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华东特种兵(文/陈锐霆)

盘龙庄 发表于2019-03-06 15:27:35

1946年12月15日,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发起宿北战役,至19口结束。歼灭国民党军整编第六十九师全部和整编第十一师一部,共33000余人,缴获野炮12门、山炮30门、战防炮8门。第六十九师中将师长戴之奇阵亡。戴之奇1939年曾在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任政治部主任,是一个顽固的反共分子,此时在苏北得到了应得的下场。

    1947年1月上、中旬,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取得鲁南大捷。在为期I9天的战役中,山野、华野部队共歼灭国民党军53000余人,缴获坦克24辆、各种火炮200余门、汽车474辆,首创华东战场一次歼灭国民党军两个整编师和一个快速纵队的纪录,挫败了国民党军进攻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的计划。陈老总喜获捷报,当即战地赋诗:

    快速纵队走如飞,

    印缅归来自鼓吹。

    鲁南泥泞行不得,

    坦克都成废铁堆。

    鲁南战役刚刚结束,我就带着炮兵司令部的同志来到了歼灭国民党军第一快速纵队的漏汁湖阵地。那天,朔风凛冽,雨雪交加,道路泥泞。从漏汁湖到峄县(今属枣庄市)方向连绵几十公里的战场上,到处都是国民党军丢弃的火炮、坦克和汽车,一批接一批的国民党军俘虏在山野、华野部队的押送下,无精打采地向后方走去。我走到火炮跟前,看到许多火炮基本上完好无损,有的甚至连炮衣都没有来得及脱下;大批美制一零五毫米榴弹炮和火炮牵引车,东倒西歪地丢在公路两侧,真是如获至宝,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从此,华东野战军再也不愁没有火炮了,现在连美制的榴弹炮都有了。真是我们想到什么,蒋介石就送什么啊!

    我看到漏汁湖打扫战场没有统一的组织和领导,有些装备特别是各种汽车不断受到各部队零散人员“游击习气”的破坏,感到甚为可惜。回到山东野战军司令部,我就向陈老总汇报了这个情况,并建议在国民党军丢弃装备相对集中的地方,派部队控制起来,统一组织力量打扫战场。同时,我还建议董尧卿副参谋长带华东军政大学炮兵大队来执行打扫战场的任务。陈老总听后说:“你的意见很好,就按你的意见办。你要抓好这件事。”我随即指示董尧卿带炮兵大队两个中队的学员迅速赶到漏汁湖,打扫、搜集、抢运各种武器装备。董尧卿接到命令后,带着炮兵大队二、三中队的学员,当晚就从驻地莒南大店出发,赶往鲁南前线漏汁湖地区。

    董尧卿赶到前线时,战役正向第二阶段发展,还没有完全结束,又正值严寒天气。他们顶着寒风霜雪的侵袭,将散落在数十里战场上的火炮、器材、炮弹、汽车、坦克等搜集起来,统一转运后方。打扫战场的工作,前后进行了一个多月,直到国民党军重新组织部队向临沂发动进攻,其先头部队已从北面越过漏汁湖地区时,我见打扫战场的部队受到严重威胁,打扫战场也基本结束,便命令董尧卿绕道将部队安全撤回来。

    当时,我们对美制装备的了解十分有限,不知道怎么操作,甚至开了架的榴弹炮也合拢不起来。但大家没有气馁,在鲁南大捷辉煌胜利的鼓舞下,我们一边摸索学习,一边现地操作,并争取了一部分有技术专长的解放战士帮助。开始,有些解放战士思想上有傲气,认为他们在印缅打过仗又有美式机械化装备,现在却败在“土八路”手里,在小河沟里翻了大船,心里很不服气。后来,在我们积极而耐心的争取和教育下,很多人转变了立场,并真心诚意地帮助我们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难题。就这样,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努力,炮兵大队打扫战场工作基本结束。至2月中旬,缴获物资全部集中到沂水,后又分两批转运沂南。

    鲁南战役以及宿北等战场上的缴获,为组建华东人民军队自己的特种兵部队奠定了物质基础。

    1947年1月下旬,在鲁南战役结束后,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华东解放区领导机构进行了调整,部队统一整编,中共华中分局并人华东局,苏皖边区政府撤销;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合并组成华东野战军;新四军兼山东军区与华中军区合并,组成华东军区,均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新四军兼山东军区部队完成了历史使命,番号撤销。

    华东军区,陈毅任司令员,饶漱石任政治委员,张云逸任副司令员,黎玉任副政治委员。下辖苏中、苏北、鲁南、鲁中、胶东、渤海等六个军区和华东军政大学,以及随后由广东调来的东江纵队(后称两广纵队)。

