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一本厚厚的书(文/秦克新)

卧游斋主 发表于2019-12-19 09:59:44

父亲是一本厚厚的书

秦克新

父亲是一本厚厚的书,装帧虽不那么精美,内容却是那么丰富。平展的书脊是他不平凡的一生写照,坚实的步履是这本书的篇目。汗水、泪水和鲜血,就是书中的字符,上级的好评,百姓的赞誉,就是书中的释注。

父亲这本书,开宗明义,主题突出:为了国家和民族,为了卫家和抗侮;为了乡亲抬起头,为了小家不受苦。字字行行饱含深情,章章节节脉络清楚。

父亲这本书,我一辈子细细研读。他是我人生的行为路标,他是我前进路上的动力基础。读着这本书,受益匪浅,读着这本书,不会走邪路。我的人生实践就是这本书的最好注脚,没有这本书,哪有我全家的的幸福。

读着这本书,我看到了父亲的果敢、刚毅和气度——在那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父亲一腔热血,走上革命之途。从“青抗先”,到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反扫荡”到对土匪的抓捕,从动员参军到支援前线,从北洼伏击到伤员救护,从铲除汉奸,到惩处叛徒。你爱憎分明,有目共睹。薄券洞里的秘密党员会,数次脱险毫不在乎。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你啊,亲爱的父亲,不惧恐怖,义无反顾?是心中那杆不倒的大旗,是布尔什维克的坚贞和不屈……

读着这本书,我看到了父亲对家庭的付出——贫困穷苦的家庭,长期有病的父母,早夭的长兄,不到年龄就出嫁的俺的大姑,顽皮的二弟,还有幼小的俺的三叔。穷家需要支撑,过早的你把家庭重任担负。也许是爷爷奶奶的基因传给了你,才使得你如此早熟,稚嫩的你成了这个家的顶梁柱。

读着这本书,我看到了你怎么对待俺的二叔。为了让他长出息,你把他送到咱们的队伍,先是小兵,行军打仗,后是连长,军队干部,冲锋陷阵,杀敌无数。多次受伤,忍受疾苦。光荣复员,又是你前后忙碌,把抚恤的小米换成银元,又帮二叔买地两亩。看到二叔单身,你又提醒父母,为二叔娶妻成家,从石马娶来了俺的婶母。二叔娶妻生子,小日子过得很是幸福。天有不测风云,麻烦事儿找上二叔,肩胛里那颗罪恶的子弹,让二叔饱受痛苦,先是肿胀发炎,再是伸展不能自如,自理有些困难,庄稼活更得有人帮扶。是父亲你啊,跑前跑后,找了村上找政府,终于到济南治疗做手术。为了保全生命,必须把左臂截除。又是你几次三番陪同二叔,假肢工厂装假肢,才把这事儿结束。这期间,你受了多少累,你吃了多少苦,求了多少人,把自家的多少事情耽误。这些有谁能知道前因后果,这事有谁能说得清楚?可是你,,一任人们的不理解,一如既往默默付出。我相信,知道你付出多少心血的不只是二叔。

读着这本书,我看到你是怎么对待俺的三叔。奶奶去世得早,爷爷不但驼背,眼睛也看不清楚。三叔三岁就没了亲娘,时不时就嚎啕大哭。父亲你啊,既是长兄,又如父母,伺候好爷爷,又要照顾好三叔。小小年纪,难为你啊,我看到这本书上有三叔洒下的感恩的泪珠。俺三婶不幸离世,撇下三个孩子给俺苦命的三叔。是父亲你啊,协同俺的母亲,把三叔一家照顾。给三叔的女儿找到婆家,帮助三叔的两个儿子娶上媳妇。纵然是三叔因不治之疾离开了人间,九泉之下他也得以瞑目。

读着父亲这本书,我看到父亲对我们这个家庭的整体考虑。为了渡过困难的灾荒之年,父亲忍痛放弃了仕途。一纸病退证明,你把名字从“公务员”名单上退出。为了改变贫苦面貌,父亲心中有一张绘就的蓝图。

狠狠心让我和二弟辍了学,离开那令人留恋的学府。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浅显的道理,父亲你不是不清楚。可是,毕竟首先得活着呀,留得青山在,不愁日后没前途。自此后,爷儿仨拧成一股绳,生产队里整天忙碌。推车担担,春种夏锄,汗水和着泪水,历经别人家受不了的苦。终于,勤劳辛苦加血汗,收获了赖以生存的五谷。暂时告别了饥荒,为振兴家庭打下基础。

父亲啊,读着你这本厚厚的书,儿子们咀嚼着书中的典故。那曾经光秃秃的荒山,林木葱茏,那水井、池塘还有环绕的水渠。那满树的山果,那备受推崇的原木,无不记载着你洒下的汗水,无不书写着你的付出。

读着父亲这本书,我看到父亲的责任和爱抚。当我被聘为民办教师,你把我频频嘱咐:这是党支部对你的信任,这是乡亲们对你的爱护,你要珍惜这份工作,教书育人,倍思进取。当有了更好的机会,又把我送进解放军的队伍。入伍前,把我叮嘱,好好当兵,争取进步,别给父母丢脸,耐得清苦,当个毛主席的好战士,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就是去部队探望,你也是意味深长,精心比喻,要为人上人,就要吃得苦中苦。

读着父亲这本书,感恩的泪水汨汨流出:你为三个儿子操尽了心,你为三个儿子铺好了路,你为三个儿子盖起了新房,你为三个儿子娶上了媳妇,三个儿子事业有成,那一步没有你关心呵护?

