淠史杭工程三大成功经验及今后建设管理工作探讨

小木木 发表于2022-08-30 10:38:29

2018年8月19日 ,是淠史杭工程(或称淠史杭灌区)开工60周年的纪念日。为什么淠史杭工程60年来始终能稳定地发挥巨大效益?为什么淠史杭工程是人民欢迎政府满意的幸福工程?为什么淠史杭工程的总体规划和总体设计能获得1986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换言之,淠史杭工程建设管理最重要的成功经验是什么?笔者多方搜集资料,经过深入探究,认为淠史杭工程建设管理有三大成功经验,即: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皖西人民的艰苦奋斗和建设管理中采用了先进的水利科技理念。我们认为,这三大成功经验是历史和实践赠与皖西水利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淠史杭工程建设管理的亲历者,我们在此对历史作些回顾与思考,籍以启发,激励新时期的水利建设者们。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淠史杭工程建设管理成功的根本保证。

60年前,六安地委和淠史杭工程指挥部领导同志怎么会作出兴建淠史杭工程的决定呢?这里需要简单回顾当时的一些情况。1951年,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根据治淮工作的安排,上世纪五十年代,六安大别山区建设了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磨子潭水库,主要承担淮河防洪任务,同时拦蓄了大量的山区径流。而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上的看,六安广大丘陵地的区的土壤、光照、温度等条件非常适合农业生产,但水利供水条件很差,制约了农业生产水平和粮食生产水平,皖西人民迫切要求解决水利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而且六安广大江淮丘陵地区又具备兴建大型灌区的地形和地质条件。1958年,党制定了大跃进、人民公社、总路线“三面红旗“。因此,六安地委和指挥部领导同志审时度势,立足时代和人民的需求,审慎地研究了建设条件和可行性,作出了兴建淠史杭工程的决定。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当时,当然还没有这样的具体阐述,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一以贯之的,现在看来,当时六安地委和指挥部领导同志实际上是贯彻了党的根本宗旨,作出了伟大的历史性决定。总之,在兴建淠史杭工程这一重大决策过程中,党的领导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958年8月初,省委、省政府在佛子岭召开全省水利工作会议,在这个会议上,省委、省政府批准动工兴建淠史杭工程,同时批准成立淠史杭工程指挥部。指挥部的主要领导是:赵子厚、六安地委第二书记,六安地区行署专员;魏胜德,六安地委常委,农工部长;郑象生,六安地区行署副专员;高翼生,六安地委秘书长。指挥部成员有各县县委领导,如霍邱邹立汉、寿县武崇祥,六安李德先、舒城史元生、李平、肥西李同柱等。建设初期,指挥部领导与主要工程技术人员几乎天天开会,重大问题向地委汇报研究决定,需要上级解决的问题及工程重大事项,由地委领导及指挥部负责同志向省委曾希圣书记及省计委、省水利厅汇报请示。1959年10月,在北京召开全国大型 水利工程会议,赵子厚书记带200份材料和灌区图与会,引起了国家计委和水利部的高度重视,当年即安排6000万元建设资金支持工程建设,开了国家投资之先河。因此说,自开工伊始到建成,淠史杭工程的建设都是在党的领导与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进行的。

淠史杭工程的总体规划,如综合利用目的,水量平衡、灌区范围、重大工程技术方案,都是在党的领导下研究决定的。一般说,重大工程的总体规划,需要党的领导高瞻远瞩,在全局和远景政治经济社会层面作总体研究考察,作出正确决定,才能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实现预定效益。在这个问题上,党的领导起到关键作用。

工程具体实施过程中,从1958年开工,至1972年全部干渠通水,初步完成6亿m3土方任务。初期正常施工,每年有40万民工参战,最多达67.8万民工同时施工。在经济极度困难、物资十分匮乏、技术设备相对落后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多层面多形式的政治思想鼓动,大兵团劳动力组合、庞大的物资调配及后勤保障工作,都是在党的领导下组织实施的。

在纪念淠史杭工程开工60周年之际,我们不能忘记前辈老领导的丰功伟绩和他们身体力行的艰苦奋斗精神。我们不能忘记还有六安地委书记杜维佑、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省长黄岩、省计委领导、省水利厅张祚荫厅长及水利部钱正英等众多老领导,他们都为淠史杭工程建设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回顾六十年历史,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淠史杭工程建设管理成功的根本保证。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淠史杭的成功。因此在今后淠史杭的建设管理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成功和胜利的根本保证,这是我们的坚定信念。

淠史杭工程是皖西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习近平总书记说,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淠史杭工程的兴建就是一部伟大的创业史。淠史杭工程就是皖西人民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兴建起来的。同时,在淠史杭工程建设过程中,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为党作好参谋,通过辛勤劳动,完成大量规划设计任务。在这次纪念活动中, 这二个方面的回忆纪实资料很多,本文在此不作展开。总之,淠史杭工程是皖西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