    华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任副司令员,谭震林任副政治委员。下辖十一个步兵纵队、一个特种兵纵队。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决定:原直属华中野战军的骑兵团和炮兵团、滨海三团、山东野战军工兵营、山东军区特务第二团二营、华东军政大学炮兵大队、华中皮革厂及军工部第八厂等单位,以及在宿北、鲁南战役中缴获的火炮等重装备,均拨归特纵建制。以原山东野战军指挥部一部为基础,增添部分业务干部,组成特纵司、政、供、卫机关。我任特纵司令员,张藩任政治委员,刘述周任政治部主任,钟国楚任参谋长,董尧卿任副参谋长,喻新华任政治部副主任。

    华东野战军12个纵队司令员,除我之外,都是资历很深的老革命、老红军,如叶飞、韦国清、王建安、许世友、宋时轮等。相比之下,尽管自己年纪不算小(12人中排第三),但参加革命时间并不长(以入党时计仅十年),现在让我出任纵队司令员有点出乎意料,感谢野战军首长对我的信任,也充分说明陈老总不拘一格选用人才。

    我去特纵上任前,陈毅司令员和粟裕副司令员分别找我谈了话。陈老总见面就笑着对我说:“还记得我七年前说过的话吗?你现在有用武之地了。”他还告诉我,两年多前军委曾有意调我去延安炮校工作,是他亲自向军委推荐的,后来参谋处长没有找到合适的替换人选,就同意让我继续留在新四军工作。

    接着,陈老总谈了山东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我军目前的任务。他说,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在我军半年多的不断歼灭打击下,现在转为重点进攻了。山东是国民党军主攻方向之一,陈诚亲自指挥,妄图夹击我军主力于临沂、蒙阴地区。我军正在寻机聚歼敌人突出的一路,打更大的歼灭战。我们野战军几个领导同志商量,决定成立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把除步兵以外的骑兵、炮兵、坦克兵、工兵统一管起来。特纵建制有骑兵团一个,炮兵团两个(一个老团,一个新组建美式榴炮团),扩建一个工兵团,组建一个特科学校。原直属华中野战军的骑兵团、炮兵团执行原任务不变,可叫他们的领导干部在情况许可时,回来向你们汇报。目前,你们主要是赶紧把美式榴炮团搞起来,好早一点到前方参战,以适应打大歼灭战的要求。工兵建设也很重要,但攻坚爆破,许多步兵部队都会搞了,工兵团的主要任务是修桥修路,保证大部队通过。同时,你们要把特科学校尽快组建起来,加紧培养干部,为特纵的更大发展做好人才准备。

    陈老总接着指出,特纵是“以战养战”的产物,一定要教育干部爱护这些用血的代价换来的装备。同时,还要用“以战教战”的办法,抓紧部队的训练。你们要以突击的精神,把装备修理好,把部队编组好,稍加训练就拉到前方实战中锻炼。这样,一方面可以适应前方作战部队对炮兵的迫切需要,一方面部队本身可以在实践中学到切实有用的本领。他最后说:党把这个军事建设的中心任务交给你们,你们肩上的担子不轻啊!今后还会遇到许多困难。我们在农村,基本上没有工业,在这个条件下搞现代化兵种,会碰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希望你们好好团结,和群众一道想办法,来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障碍,把我军的特种兵部队建设好!

    最后,陈老总说,中央指出,加强炮兵建设,主要是干部、炮弹问题。现在,干部培养,我们办特校就能落实。他还告诉我,分工粟裕副司令员管特纵,今后有事直接向粟裕同志请示报告。他说,关于特纵建设上的具体问题,粟裕副司令还要作详细部署。

    陈老总谈完话后,粟裕就将我带到他的住处,用了将近半天时间,就如何加强特纵建设问题作了具体指示。他先问了鲁南战役缴获的实际情况。他问,派出华东军政大学炮兵大队打扫战场,共拉回多少东西?有多少火炮?其中美式榴弹炮多少?炮弹多少?车辆、坦克各多少?我一一作了回答。他听后,用商量的口吻对我说:首先,谈谈关于特纵的建设方针问题吧!有了明确的方针,就能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地去干。我看,特纵要重点突出炮兵的建设。这和作战一样,必须集中兵力、火力于主要突击方向,才能保证战役战斗的胜利。就是说,在特纵的骑兵、炮兵、坦克兵、工兵四个兵种中,要重点突出炮兵建设,这是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是有什么偏爱,也不是因为你懂炮兵,就以炮兵建设为重点。根据我们华东地区部队近半年作战的体会,仗是越打规模越大,而要打大的运动战,歼灭敌人的大兵团,没有炮兵是不行的。从打运动战转人防御作战,对据守村镇、依托逐步加固的临时工事的敌人,没有炮兵摧毁这些敌人的火力点和防御工事,压制敌人的炮火,这仗就不好打,更不要说打敌人设防的大中城市了。所以,要突出炮兵建设,这是我军今后作战的迫切需要,是事关全局的问题,不能有其他选择。

