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调中央统战部参加创办青训班

澄海de 发表于2019-12-13 16:28:55

    1949年3月4日,我在邯郸市任市区区委书记岗位上接到了调北京中央统战部工作的调令,就马不停蹄地乘车奔向北京。在这之前,组织上曾决定我们去江苏省无锡市工作,忽然又调到北京了。这时正赶上华北局中央区党委召开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庆祝大会,我们都参加了,印象很深。散会时,碰到了周扬同志的夫人,她还热情地叫我去人民艺术剧院。

    我们在北京的第一个住处是东城区交道口后园恩寺附近,蒋介石住过的一个公馆。这是一个小院,一进北屋房门,只见地上铺着一块大地毯,上面是一幅有灯泡指明的大地图,非常好看。可惜屋里没暖气,到处冷冰冰的,马桶冻得不通水,垃圾成堆,一刮风,灰尘满天,臭不可闻。没几天,又搬到了中南海。当时的中南海如同枯木逢春,古老的房子住进来一大批革命乐观主义的年轻人,到处是欢声笑语。新华门外,更是锣鼓喧天,龙腾虎跃,无数狂欢的人们游行庆祝,高呼着:“天亮了!解放了!”高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早上,红彤彤的太阳照着我们上早操,去瀛台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晚上,绿油油的垂柳和月光陪着我们三五成群地散步、谈心,湖水衬托着白色的冰雪,真是美极了。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我们除了加倍工作、学习,就是盼望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早日到来。一天夜里,忽然听到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起来才知道是欢迎中央领导同志。后来,忽然间又静下来了,说是毛主席不让搞欢迎仪式。再后来听说,只有民主人士来解放区才搞欢迎仪式。毛主席没有进中南海,住在西山办公。青训班的教学方针及师资

    解放战争后期,为适应革命形势迅猛发展的需要,中共中央决定创办一所以招收归国华侨青年为主的学校,培养将来建立外交、侨务等涉外机构时所需的干部。一九四九年北平和平解放,学校就设在北平。一九四九年五月正式成立时定名为:中共中央统战部训练班(后改称“青训班”),直属中共中央统战部领导,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建立后,转隶中联部。

    青训班主任由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兼任,副主任由副部长廖承志和连贯兼任。在青训班负责具体工作的领导班子是:秘书长李介夫负责班务管理;教务科长朱毅;行政科长谢生(钟庆发),后由钟天明接任;组织科长吴风,后由封梧接任,副科长欧巾雄;团总支书记张蕴冰。第一至第四队的指导员,分别为王时风、吴潮、沈一邦、夏英韶(后组建的第五、第六队指导员为杨维灿、张振民)。他们大多是抗战初期归国的华侨青年,在延安或其他根据地经受过抗日烽火和革命斗争的磨炼,各方面都有较高的素养。

    青训班贯彻毛主席倡导的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理论,理论联系实际为教学方针。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基础,社会发展史、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联共(布)党史、华侨问题等。

    师资都是著名专家和学者,如杨献珍、艾思奇、胡乔木、乔冠华、胡绳、田家英、胡华、杨甫、宦乡、金灿然、叶蠖生、于光远、刘格平、王任叔、许立、肖贤法、陈其瑗、陈伯达等人。

  党中央机关一些领导人如朱德、李维汉、林伯渠、吴玉章、李立三、杨尚昆、廖承志、连贯、童小鹏、帅孟奇、蒋南翔等都曾对学员们进行过形势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气节教育。学校还组织学员们参加了战斗英雄、劳动模范的报告会和科学家钱三强关于原子能科学的讲座。

  老师的授课形式是“讲大课”。学校要求学员自学为主,认真听讲,用心领会,联系个人思想实际;要求学员在学习小组深入讨论、钻研,廓清错误认识及糊涂思想。指导员和学校其他领导人常到小组辅导。青训班的同学们就是在这种学习环境里成长的。学员来源

    青训班的学员大部分是华侨青年学员,主要来自东南亚各地,包括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亚、沙捞越、菲律宾、泰国、缅甸、柬埔寨、越南,以及印度。他们大都是在异国他乡、椰风蕉雨中出生、成长,接受过中华文化传统教育和熏陶,本来就向往祖国,参加过侨居地的进步活动。他们为了追求真理,追求光明,放弃海外较优裕、温馨的家庭生活,有的冲破各种阻力,奔向刚解放的北平。另一部分是国内青年学生,他们在北平解放前大多参加过进步活动。

