臣率部1800 人反正。这四股反正伪军共8300 余人,先后被编为山东军区4 个独立旅,并逐步改造成新型的人民军队。此外,还有千人以下反正者150 余股,约7000 余人。肖华重视瓦解伪军工作的经验,在每一股伪军反正后,都组织军区政治部及时进行总结,向八路军总政治部发电报告,向部队传达。
  在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中,肖华充分运用他在主持冀鲁边工作时的成功经验,协助罗荣桓坚决执行中共中央提出的“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根据“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对国民党于学忠部争取团结,对李仙洲部孤立打击,大大改善了山东敌我顽三角斗争的形势,挫败了蒋介石派遣其嫡系部队入鲁反共的企图。
  1942年8月,驻在滨海区日照、莒县一带的东北军第一一一师毅然脱离国民党军队,经过一系列的工作,这支部队于1944年10月被编为八路军山东军区滨海支队。肖华代表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山东军区领导来到该部驻地,宣布这支旧军队已经改造成为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1942年11月,肖华受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的委派,前往太行山向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汇报山东5年来的工作及对敌斗争情况。途经湖西、鲁西地区时,检查了当地的工作。1943年1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在山西左权县麻田召开会议,肖华在会上详细汇报了山东的敌我顽斗争形势及根据地建设、群众工作、统一战线等情况,还汇报了刘少奇对山东工作的指示。会议对山东的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对山东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对山东分局以后的工作作了重要指示。3月,肖华返回山东后,向山东分局传达了北方局对山东各项工作的指示及太行抗日根据地的工作经验。
  1944年9月,曾发生在延安的“抢救运动”传到山东。肖华对军区政治部保卫部部长苏静说:“有人建议要像延安那样搞一次‘抢救运动’,我和罗政委都不同意。因为我们在敌后,与延安的情况是不同的,搞得不好把自己搞乱了,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我们的部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久经考验的抗日部队,内部如有特务也是少数的,不能搞得风声鹤唳,自己不相信自己。”肖华指出:“整风是要搞的,这是中央的决定,在执行中也要和风细雨地进行。要做好团结干部、教育群众的工作。发扬民主也要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中共山东分局经过讨论决定,对延安经验不在山东普遍展开,选择几个不同类型的单位进行试点,根据试点结果,再考虑是否推广。针对个别试点单位出现的领导和群众严重对立、极端民主化以及“逼供信”等错误倾向,罗荣桓和肖华及时地予以制止和纠正,从而使山东军区的整风审干运动顺利进行。
  肖华非常重视对部队生产运动的领导,带头参加政治部的开荒种菜和开盐田等生产劳动。1944年春节前,政治部人员到赣榆县海边的拓汪一带修盐田,大家来到海边,面对一片汪洋,都不知道如何下手。此时,肖华来了,他见状挽起裤腿,脱掉鞋袜,拿起铁锨,走到结着冰碴的海水里,一声不响地挖泥筑埂。大家也挽起裤腿,脱掉鞋袜,一个个走进冰水中,跟着肖华干了起来。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山东八路军的部队生产取得了很大成绩,减轻了人民负担,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改善了部队生活,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肖华在山东工作、战斗6 年多时间里,为壮大抗日武装,发展抗日游击战争,开创和巩固山东抗日根据地,加强党的建设,夺取山东抗战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作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重大战略决策,并电令肖华,统一指挥从山东抽调部队横渡渤海,进军东北。肖华受命后,立即组织精干的指挥机构,指挥数万部队冲破惊涛骇浪,顺利到达东北。先后任东满临时指挥部司令员兼政委、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辽东省委书记、东北军区第一前线指挥所政委、东北野战军特种兵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委、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干部部部长、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兰州军区政委。1955 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5 年8 月病逝于北京。(臧济红)


浏览:2286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盛帅
    盛帅
  • 墨墨啊
    墨墨啊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