    装甲坦克兵,机动性强,突击威力大,当然很重要,是现代作战不可缺少的兵种。但是,当前我军的技术保障和油料保障等条件都不具备,所以只能将能够开动的可以修好的坦克,编一个分队,主要是培养干部,必要时拿到战场上去吓吓敌人,壮壮我军的军威。目前,没有条件成为战斗部队,也不能经常参加作战,所以不能作为特纵建设的重点。

    工兵的土工、坑道、爆破等作业,以及架桥、整修道路、保障交通等,都是很重要的。但是,主要由步兵部队兼学爆破和土工、坑道作业,之后去完成一线的作战任务。现在,特纵编了工兵营,主要是修整道路、架桥,渡大的江河,控制船只,担任码头勤务。特纵成立后,原工兵营扩建为工兵团,主要担负架桥修路、保障交通,以便于部队机动和后方运输。工兵是加强了,但是也不能作为特纵的重点来建设。

    骑兵在敌后机动打击敌人,马匹还没有固定的来源,因此也不能作为重点来建设。

    从以上几个特种兵的作用和现状的特点来分析比较,应该突出炮兵建设,不能搞平均主义。

    其次,炮兵建设本身也应该有重点和分工。轻型的如山炮,由各步兵纵队建设,加强各纵的炮兵团。特纵主要搞重型的火炮,编成野炮团和榴弹炮团。骡马牵引的野炮和汽车牵引的美式榴弹炮,应当以威力大、机动性强的榴弹炮为重点。要采取突击手段,把美式榴弹炮兵团尽快建设起来,使之尽快成为野战军手上的一个威力大、机动性强的火力拳头。

    美式榴炮团,按缴获的数量可编两个团。为了集中力量,提高效率,目前编一个大团为宜。团本身也要搞重点建设,不能将干部、技术人员和火炮、车辆、仪器等平均分配到各营,要重点配备一个营,或每营重点搞一个连。只有这样抓住重点,才能快一点拿到前方参战。

    接着,他说,我考虑过,对美式榴炮部队的要求有三点:第一,要很快编组起来,拿到前方作战,以适应战争的急需。第二,要有过硬的战斗作风。因为摩托化炮兵威力大,目标也大,是敌人空袭和炮击的对象,这就要求部队勇敢顽强,在不良天气和复杂路况下能机动作战,能忍受艰苦。第三,要重视掌握技术。美式榴炮对我们来说是新武器,必须有熟悉掌握射击指挥的干部和熟练操作火炮、仪器的战士,才能发挥应有的威力。要争取一部分被俘的国民党炮兵官兵做教员,发挥他们的专长优势。你们可派人持华野前指的信,到俘虏集中的各个地方去挑选。在团结教育改造他们的同时,对他们的生活待遇要有点优待。

    现在,我们与敌人的数量和装备相比较,我军还处于劣势,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同优势敌人作战,因此困难肯定少不了,部队必须具有艰苦奋斗、英勇顽强的作风,才能克服困难,战胜敌人。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战斗作风,就不能很好地发挥缴获来的这些大炮的作用。所以,野战军领导决定从野战军各个部队,每连抽调一个政治思想好、有点文化又有战斗经验的班长来当炮手,使炮兵部队的作风一开始就打下坚实基础。估计可调来五六百人。有了经过战斗考验的、政治上作风上过

得硬的步兵班长做炮手,以这个群体为主体,再补充部分地方军升级来的战士,争取团结教育改造一部分炮兵俘虏,再把各纵队已作运输车的炮兵牵引车调拨给你们,这样,你们很快就可以建成一支能打仗的炮兵部队。不过,前方部队正在连续作战,老的骨干也不多了,向外调班长可能有点阻力;部队运输任务也很繁重,向外调已作运输使用的炮兵牵引车也可能不大爽快。但是,有中央关于加强炮兵建设为军事建设中心任务的指示,有野战军领导的大力支持,各步兵纵队领导会以大局为重,服从野战军决定的。野战军还拟规定一条,今后凡缴获的美式榴炮和牵引车,以及懂炮兵业务的俘虏,都应立即送交特纵,不得留作己用。调班长和炮兵牵引车的事,野战军即下达调令,由你们分别派人到各纵队去接收。所缺的机关干部、技术干部和驾驶员,陈司令员拟告华东军区从各军区调,并商请华东局、山东省政府在地方上调一部分。创建人民自己的“快速纵队”,华东党政军民听了都很高兴,都愿意帮助,估计会得到支持的。

    粟裕强调,从长远看,还必须抓紧技术干部的培养,以准备打更大的歼灭战,缴获更多的火炮,迎接特种兵的更大发展。华野指挥部决定成立一所特科学校,归你们管。当前也是以炮兵为主,学生来源和地方商量招收一部分在校的初中学生,并从俘虏中选一部分有点文化和懂炮兵技术的,加以教育改造作为教员。把学校的领导人选好,以华东军政大学炮兵大队作基础,很快就可以办起来。

