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名镇——叶集

小木木 发表于2022-08-30 10:37:32

巍巍大别山,莽莽苍苍,似一条巨龙横亘在鄂豫皖三省边界。大别山北麓,茂林修竹,郁郁葱葱,幽谷中的涓涓细流,汇成十数条小溪,冲山荡崖,向东北流去,直下淮河,河水于平缓处淤积出大片肥沃的土地。这里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先人们在这里生息繁衍,狩猎渔牧,垦荒种植,逐渐成就了一个人气旺盛的地方。这便是豫皖两省交界处史河岸边的重镇—叶集。
  历史悠久的叶集
  叶集,古称鸡父邑,新中国建立前习称叶家集。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霍邱县志》载:“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吴败诸侯之师于鸡父。”查《地名辞典》载:“鸡父邑,春秋楚地,在今河南省固始县东南,昭公二十三年吴败顿、胡、沈、蔡、陈、许之师于鸡父。”——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鸡父之战。
  鸡父城郭设置于今叶集东南五华里尤家桥,与台家瓦房毗邻,直到清末民初,尚有古城遗址残壁依稀可见,后为坟场,今拓为田地。
  鸡父之地夏朝属扬州,到了商代沿袭未改。周代属蓼国,战国时期楚灭蓼改属楚,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建郡县制属九江郡蓼县。西汉行郡县制属六安国安丰县。在以后的朝代中,叶集历属庐江郡、扬州郡、安丰郡的安丰县、松兹县等。隋代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属淮安郡霍邱县,至唐宋、元代均属霍邱县。
  公元1403—1424年,一叶姓人家徙居于此。据叶集《叶氏宗谱》载:“叶氏于蓼称茂族。……自明永乐年间,荣公始由歙迁霍,云仍健美越九世。积德、凤德两公乃卜居于蓼,此邑叶氏所由来也。”歙县属徽州,自古有“无徽不成镇”、“无徽不成商”之说。歙地的叶氏荣公既然看中了霍蓼(霍邱古属蓼国)叶集这块宝地,说明当时这儿已有集镇雏形,因为叶家善于经营,加之家族繁衍繁盛,名气越来越大,便被称为“叶公店”。此后,外面迁来的人口越来越多,特别是从山东迁来的澹台氏(来叶集后将复姓“澹台”改为“台”),更促进了叶集的发展,后逐步发展成初具规模的集镇。由于叶氏先居于此,而且,叶氏人口居多,遂将“叶公店”易名为“叶家集”。
  明初,叶家集建制属凤阳府寿州霍邱县开顺巡检司。清初属江南省(康熙年间成立安徽省)凤阳府寿州霍邱县。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属安徽省颍州府霍邱县开顺巡检司。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开顺巡检司治所始迁至叶家集。
  民国初年,叶家集区域划分沿袭清末时期旧制。1931年,叶家集为霍邱县第二区,1932年秋,由第二区改为第六区。
  1949年6月,叶集解放,成立叶集区人民政府。1992年,撤区并乡,设立叶集镇。1993年9月,叶集镇被安徽省省委、省政府批准为全省唯一的综合改革试点镇。1995年7月,叶集镇被国务院11个部委批准为国家综合改革试点镇。1998年12月4日,叶集综合改革试点镇被安徽省委、省政府批准为全省第一个改革发展试验区。
  人文荟萃的叶集
  红色文化润染叶集 1921年春,叶集人韦素园与吴葆鄂、蒋光慈、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曹靖华等前往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寻求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叶集青年李霁野与袁新民、李昨非(李何林)等,组织马列主义读书会。