读着父亲你这本书,我看到了你的抱负。为大多数人谋幸福,为党组织献身,为庄里乡亲服务。党组织选择了你,老百姓真情话儿向你叙述。即使你退却了一步,坚拒为官,那责任心常把他人帮扶。我看到二弟继承了你的衣钵,勤勤恳恳,追求进步。先是入团。后为干部。入党以后,更是奋发,为了家乡建设,不辞劳苦,身先士卒。修渠筑堰,有他留下的的汗水,植树造林有他栽下的柏树,管理知青,获得市区表彰,带领民兵,获得多项荣誉。辛大铁路见证他的团队,改造良田,垫地推土。“清池”“大湾”他不怕泥水,联系知青,铺开鞋厂之路。改革的春风吹来,他又钟情建筑,为众多人谋得岗位,剩余劳力的输出,带动了不少人脱贫致富。最难得的是,学得一身技艺,不忘瓦工师傅,带领师兄师弟,立起一座功德碑,把师父的品德记述。

读着父亲这本书,我读出了父亲的关爱、无奈和愧疚和酸楚。何尝不想让三个儿子都进学府,学好文化一展抱负?老大老二的辍学,成了父亲心头的塞堵。既然难关已过,各自渐臻成熟,成了家,立了业,膝下也有儿女。可不能愧对小儿子啊,不能再把遗憾重复。省吃俭用,含辛茹苦,阖家支持,共同帮扶。老三不负众望,考进高等学府,祖林上终于冒出了“青烟”,让多少乡亲羡慕。看着三儿就业,三儿娶了媳妇,想到了三儿的孝顺……,父亲啊,大千世界你尽了父亲的责任,全家人、全村人有目共睹。

读着父亲这本书,我看到了父亲的多才多艺,并且技艺娴熟。春节扮玩,组织队伍,指导排练,分工清楚,马子串花,狮子狂舞,灯碗各式各样,高跷饰演人物,四邻八乡,走乡串户,谁人不伸出大拇指,由衷地叹服。

读着父亲这本书,我知道父亲并没有读过多少书,因为那个年月,因为我们家庭的拮据,战乱的恐怖。然而父亲的博学强记,触类旁通,令他人刮目。和平时期,你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前途,你读过系列“毛著”——《矛盾论》、《实践论》、《为人民服务》、《论联合政府》,更有那《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指导了他实践的合作化道路。文学,爱在工作之余。我记得赵树理的《三里湾》,是父亲带回来的第一本文学名著,也正是这本书,启发了我的阅读,书里的事件,书里的人物,“常有理”、“铁算盘”、“糊涂涂”,一个个生灵活现,一个个刻心铭骨。艺术,父亲带回了《小姑贤》、《王定保借当》、《李二嫂改嫁》、《蓝桥会》等当时的吕剧。父亲你惟妙惟肖地表演,字正腔圆的叙述,启发了我的艺术细胞,点燃和照亮了我的音乐之途。更别说你送母亲进的识字班,学唱的那些革命歌曲,正是这些耳熟能详的旋律,为我日后的歌曲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读着父亲这本书,我看到的不止是你对家人的照顾。家族红白喜事,相亲婚丧嫁娶,谁家日子紧巴,谁家不太和睦。有的是人家来找,有的是你闻信而去。或许是对你的尊重,或许是你的中肯态度,对事不对人,道理讲清楚,即将爆发的家庭大战,即将到来的暴风骤雨,一霎时云开雾散,各自知理屈。你这细雨无声的化解,避免了多少家庭的悲剧。有难事、大事找你,成了乡亲们办事的规律。

    读着父亲这本书,舐犊之情令人唏嘘。对三个儿子,你疼爱有加,不遗余力的呵护;同时,你不失是一个严父。你深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让孩子成才,盲目宠爱那是失误”。隔代人,格外亲,我看到你是如何爱护你的孙儿孙女。但凡有一点好吃的,你总是把母亲嘱咐,给孙儿孙女留着点啊,以后你有享不尽的福。就是在弥留之际,你还是把儿孙们尽数:还有谁没有来啊,没见到他们,我合不上双目。父亲,你放心吧,在外的二儿子,还有三儿媳妇,他们放下了手头的课程、公务,心急火燎地赶来了,赶上了一家人这揪心的“团聚”。你眼睛里流露出欣慰的光芒,继而引来了全家人撕心裂肺的嚎啕大哭!

你走了,亲爱的父亲,你合上了这本厚厚的书。

父亲,你这本大书——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却文字精彩,;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却也有跌宕起伏。你这本大书,。既是高雅文学,又是通俗读物,给人多少感触,给人多少领悟!不止是您的子子孙孙在浏览,爱好书的人都在认真拜读。

父亲啊,你这本书,在我们心中,无异于是一本人生巨著!

父亲啊,读着你这本书,会使人醍醐灌顶,得到彻悟。是啊,人生的每一步都是自己书写的文字,每一字每一行都写得清清楚楚。既然你是个平凡的先行者,已经给我们铺好了“文学”道路,那我们就吸取你的营养,扎扎实实,字斟句酌,写好自己这本书!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初稿于2013年2月8日

 


浏览:568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卧游斋主
    卧游斋主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