    为了使我能更好地领会、贯彻这次谈话的精神,粟裕同志讲,概括起来,你们有两个重点,当前的和长远的,但有轻重缓急。当前的重点是美式榴炮团的建设,集中力量先搞起来,拿到前方去打仗,训练不足不要紧,按陈毅司令员讲的“以战教战”。另一个重点是特科学校的建设,培养技术干部是长远的基本建设。因此,特校建设也很重要,但比起榴炮团来可以缓一步。

    粟裕最后强调指出,建设特纵,方针、措施、条件基本上已具备,就看你们特纵的领导能不能抓紧实现了。你是懂炮兵的,张藩、钟国楚、刘述周等都是老同志,有领导部队建设和作战的经验,已告他们即到沂南县特纵未来驻地报到。他们到达后,你可将陈司令员和我谈的这些建设特纵的方针、要求传达给他们,如果没有意见,就按着陈司令员和我所说的办。你们要搞好团结,把来自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相信你们一定可以完成任务。

    结合当时的形势,粟裕说:陈诚亲自指挥的国民党军对鲁南的进攻已经开始了,他们企图夹击我们于临沂、蒙阴地区,我们正在部署,准备寻机歼其一部。野战军前指即将转移,今后将处在流动中,你们可根据我们谈话的精神,大胆工作,大胆处理问题,需要华东军区办的事,可直接找他们,他们会支持你们的。

    特纵筹建的地点在沂南县,这里将来也不稳定,要先到胶东军区的西部选择后方,待组建起一部分美式榴炮分队后,即将待修的火炮、车辆转移到那里去。这样,你们就要准备分成两摊,一部分到前方参战,大部分在后方继续做组建工作。领导干部也要分散,就按分工情况,各自独立负责吧!

    粟裕的这次谈话,为华东特种兵纵队的建设、发展指明了具体方向。尽管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现在回想起来,仍感到历历在目。

    这次重要谈话和以后的实践,使我更加体会到:粟裕是一位战争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老练成熟的领导者。他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用层层剥笋的方法,抓要害,抓关键,确定工作重点的科学思想方法;他切实地、主动地帮助下级出点子,解决关键问题的负责精神;他根据实际情况,区分工作上轻重缓急的领导艺术;他重视作风和技术干部的培养,等等,对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我军现代化的作战与建设,都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遵照陈老总、粟裕副司令员的指示,我们加快了特纵的筹建工作。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首长、机关,对特纵的筹建不仅在思想上十分重视,而且在具体组建工作中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真是无微不至啊!例如,野战军首长命令从全野战军各纵队每个连抽调一名优秀班长到榴炮团当炮手,这些班长大多是抗日战争期间入伍的老战士,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足共产党员。现在,让他们从班长改为战士,除个别同志外,都能够愉快地服从分配,在新的岗位上克服文化程度低的困难,努力学习炮兵技术。他们把不怕苦不怕死的优良传统作风,带到新建的榴炮团里,对该团的作风养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经过几次作战之后,他们中间的绝大部分都成为了华东炮兵部队的骨干。

    此外,野战军领导还通令各单位,凡在战争中缴获的大炮、十轮卡牵引车,一律送交特纵使用。各部队都照办了。接着,又从军区运输部队中抽调了一批技术熟练的老驾驶员,开着汽车到特种兵纵队来工

作。在华东全军范围内,凡是懂得炮兵、工兵、装甲兵、机械、摩托技术的干部,都被指名调到特纵,重新分配工作。这真是上下关注,八方支援,华东全军各个兄弟部队都为特种兵纵队“开绿灯”,认为能为特纵建设出力是应该的、光荣的。

    1947年3月18日晚,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筹备,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在沂南县苍子坡村正式成立,同时宣布榴弹炮团和特科学校组建。成立大会选择晚上,主要是从预防敌人的空袭上去考虑的。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晚上风很大,吊起的马灯把会场四周照得通亮,使原本寂静的村子显得十分热闹。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机关相关部门派员参加了大会。结束时,我们和华东军区政治部联络部副部长陈同生、华东军政大学副校长余立金一起合影留念。

    特纵成立之初,各级组织机构极不健全,兵员缺额甚多。纵队司、政、供、卫机构虽已成立,但各科缺少工作人员。重点建设的榴炮团,只有三个连队和一个汽车大队,很多火炮还存放在仓库里,等待维修。组建工作千头万绪。由于军区和野战军首长的高度重视,先后从各步兵纵队抽调排以上干部400余人、班长骨干200余人来特纵工作,同时山东大学又派老师来教部队的文化课,使特纵的组建工作得以顺利展开。