    这些青年学员是以政治上可靠、有革命决心、有较高文化程度为条件,从四个方面严格挑选来的:一是原香港达德学院的华侨学生。一九四九年初,

达德学院被港英当局封闭,该院部分华侨学生转赴北平。青训班第一批学员,就是第一批到达北平的香港达德学院华侨学生。

    二是直接来自侨居地的华侨学生。北平解放后,东南亚各地许多向往祖国的华侨学生。他们惜别侨居地,经香港转赴北平,其中一部分进入青训班。

    三是原在广东、福建学校肄业的华侨学生。由中共广东、福建的党组织,从中选送到青训班。 

    四是北平解放后开办的华北大学的国内青年学生。从中选送几十人组成青训班第四队。

    经香港来的华侨学员,分别乘坐“宝通”、  “湖北”、“湖南”、“岳州”等货轮,由香港起碇,冒着风险穿越台湾海峡的国民党封锁线。有的曾停靠南韩仁川港,有的曾遭遇国民党海军舰艇拦截炮击,进入渤海湾后在塘沽港登岸,转乘火车由天津赴北平;也有进入辽东湾在营口登岸,乘火车经沈阳赴北平的。轮船抵达港口,当他们看到欢迎的队伍,听到播放你是灯塔(即《跟着共产党走》)《 解放区的天》等革命歌曲时,无不心潮澎湃,欢欣雀跃。我作为参与青训班的创办和接待华侨学生的归侨曾这样表达当年的心情:  “在刚解放的北平城,一下子见到那么多刚从海外回来的华侨青年,就像见到兄弟姐妹一样欢乐和亲切。”

    青训班成立之初只有两个队,后来逐渐扩展到六个队。学员基本上按来校先后编入各队。但各队之间,学员时有调整。因此有些学员先后编入几个队。

    校园的多彩生活

    北平市长叶剑英亲自批准,将坐落在西单前京畿道十八号大院的一片房产,拨作青训班校舍。这里曾是北平美术学院,后为国民党的空军医院。

    平日里,敲响钢轨当当当,这是起床钟。跑步、体操、扭秧歌,人人精神焕发。课余有打球、唱歌、拉琴、跳舞各种文体活动,冬季还有溜冰,到处欢歌笑语,充满青春活力、蓬勃朝气,景象动人。学习时,个个聚精会神。有理论探讨,有思想交锋,各抒己见,切磋琢磨,生动活泼。生活会上,自查互帮真忙。受表扬,挨批评,笑开颜、皱眉头,甜酸苦辣,初尝思想改造味道。

    生活上,享受国家的供给制待遇。学员“吃大灶”,脸盆盛菜。没有桌子的,在操场树阴蹲地就餐,照样津津有味。一日三餐的主食是高粱、小米,外加窝窝头。馒头、包子属于上等。副食为萝卜、土豆、白菜,还有黄豆、豆腐、咸菜疙瘩等。行政人员在经费不充裕、物资匮缺的历史条件下,想方设法照顾华侨学生的生活习惯,时有大米调剂,每周或节日宰猪加菜称为“改善生活”。被、褥,四季内外衣着、鞋、袜、帽,一应免费配给。还有个人生活津贴可以自由支配。

    假日里,中南海有晚会,不少女同学曾与中央首长共舞;参观游览天安门、故宫、北海、天坛、中山公园、颐和园、碧云寺等名胜古迹,常为中华文化感到骄傲。大都到过长城,当了“好汉”还不算,更奋勇争先,冲刺山巅敌楼。卢沟桥畔凭吊抗日英雄,“卢沟晓月”碑前留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三两结伴,逛前门大街、王府井、东单、西单,乐在其中。想买东西,请进商店、市场。馋不过的,准备受批评,下饭馆。想欣赏曲艺,到天桥,杂技、相声、说书、评弹、大鼓、京剧一应齐全。如有雅兴到琉璃厂一游,欣赏字画、古董,别有一番情趣。

    1950年8月在秦皇岛举办学员夏令营,度假消暑。秦皇岛、北戴河海滨沙滩是游泳、戏水、拾贝的好去处。到“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揽胜,想到“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在张学良将军花果园骑驴奔跑,乐也何如!参观解放军实弹射击演习,大饱眼福。