  1925年5月间,叶集人赵赤坪(赵善夫)、刘亚白参加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叶集三元人李斐然到武昌参加毛泽东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1926年10月,为培训党的骨干,党组织派袁新民、江化南,到中共长江分校学习;派廖杰吾、台贯一,去武昌黄土坡参加由国民党安徽临时省党部(左派)举办的“安徽党务政治干校”学习。
  1925年4月,共产党员袁新民、张松武在尧岭一带开展农民运动,秘密发展江炳斋、马子斌、刘乃武等50余人为农会会员,建立了尧岭农民协会。1926年7月,叶集成立农民协会,会员500多人。这年,赵赤坪从广州回来,在叶集一带以小商贩为掩护,扮货郎串街游乡,宣传马列主义,唤醒农民起来革命。
  1927年8月,袁新民等在叶集明强小学成立中国共产党霍邱支部;10月,成立中共霍邱特别支部;1928年春,成立了中共霍邱县第一届县委;1928年7月28日,中共霍邱县委在叶集领导了“文字暴动”。
  1929年6月,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共产党员余吾西、江炳斋等秘密建立了游击队。1930年1月24日,中共尧冲支部成功地领导了“尧冲武装暴动”,击败了储海清、熊仲川武装民团,缴枪60多支;2月,叶集二区苏维埃成立;5月,二区所属叶集及各乡成立苏维埃人民政府,使叶集成为皖西革命根据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31年10月,中共叶集党组织、苏维埃政府,遭到张国焘“肃反”运动的严重破坏,一批优秀党员、干部如杨晴轩、廖杰吾、江化南、刘从周、余西吾、陈鲁言等228人,先后以“改组派”、“AB团”、“第三党”等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同年11月,中共霍邱县委书记詹成金叛变,叶集党组织又遭严重破坏。
  1929年至1936年,张道庸(陶勇)、桂绍忠、尹黎光(黎光)、韦德芳等数百名热血青年加入了红军和地方游击队的革命行列,他们转战南北,浴血奋战,先后有400多名叶集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
  抗日战争期间,叶集人民积极支援富金山阻击战。赵赤坪等组织武装力量,偷袭日军。
  解放战争中,叶集人民积极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姚李庙、叶家集等较大战役,且先后有数百人加入解放军。1948年至1949年9月,叶集组织常备民工1000多人,征集大量粮草军需,支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和后来的渡江战役。
  1949年6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警二旅六团进驻叶集,同月,中共叶集区委、叶集区人民政府成立,至此,叶集获得彻底解放。
  未名社与叶集 未名社现代文学团体。1925年8月成立于北京。由鲁迅发起,成员为鲁迅、韦素园、韦丛芜、李霁野、台静农、曹靖华6人。后王青士、李何林曾一度参加过该社工作。“未名”,是“还未想定名目”的意思。其时鲁迅正为北京北新书局编辑专收译文的《未名丛刊》,遂以“未名”为社名,丛刊改归该社发行。后该社又编辑出版《未名新集》,专收社员创作的作品。
  未名社主办的《莽原》周刊,1925年4月24日创刊,由鲁迅主编,附载于北京《京报》,出至第32期休刊。1926年1月10日,改为半月刊出版,由该社发行,先后由鲁迅、韦素园主编,出至第48期停刊。1928年1月10日《未名》半月刊创刊,李霁野等编辑,北京未名社出版发行。1930年4月30日出至第2卷第9至第12期合刊号后停刊。
  未名社活动以译介外国文学为主,兼及文学创作。翻译的作品以俄国、北欧、英国文学居多,又努力介绍苏联文学。1928年4月,曾被北洋军阀政府以“共产党机关”罪名一度查封。鲁迅评价未名社“是一个实地劳作,不尚叫嚣的小团体”,“那存在期,也并不长久。然而自素园经营以来,介绍了果戈理,陀思妥也夫斯基,安特列夫,介绍了望•蔼覃,介绍了爱伦堡的《烟袋》和拉夫列涅夫的《第四十一》。还印行了《未名新集》,其中有丛芜的《君山》,静农的《地之子》和《建塔者》,《朝华夕拾》,在那时候,也都还算是相当可看的作品”(鲁迅《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