    至5月底,榴弹炮团已编成了团部和三个营六个连,并较好地落实了边组建、边训练的方针,积极做好随时参加战斗的准备。与此同时,纵队还着重抓了特科学校的建设。工兵团的扩建稍迟了一步,这是因为工兵营在纵队成立时正在前方执行任务,干部调来的也比较迟一些。

    在这期间,蒋介石的全面进攻被粉碎后,改为向山东解放区和陕甘宁边区两个战场实行重点进攻。华东战场的国民党军队于3月下旬集中24个整编师60个旅,约45万人,向山东解放区的鲁中山区发起疯狂进攻。当时,部队处于被敌人封锁的农村环境,器材、物资的补充极为困难。而且,由于我们的武器装备全部缴自敌手,部分火炮、汽车等已遭损坏,急需零件维修。美式榴弹炮弹仅1269发,特别是缺乏汽油,需要进行补充。可见,装备补给工作是组建部队中另一个艰巨的任务,其中又以工厂工作最为重要。后勤装备部门的同志迎着困难上,发动群众想办法,在器材工具极端缺乏、流动极为频繁、技术水平极低的情况下,皮革厂完成了27门野炮的装具制作任务,修炮厂维修好了五门损坏的榴弹炮以及一部分附件,使部队装备得以逐步补充。

    在后勤装备部门维修补充装备的同时,一个突击学习技术的热潮,在全纵队范围内兴起。纵队组建就绪后,即布置两星期突击技术学习,提倡“苦学苦练”和“互助立功”,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手中武器。特别是新组建的美式榴炮团更为明显,许多同志克服文化水平低的困难,勤学苦练,顽强钻研,有的甚至在梦中还念着分划改装的口令。许多新解放战士和老炮兵耐心帮助不懂业务的同志学技术,老同志则帮助新解放战士学政治。另外,由于部队组建时间不长,人员来自各方,大家的生活习惯也很不一致。拿吃饭来说,南方人早晨喝稀的,山东人却要吃干的;星期天改善伙食,山东人要包饺子,南方人却要煮米饭。还有一些同志闻不惯汽油味,坐汽车要晕车,大家坐车行军,他却要在车下徒步赶路。但是,大家在掌握现代化武器打击^敌人总目标下,互帮互学,团结协作,终于排除各种困难,初步掌握了最基本的技术。榴炮团组建仅20余天,就能够参加战斗。

    4月初,刚刚成立的特种兵纵队即奉命从沂南转移到莒北大三户,一部分部队准备参加战斗,一部分部队转移胶东,从此前后方部队分散执行任务。我带部队在前方作战,后方主要由张藩政委负责。

    1947年3月18日,特科学校同特种兵纵队机关同时成立。华东野战军和华东军区首长对特校建设非常重视,指定我和纵队政委张藩兼任学校校长和政委,并调来有办学经验的孙叔平任教育长,主持学校的日常T作。

    特校以华东军政大学第六大队(即炮兵大队,原驻莒南县大店镇狮子口)大队部及其第一、第三队为基础,加上从东江纵队调来的一批连排级干部和200多名解放人员(即被俘的国民党军下级军官)编成,起初为团级编制,机关设训练处、政治处、校务处,由陈秉德、曾源、余西迈分别负责。有三个学员队,其中一、三队为炮兵队,四队为坦克队。开学个把月后,又先后增加了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等四个解放队和第五队,也就是汽车队。在孙叔平的直接领导下,进行学校的筹建工作。

    初建时,驻在山东省沂水县南边的东西满堂坡村(今前坡和后坡)一带,没有多久校部就搬到了陈家庄。当时,特校的主要任务有两项:一是用短期速成的方法,为前方部队培养炮兵、坦克兵、工程兵的技术骨干,包括炮兵观测员:坦克和汽车驾驶员等。二是接收、教育和改造被俘的国民党军下级军官及技术人员,让他们认清形势,弃旧图新,自觉地投身于人民的解放事业,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人民解放事业服务。

    学校炮兵队、坦克队和汽车队的学员,都是从华东部队调来的骨干,学习热情很高,但文化基础很差,有的只认识几个字,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好,加减乘除都不怎么会。不仅如此,学校的教学条件也很差,火炮、器材、车辆、书籍,样样少得可怜。更困难的还是缺火炮器材,还缺教员,全校只有五个略懂炮兵技术的干部和教员。当时,仅有三门种类不同的火炮,四具残缺不全的观测器材。300多名学员,就靠这点儿火炮器材进行训练,平均每个学员一天只能练习几分钟。