淠史杭工程是采纳了先进水利科技理念的宏伟工程

先按淠史杭工程总规模,试论其在国内、国外类似工程中的地位。

衡量安徽省淠史杭工程总规模的指标有三个。即引水流量550立方米每秒,其中,淠河灌区300个流量,史河灌区145个流量,杭埠河灌区105个流量。其次是设计灌溉面积1100万亩,其中淠河灌区660万亩,史河灌区285万亩,杭埠河灌区155万亩。还有多年平均年引水量36亿立方米(80%保证率条件下年引水量52亿立方米)。以上指标,未包括河南省梅山灌区设计灌溉98万亩,南干渠引水流量45个流量,年引水量约3.3亿立方米。

淠史杭工程是一个宏伟的工程。按上述规模总指标而言,淠史杭工程达到了国内首创、接近国际水平。

国家规定,灌溉面积大于150万亩,属于大㈠型Ⅰ等工程。习惯上,大于500万亩,称为特大灌区。全国特大灌区共6处,前3处一般称为中国三个特大灌区。如按实灌面积排序,为四川都江堰1134万亩、安徽淠史杭1000万亩、内蒙河套860万亩。但淠史杭工程是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从无到有的新建工程,因此说工程达到国内首创水平。

据统计,全世界大型调水工程已达240个左右。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降水量北多南少,南部硅谷、洛杉矶等地区,都是降水稀少的干旱地区,为了发展经济,解决城乡用水,就建了多处调水工程。如加州调水工程。1973年一期工程,引水流量496立方米每秒,年引水量28亿立方米;又如中央河谷工程,1937-1976年40年,建成灌溉面积1040万亩(1982年达1650万亩,旱地为主)。与此相比,淠史杭工程已经接近国际水平。

刘伯承元帅为淠史杭工程题词:“革命精神,科学态度”。没有科学态度,工程必定失败。最近一、二十年,淠史杭工程基本达到设计效益,而且能持续稳定运行。笔者认为,就是因为在规划、建设中采取了科学态度,采纳了先进的水利科技理念。具体说,就是规划合理,设计先进、效益显著。

先谈规划合理。如此宏伟的水利工程。必须事先制定总体的、长期的发展方针。规划必须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工程实际情况。规划的首要任务,就是确定综合利用目的。淠史杭工程的综合利用目的是: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供水、发电、航运、养殖、旅游效益。经过60年的建设和运用,这个综合利用目的已基本实现。有的如供水、旅游,其效益已远超建设初期的设想。客观地说,在航运和沟通三河方面还存在不足,但这与时代局限有关,是白璧之瑕。其次,既然是水利工程,首先要摸清家底子,灌区全域有哪几种水源,可利用量是多少,都需在规划中,通过历史水文系列的计算,客观科学地确定。这也是确定工程规模的基本依据。灌区规划的来水量计算,确定了以六大水库为主(占64%),当地迳流为基础(31%),下游河湖补给为补充(5%)的原则。经过历次规划核算及60年运行实践证明,这个来水量规划完全符合实际。这也就是近一二十年来淠史杭工程能稳定发挥效益的物质基础。建设初期,曾希圣书记代表省委提出要解决合肥市供水和皖东江淮分水岭地区农田灌溉的要求。现在确定的灌区范围,总体是1.3万平方公里,设计灌溉1100万亩(实际上就是用水范围)。已包含曾希圣书记提出的供水范围,总体是符合实际的。因此说,淠史杭工程的规划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也是符合实际的、合理的。

其次说设计先进。抽象地说,水利事业就是采用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变水的时空分布,以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总体规划确定以后,就是通过建设工程措施来实现除害兴利的目的。淠史杭工程是极为宏大的系统性工程。如六大水库,即佛子岭、磨子潭、白莲崖、响洪甸、梅山、龙河口水库,总库容71亿立方米;三大渠首,即横排头、红石嘴和杭埠河灌区的梅岭、牛角冲进水闸,总引水流量550立方米每秒。灌区七个等级(总干、干、分干、支、分支、斗、农渠)渠道1.3万条,总长2.5万公里。6万多座建筑物(节制闸、进水闸、冲砂闸、泄洪闸、倒虹吸、渡槽、跌水、地下涵、水电站、电灌站等)。1200座中小型反调节水库和21万处塘坝。以上工程构成了蓄、引、提相结合,长藤结瓜式灌溉渠系网络。统观灌区工程的布局,既能充分结合皖西丘陵的地形地质条件,又圆满地完成了规划灌溉范围内的输水和配水任务。因此说,灌区工程的布局是合理的,设计是先进的,体系是完善的,工程是安全的。可以自豪地说,诞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的灌区水利工程总体设计方案,是新中国水利史上的杰作之 一,也是一个令后人惊叹的奇迹。