    同学中,能歌善舞,会吹拉弹唱的人才济济。他们组成一支文工队,自编自导自演东南亚歌舞,异国风情很有特色,备受欢迎。在怀仁堂演出,朱德总司令等中央领导人莅临观看,赞赏得很。“世界工联亚洲澳洲工会会议”和“世界拥护和平大会”在北京召开时,为代表专场演出。南下广东参加土改,曾在广州广东迎宾馆演出,得到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叶剑英的接见和勉励。

  铭记的大事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这期间,我们荣幸地参与了有关国旗、国徽和国歌方案的讨论。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举行。我们全体同学着装整齐,庄严肃穆地列队站在天安门城楼下玉带河金水桥畔,当听到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目睹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我们不禁热泪盈眶,激动不已。身历共和国诞生,这是同学们终生难忘的历史时刻。

    同学们还曾参加1950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五一”国际劳动节、  “五四”青年节和“七一”党的生日纪念活动,在群众游行队伍中,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同学们群情激愤,纷纷申请奔赴抗美援朝前线。

    当全国人民掀起捐献飞机、大炮支援抗美援朝的热潮时,同学们积极响应,踊跃捐献。除现金和折实公债外,还捐献回国时带回自用的手表、照相机、金饰、钻石、玉器、衣物等。

    1950年9月,在校本部礼堂举行青训班创办一周年纪念活动。除纪念会外,还有全体合照、聚餐和文艺表演。中央统战部领导李维汉、许立、连贯、童小鹏等都前来参加活动。

  参加土改

  广东省于1950年10月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为支援广东的土改,李介夫、欧巾雄率领青训班全体学员 (除留守及调离青训班者外)组成“中共中央统战部南下农村工作团”  (简称“南工团”),于1951年3月南下广东,分三部分到惠阳、海丰和博罗三县参加土改,经受了实践考验和锻炼。很多人担任过土改队的正副队长、正副组长。有的被评为土改模范,有的立过大功、小功,个别被留下当区长。应广东省委要求,不少同学参加土改直至结束,并留在广东工作,个别一直迁升到县委书记。青训班同学为广东省的土地改革运动做出了贡献。

  走上工作岗位

  1952年3月,党中央根据国内外的新形势,决定青训班停办。青训班从成立至停办,历时近3年,培养学员三百多名。学员人数虽不多,但因工作分配与调动,他们遍布祖国的东西南北中,较集中在北京、广东、福建。其余分散在西北的乌鲁木齐、库尔勒、兰州、西安;西南的重庆、成都;华北的天津、石家庄、大同;东北的沈阳、大连、本溪、长春;华东的上海、南京、无锡;华中的武汉、十堰;华南的南宁、邕宁,以及海南的海口、昌江、万宁。个别同学还调到雪域西藏工作过。

    同学们直接受到党中央的关怀、哺育,并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考验,思想觉悟、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逐渐成熟。青训班停办前后,同学们服从组织的分配、调动,个别地或成批地陆续走上工作岗位。其中大都安排在中央和省、地各级党政军群机关,包括党群、外事、侨务、报刊、新闻、广播、编译、出版、教育、工业、航海、农垦等各行各业,并多数成为业务骨干。值得一提的是,同学中有一批在基层、边疆落地生根。更有被下放农村务农,后在改革开放的机遇中,得到海外亲人资助,自办农场发展农副业生产的农业企业家。还有为祖国发展热带、亚热带作物的农垦战士;有辗转荒山野岭,为祖国遍寻矿藏的地质勘探工作者。

    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左”的思潮干扰,在各行各业工作的许多同学也“在劫难逃”,程度不同地受过不公正待遇。特别在正常的“海外关系”被诬为“反动的社会基础”时,有的被加以莫须有的罪名,遭到迫害,构成冤假错案。许多同学默默地承受着各种各样的政治、思想压力,都能正确对待,相信党,相信组织,回国初衷始终不变。

    20世纪70年代前后,有些同学因公私事务的需要,或因继承父祖辈的产业,或同家人团聚等原因,陆续获准移居香港、澳门或国外。如今,他们大都事业有成,有的还成了企业家。尽管如此,他们的回国初衷也没有变,还是自觉地为所在地的繁荣昌盛而努力,也继续为祖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我在校友集会上回顾这段历程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并没有虚度年华!尽管经历一些坎坷和曲折,但都能识大体顾大局,总是尽心尽力为祖国做出无私奉献,从而可以在安度晚年时,感到欣慰和自豪!

浏览:1755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辉哥
    辉哥
  • 澄海de
    澄海de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