    在这些困难面前,特校发扬革命主人翁精神,在艰苦中创业,在摸索中前进。根据陈老总、粟副司令员确定的“战教结合,重点速成”的教育方针,以照顾部队的现实需要与掌握将来可能缴获的武器为原则,我们要求特校针对各队学员的不同情况组织教学。一队以培养炮兵干部为目的,侧重于射击、操炮和马术教育;三队以培养炮兵观测人员和基层干部为目的,侧重学习观测和火炮射击。四队和五队是教导队性质,主要学习基本操作要领,培训基层急需的骨干。每期教学时间一般为三个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延长或缩短。

    在器材不足、教员奇缺的情况下,特校在教学中提出了一个口号:“遇到困难想办法,碰到钉子找原因”,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苦学钻研精神。没有足够的火炮练习,就用木头制成代用品练习操作。缺少教员,就实行“小先生”制,拜能者为师,开展互教互学。各队设立了学习委员会,区队有中心组,班有互助组,具体组织辅导学习。同时,他们还在学员巾开展了学习立功运动,充分调动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精神。炮兵队学员为了克服困难,弄清炮弹原理,曾冒险拆卸引信,结合缴获的书籍和器材,解决了学习rf1的难点。

    随着战争形势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造和争取国民党军被俘的技术人员,成了当时特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战争规模不断扩大,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的形势下,教育并改造好战俘,争取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达成“以战养战”、“以敌制敌”的目的,对于不断瓦解国民党军队,扩大战果,争取更大的胜利,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提出了一个目标,就是要经过三个月的短期教育,改造和争取七、八、九、十四个队近400名解放人员,达到百分之九十能自愿地将其技术为人民特种兵服务。

    解放队学员刚到特校时,思想混乱,生活散漫,赌博习气十分严重,还普遍存在怀疑、惧怕、不满的情绪,百分之八十的人要求回家,思想极不稳定。我们在分析研究了上述情况后,认为对解放人员的教育要以政治教育为主,以时事教育为中心,采取将政策教育与前途教育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清除他们反共反人民的反动思想影响,促使其转变态度和立场。我们着重强调,只有转变革命立场,为人民服务,为解放全中国作贡献,才有个人的出路;反之,将会断送自己的前途。

    通过深入细致的时事教育,以及人民解放军胜利形势的影响,解放队学员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除极少数因身体等原因离队回家外,绝大多数都自觉自愿报名参加了人民解放军。有的结业留校当了教员,并在教学上取得了可喜成绩。

    1947年4月下旬,华东野战军指挥部决定发起泰(安)蒙(阴)战役,围歼泰安守敌整编第七十二师,诱进攻新泰、蒙阴之敌回援和兖州、大汶口等地之敌出援而歼击之,以打破国民党军队向我鲁中山区的进攻。华野第十纵队受领了攻打泰安的任务,特纵榴炮团一个营奉命配合作战。华野第一、第三纵队集结在泰安以南地区准备打援。

    此前,我还率刚组建起来的特纵一部去参加莱芜战役。那时,一边建设、一边战斗,是华东部队的光荣传统。特纵在筹建期间,就曾组织刚缴获的野榴炮五个连参加莱芜战役,只是由于战斗发展迅速,加之途中有些延误,以致没有赶上参加战斗。莱芜战役于2月20日发起,23日结束,歼灭国民党军近六万人,活捉国民党第二绥靖区中将副司令官李仙洲。当时,我正在筹建特纵,但当听说李仙洲被俘后,就抽空去看望了他。李仙洲是黄埔军校一期生,曾任第九十二军军长,而我那时在第九十二军第一四二师第四二五团任团长,算得上是上下级关系。见面时,他听我仍然称他“军座”,感到有些意外。我见天气比较冷,他穿着有些单薄,就脱下自己身上的毛线衣和毛大衣,双手递了过去,让他赶快穿上,别冻病了。他激动得热泪盈眶。解放后,他来北京参加黄埔同学会集会时,我们还见了面,虽然过去了几十年,他还念念不忘这段“毛衣御寒”之情。

    泰安,这时由国民党军整编第七十二师师长杨文瑔率师部及第十三、第十四两个旅守备。该师虽然是国民党军的二等部队,但老兵多,作战经验丰富。担任攻城任务的第十纵队当时也只有两个师,与守敌兵力相当,但宋时轮司令员满怀必胜信心,决心用山东人吃大饼的办法,一口一口、一块一块地把敌人吃掉。

    为摸索摩托化炮兵行军和作战的经验,经请示野战军首长同意,我带着特纵机关参谋、电台人员和新组建的三个榴炮连、一个工兵连去泰安执行任务。21日晚,参战部队由莒北大三户驻地出发,乘车经蒋峪、莱芜,于22日中午赶至泰安东南郊前线。向宋司令员报到并受领作战任务。宋司令员高兴地对我说,非常欢迎你们炮兵来支援我们步兵作战。十纵初建,还没有后膛炮兵,希望攻城时有炮火支援。他还说,我们都是新组建的纵队,也都是组建后打第一仗,所以我们一定要同心协力打好这一仗。宋司令员强调说,摩托化炮兵目标大,易遭空袭,一定要隐蔽好,并让我住在他旁边,以便指挥炮兵部队。