  1931年春,未名社因经济困难和思想分歧,有结束之议,鲁迅遂声明退出。1933年春,该社在京、沪报纸刊登启事宣布“将未名社及未名社出版部名义取消”。
  叶集水利文化 叶集依水而兴,水利文化成为叶集文化重要源流。特别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淠史杭工程建设,叶集人民用坚毅和智慧谱写出感天动地的诗章。
  闻名中外的淠史杭工程的史河灌区,在梅山水库和红石嘴工程即将竣工之际,蓄水和拦水问题解决了,送水工程遇到了极大的困难:送水渠道必经的叶集境内,岗丘起伏,连绵不断,特别是平岗岭,3.5公里的岗岭,几乎全部由砂砾石、风化石组成,要在这里切开深25.6米,宽150米的总干渠,在没有任何现代化工具和任何后勤保障的情况下,其难度可想而知。
  1958年,霍邱县成立了平岗切岭指挥部,县长邹立汉亲自挂帅,11个水利团,5万多人,在平岗岭上摆开战场,同时参加施工,平均每一米工段合民工近20人。民工们手里只有铁锹、洋镐、粪筐之类的工具,面对砂砾石、风化石,一锹挖下去一个白印;一镐下去,一串火星,工程进展十分缓慢。后来,安徽省和六安专区派来爆破队,他们和民工们一起创造了“洞室爆破法”:先在风化岩中凿竖井4—5米深,井底横向开挖3个洞室,每个洞室装800公斤炸药,连成爆破群,4个竖井一次爆破,大大提高了工效。民工们还自发的创造了“劈土法”:即先竖向下切2—3米深的沟槽,再在上面掏出一排小坑,塞上一排榨油的楔子,然后,十几人一起,用大油锤同时往下砸,这样,成排的砾石被硬生生地劈开。
  高岗大岭,陡岸深渠,海量的砂石,要在短时间内运到30多米高、200多米远的渠线之外,任务极其艰巨。但是,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各种能工巧匠各显神通,他们发明了“倒拉器”、简易“履带运输机”、顺轨道爬的“滑车”、利用风力旋转的“绳索牵引机”、多人踩的“大鼓车”、用人拉用脚踩的“循环运土器”、翻岗越岭的“爬山虎”、隆隆作响的“土火车”、凌空旋转的“大飞轮”、自动装卸的“小翻斗”等等土洋结合的工具,使运土效率得以提高。
  平岗切岭工程上马不久,我国进入三年困难时期,浮夸风和遭遇连年大旱加剧经济困难,很多地方庄稼绝收,民工们靠地瓜蔬菜甚至野菜充饥,省里每人每天补助2两5钱大米,就靠这些可怜的保障,民工们勒紧裤腰带,迎风雪冒严寒,顶烈日斗酷暑,光脚施工,赤膊上阵,一些民工因饥饿、寒冷、中暑、过劳而永远地倒在了工地上。即便如此,平岗切岭工程还是按期完工,它和叶集境内的普荫寺填方工程、侯堰头地下涵工程、白龙井治流沙切岗工程、蒋刺林子填方工程一起,形成壮观的人工奇迹,保证了灌溉百万亩良田的岗上天河顺利建成,造福子孙。
  叶集民俗文化 叶集民俗文化以皖西民歌,民间歌舞、民间故事、传统美食、婚庆习俗等为代表,独具皖西特色。
  以民歌为例,皖西地区(大别山)民歌历史悠久,广为传唱,但是,大多在民间口口相传,非常容易流失。二十世纪初,台静农先生回叶集,专门收集皖西民歌达半年之久,共从民间收集了2000多首,陆续发表了170多首,可惜的是,其余作品都在战乱中遗失。近年,叶集台建球先生又致力于皖西民歌的收集整理,留下了一大批珍贵的资料。应该说,叶集人为皖西民歌的传唱、记录、整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叶集美食文化。“平岗办的毛鱼子,孙岗乡的豆皮子,三元乡的空心面,叶集湾的羊蹄子”等都很有名。叶集羊肉扬名天下,数次登上央视节目。
  叶集的空心挂面和木榨麻油被列入六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特别是真正传统意义的木榨麻油已经成为极为罕见的文化孑存之一,被央视《远方的家园》栏目介绍。

浏览:3131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小木木
    小木木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