淠史杭工程的效益极为显著。效益计算一般包括投入与产出两个方面。投入方面,据1985年初步统计,灌区每亩投资114元,其中国家投资67元,远低于国内北方亩均150元,南方112-134元水平。据统计,1959年以来,全灌区累计引水1429亿立方米,灌溉3.6亿亩,初估增产粮 食744亿公斤,城市供水70亿立方米。淠史杭工程的效益费用比,即益本比为2以上。现在,淠史杭工程仍定位为基础实施。益本 比为2是效益很显著的基础设施。

关于淠史杭工程今后建设管理任务的探讨

淠史杭工程开工以来60年的建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达到低标准初步通水。八十年代开始的续建配套,是按六十年代规划设计标准完工的。自2000年起,随着新建白莲崖水库及各大水库除险加固的完工,完成了水源工程的达标建设 。其间,灌区除险加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逐年进行,一直没有停止。笔者认为,淠史杭工程建设任务,目前已阶段性基本完工。近一、二十年能稳定发挥设计效益。以人的生命周期为比喻,人到60岁一般要办理退休手续,而淠史杭工程现在已渡过青少年成长阶段,刚刚步入年富力强的壮年初期。我们完全可以看到,从现在开始到庆祝开工100周年的40年内,是淠史杭工程现代化建设和稳定发挥效益的最美好时期。当然,我们不能躺在过去的成绩上沾沾自喜,而应把庆祝开工60周年作为新的起点,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以后的建设管理工作。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经济将由数量型发展转为质量型发展,因此今后建设管理工作要适应形势,要有新的发展,今后建管任务极为艰巨,大家要有清醒的认识,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如何适应新形势,实现新发展,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必须加以认真研究和探讨。笔者考虑,至少有以下任务.

一是水利事业的质量型发展,要重在内涵建设。要本着“节水、生态、高效”的原则,提高建管水平。例 如目前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是不高的,今后在工程节水,调度节水、管理节水,发展先进的水稻灌溉制度等方面,有很多工作要做,又如淠河灌区横排头枢纽对六安市几处橡胶坝库区充水,淠河湿地公园的维护管理,都是新的生态任务。今后应大力加强灌区生态建设。

二是要加强“水利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原则定位。建设初期,是依照“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原则来给灌区定位的。而现在,必须按“水利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原则来定位的。当然,淠史杭工程综合利用目的,以灌溉为主的原则没有变化,保证农业灌溉依然是工程的主要任务,但其他综合利用目的,都要从“水利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角度予以强化和提高。其中最突出的课题就是城市供水。按规划,合肥市2020年人口达650万人,全市年用水量7亿立方米。除董铺、大房郢提供0.6亿立方米,按规划淠河灌区供水2.5亿立方米,杭埠河灌区供水1.2亿立方米,下余除中水利用外,仍需在引江济淮完工后,由巢湖供水。保证合肥、淮南、六安的城市供水,就是实现“水利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必要任务。

三、建设管理要适应新的形势。今后工作,要提升到为振兴乡村服务,为城市经济建设服务,为民生事业服务。管理工作要考虑现在农业生产条件已有很大改变的实际情况,有新的发展。

四、大力推进淠史杭工程的现代化建设,继续完善和提高工程建设标准。

吸收国内外灌区和调水工程的现代化建设先进经验,加大现代化建设投入。继续完善和提高工程建设标准。如上世纪八十年代续建配套,为提高输水效率,减少渗漏,主要渠道采用6公分厚度素混凝土护坡,这个标准是很低的,其他工程建设标准偏低的情况仍较普遍,需要逐步解决。过去建设中,上级输配水系统工程建设占的比例较大,但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的工程措施仍有待加强。现有管理设施手段也有待提高。

五、1982年,安徽省政府批准了《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暂行办法》。确定了“统一管理、条块结合、分级负责“的管理原则,为本工程多年来的有序运行和管理提供了必要保证,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有必要作一些补充和完善。尽快出台灌区工程管理条例。

六、建议成立淠史杭工程研究会,除收集、整理档案资料外,要加强政策方针及建设管理重要课题的研究和推广。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肩负时代重托的淠史杭工程水利人,要有“谋全局”的胸襟和“谋万世”的眼光,深入研究淠史杭工程今后的发展任务和方针。笔者在此抛砖引玉,谈一些初步看法,希望引发大家进一步深入研讨。笔者坚信,淠史杭工程将有更加光辉灿烂的美好远景。

作者:陆永来 ,六安市水利局淠史杭灌区管理局局长

浏览:766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双胞胎阿爷
    双胞胎阿爷
  • 小木木
    小木木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