    宋司令员边说,边展开地图,指明敌情和我军的兵力部署,商量如何使用和部署炮兵。我汇报了参战炮兵的基本情况,提出了炮兵具体部署的建议,都被采纳了。

    泰安战斗,炮兵的主要任务是压制敌人的炮兵,并掩护第十纵队步兵攻坚。过去,我军使用炮兵一般都是单炮直接瞄准,这次却是测地和图上作业结合,对城内敌人炮兵(一个榴炮连)实施间接瞄准炮火射击。这在华东野战军炮兵作战史上还是第一次,因此我们很慎重,争取首战告捷。

    22日16时,攻取泰安战斗打响。第十纵队经过激战,至23日夜攻占了泰安外围各据点和城东北的制高点摩天岭,但另一个制高点蒿里山却始终未能控制,敌我双方僵持不下。关键时刻,我接受了集中炮火轰击蒿里山的任务。我将特纵榴炮团三个榴炮连和第三纵队炮兵团以及师、团的大小火炮统一配置,猛烈轰击蒿里山,将守敌一个营打得无处藏身,在溃逃中被第三纵队歼灭。26日拂晓,第十纵队从东门、南门,第三纵队第八师从西门分别突人城内,将守敌歼灭,生俘敌师长杨文瑔。攻泰战斗于26日上午结束,共歼国民党军两万余人。

    在为时四天的战斗中,特纵炮兵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从杨文瑔被俘前同南京国民党军总部的对话和被俘后的反映,可以得到佐证。25日夜,当解放军突人泰安城时,杨文瑔曾用报话机向南京总部呼叫,要求增援。南京答复让他“顶住!顶住!”杨文瑔说:“顶不住!共军有大家伙(指一零五榴弹炮)!”南京问:“共军是土八路,是小米加步枪,哪里来的大家伙?”杨文瑔气呼呼地回答:“共军的大家伙,还不是你们在鲁南送给人家的!”杨文瑔被俘后,新华社山东分社前线记者问他有何感想,杨文瑔感叹地说:“你们有这么多大炮(指一零五榴弹炮),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你们的炮兵火力组织得这样好,步兵和炮兵协同得这样密切,这更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战后,宋司令员高兴地对我说:“我们的部队是新组建起来的,你们特纵炮兵也是刚组建的,第一次协同作战总的说来配合得不错。我已经给部队下达命令,这次战斗中缴获的大炮和拉炮的汽车,全都交给特纵,我们一门炮、一部车都不准留下。”果然,这次战斗缴获的美式一零五毫米榴弹炮四门、战防炮五门、牵引汽车二十五辆,都送给了特纵。在这之后的外线作战中,第十纵队曾在陇海铁路柳河缴获了两门美式榴弹炮,也主动给了特纵。

    泰安战斗刚结束,我就参加了孟良崮战役。

    5月11日,国民党军队跟踪“追剿”企图逼我华野于不利地域进行决战。华野首长在全面分析敌我态势后,决心采取集中兵力的战术,围歼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七十四师于鲁中孟良崮地区。

    13日,战役开始。我奉命随陈老总在西王庄指挥所指挥作战。粟裕在蚌埠前线负责战场指挥。华野五个纵队在所属炮兵团(营)的支援下,将国民党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包围于孟良崮及其以北的狭小地域内,双方在猛烈的炮火支援下,对孟良崮附近各个制高点进行反复争夺,最后将敌人压缩在几个山头上。16日,参战炮兵集中强大的炮火猛轰敌人的阵地,山上炮声隆隆,攻击部队乘机对残敌发起连续冲击,到傍晚时分,全歼整编第七十四师,击毙师长张灵甫。

    与此同时,华野四个纵队在所属炮兵团(营)的支援下,分别阻击国民党军十个整编师的增援,取得了阻击敌人的胜利。

    战役后期,我随陈老总来到孟良崮前沿阵地,实地察看战场情况。此次战役,缴获山炮、野炮、战防炮等42门,各种口径迫击炮235门。

    孟良崮战役,创造了我军在敌重兵集团密集并进的态势下,从敌人战线中央割歼其主力部队的范例。这次战役中,炮兵的运用和步炮协同,也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

    孟良崮战役的胜利,具有特别重大的影响,国民党军由于损失了进攻山东的一支重要骨干力量,被迫暂时停止了对山东的进攻。这对挫败同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有决定性的意义。

    6月初,特纵向北转移至南麻(今沂源)钓鱼台,进行短期休整。18日,在钓鱼台召开华东第一次炮兵会议。陈毅、粟裕、谭震林等出席,同时检阅了华东炮兵部队,之后还观看了榴炮团、野炮团的实弹射击。

    在解放战争第一年,华东炮兵得到了很大发展,并已成为战胜敌人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据统计,此时华东炮兵计有榴炮52门,野炮29门,山炮108门(第十、第七纵队未统计在内),八二迫击炮360门,八一炮10门,总共559门。较之解放战争初期的山、野炮数量已增加四倍。这些火炮都缴自敌人之手,我们不但能拿来装备武装自己,而且还学会了使用它去打击敌人。

    会上,陈老总代表华野宣布:特纵司令部兼华东炮兵司令部,负责领导华东炮兵部队的业务建设,由陈锐霆兼华东炮兵司令。特校改为炮兵学校,作为培养全华野炮兵干部的训练机构,由炮兵司令部具体负责。期间,与会代表还交流了各纵队炮兵在建设上、作战上的经验和教训。当时,炮兵使用一般山炮以下各类火炮沿用过去传统方法进行抵近射击,直接支援步兵突破前沿;野炮、榴炮则主要是担任压制敌炮及扰敌纵深的任务。步炮协同上,仍存在简单化和某些情况下的互相埋怨现象,战术思想仍未明确等。代表们在会上反映,我们炮兵部队一般存在着两种极端的片面认识:一种是步兵出身缺少炮兵技术的基层人员,狭隘的认为近战是炮兵的唯一战术,否认远战,因而不能认识提高技术的重要性;一种略懂炮兵技术的,则强调技术的重要,在战术上因袭书本的或旧军队的教条,否认近战,拒绝近战,认为重炮难以进行近战,甚至山炮亦不应像过去那样进行抵近射击。与会的各级领导干部,对近战战术都缺少明确赞成的态度,都有“近战是技术太低不得已而行”的认识,所以迅速提高技术,摆脱抵近射击的态度,成了与会人员的普遍情绪,因而会议期间组织的实弹演习,亦以远距离射击作为示范。

    会议期间,我对华东炮兵部队半年来的训练及作战情况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炮兵作战的三条原则:一是炮兵运用上,“远近射击应有分工。阵地分散,火力集中,力求突然与机动”的原则;二是步炮协同上,坚持“互相信任,互相了解,密切联系”的原则;三是部队建设上,掌握“以战教战”、“以战养战”的原则。同时,我提出各部队要注重部队和干部技术教育,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部队政治教育,还要解决部队补给装备上的若干具体问题。这次会议,对于推动华东炮兵部队的建设与训练,加强部队学习技术的风气,密切步炮协同,提高炮兵部队的战术水平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南麻炮兵会议后,特纵奉华野命令转移到沂水附近地区待命。不久,我率特纵参加了南(麻)临(朐)战役。在这次战役中,特校教员和学员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在特校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当时,特校将三门美式一零五毫米榴弹炮调拨给第三队,组成战炮队,由训练处副处长于文率领,奉特纵命令参加南(麻)临(朐)战役,准备插入敌人侧背的沂蒙山区,待机歼敌。到达南麻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上级命令向北转移至张家山待命,仗没有打成。由于三队久居后方,缺乏实战锻炼,领导作风又有些拖拉,以致他们未按时出发,结果遇上滂沱大雨,山区的土路全被冲坏,汽车陷入泥潭,寸步难移。这时,敌人逼近三队,机枪声都清晰可闻,情况非常危急。我得知此情况后,当即命令带队干部于文:“赶快把炮撤出来,一个螺丝钉也不准少!”华野前指急调一个步兵师阻击敌人,掩护车炮北移。三队师生都下定决心,车炮是战友们用鲜血换来的,决不能从自己手里丢掉。于是,全体干部学员动员起来,在700多名民工的帮助下,用门板、秸秆等材料赶铺新路。大家挖的挖,扛的扛,抬的抬,筑土路,铺门板,一边推车推炮,一边又将后面的门板往前挪,走一段,挪一段,每个人都成了泥人。三天三夜,最终越过八里多泥泞路,将车炮转移到了安全地区。

    尽管由于情况发生变化,特校三队未能直接参加战斗,他们仍然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大家继承我军的光荣传统,自觉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锻炼了意志,学会了许多克服困难的办法,提高了组织摩托化炮兵行动的能力。这次行动,还检验了我们特校的组织工作,也考验了各级干部。在行军参战中,暴露了特校平时在训练和管理上的许多不足。野战军首长说过,三队是“一群老百姓”,这个批评非常中肯。我们认识到,学校不仅要把学员的技术培养好,而且要使学员养成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顽强的战斗作风,特别是新参军的学生,更要经过严格的军事生活锻炼,才能成为适应战争需要的基层干部。这次行动,对我们改进特校的教学工作,加强特校的全面建设,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未校对谢绝转载)

浏览:2722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大岽军
    大岽军
  • 崔安军
    崔安军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