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登鼓浪屿

lf0707lf 发表于2024-02-07 13:28:52


                               厦门1950.jpg

(1950年初于厦门)

漳州解放后,二七七团配属九十一师参加厦门战役,主要是配合二七一团攻打鼓浪屿,当时我在三十一军九十三师二七七团三营七连任副连长。

鼓浪屿位于厦门岛西南隅,东与厦门岛隔海相望,中间隔一条宽六百米的鹭江(海沟),西与嵩屿半岛隔海相望,海峡最窄处约两千米涨潮时浪高流急,一片汪洋退潮时,滩长泥深,礁石嶙峋。守敌以第八兵团之五十五军为骨干,其二十九师两个团防守鼓浪屿,敌人在阵地前沿容易登陆的地段架设了铁丝网或电网,在前沿突出部修筑了钢筋水泥地堡,并在其两侧周围加修了土木地堡,以交通壕相连接,形成子母堡式的防御体系除此之外,敌人还在一些要点上安装了探照灯,配置了火炮,我军要在这样极为复杂的条件下登陆作战,突破敌人坚固防线是十分艰难的。

厦门战役开始时正值新中国成立,团里召开了干部大会、英模表彰大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动员活动,明确各营、连的作战任务,制做了五星红旗,激发干部战士敢打必胜的信心。通过动员,干部战士的土气高昂,纷纷请战,誓言一定要将五星红旗插上厦门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献礼!

鼓浪屿战斗准备工作也遇到了一些困难。首先是渡海船只问题,敌人败退厦门时,拉走了沿海所有的机动船只和木帆船,来不及带走的便就地烧毁,还抓走了一些青壮年船工和渔民,大陆沿海很难找到像样的船只。其次是疾病问题,部队进入福建时正直盛夏,蚊虫肆虐,北方官兵初到南方水土不服,许多干部战士“打摆子”(疟疾),我当时也患上了这种当地老百姓所说的“冷热病”,发病时浑身发冷战栗,接着高烧浑身乏力,八连连长杨玉成(音)也患上了此病,进攻鼓浪屿时是用担架抬上船的。

我团战前准备工作主要是解决渡船问题,一营、二营东拼西凑了一些船只,一营主筹集一些靠人力划桨的小木船,最多只能搭载十几个人,二营有搞到几艘木帆船,最大的也只能搭乘一个排的兵力,三营作为团预备队当时还没有筹集到船只。

从小在海边长大,知道帆船在海上航行不走直线,要利用前后帆的角度跑侧风,走Z字,虽然没有实操过船,但对驶船有所了解。战前营里派带两个班的战士到九龙江上游接收了两艘木帆船,解决了七连和八连的渡海用船问题,而九连仍无船可用,只能待命。接船后我指挥船工顺江返回,出发不久,八连的船就将七连的船远远的甩在后面,我发现八连的三桅木帆船要比七连的二桅木帆船好很多,沿江向东顶风航行时,可以利用前桅配合船舵快速准确转向,适应不同风向,行驶速度快。七连是一艘两桅木帆船,主要靠船舵转向,操纵困难,费时费力,逆风行驶速度很慢,战士们和船工一起费了很大周折才将船驶回住地。

战前我团在海澄一带备战,团里组织连以上干部看地形时,团长徐援主张在厦门大学附近的海滩登陆,首先抢占厦门大学,利用校内二、三层楼房做好防御,巩固滩头阵地,然后再向外发展。而政委等其他干部则认为我团配属九十一师行动,如单独到敌人侧后登陆有所不妥,一旦遇到困难孤立无援,还是应该按照上级要求与二七一团并肩作战比较有利。

从地形上看,厦门战役对我军是有利的,嵩屿半岛地势较高,有利于我军火力压制敌人。但当时正直东北季风期,攻击鼓浪屿要顶风逆浪航行,海况不利于我军渡海作战。另外,鼓浪屿周围有海峡、九龙江和外海形成的北、西、南三股水流,每天不同时间流向不同,不易把握。

一九四九年十月十五日黄昏战斗打响,二七一团、二七七团分别从海沧、屿仔尾出发,向鼓浪屿发起攻击。由于三营新到的两艘船比一营、二营的船又大又好,三营由原来的团预备队改为一梯队,第一批起渡向鼓浪屿发起攻击。八连和机枪连近一百七八十人和装备挤上那艘三桅木帆船,七连、炮连和营指近二百人挤在那艘二桅木帆船里,张营长随我船行动。

起渡时刮起了东北大风,顶风顶流,加上装载的人员和物资较多,船在海上行驶的速度很慢。八连的船走在前面,我船紧随其后。接近鼓浪屿时,敌人用控照灯照着我们,用战防炮向我们猛烈射击,顿时枪炮声大作,船只周边不断有炮弹爆炸掀起的巨浪。八连在接近鼓浪屿西南角登陆场时,由于受岛屿阻挡,风力减小,船只走不动了。就在这时,八连的船连中两炮,舵楼子被打坏,船只失去控制,无法靠岸,此时距离岸边还有二三百米的距离,副营长和一排长彭占洪(音)带着绳子跳入水中,试图泅渡过去将船拉上岸,终因风浪太大两人匀被吹走,顺流漂到嵩屿半岛后获救,失去控制的船只顺风漂向了厦门岛。

周志坚军长回忆《峥嵘岁月》):“十五日晚,从屿仔尾西侧之打石坑起渡的二七七团八连,因逆风未能在鼓浪屿登陆,而随海潮漂流在厦门岛南侧之磐石炮台以西登陆。该连上陆后,遭受敌多次反扑,伤亡过大,连长牺牲,即在造船厂转入固守,在副连长指挥下顽强与敌拼搏,一直坚持到十七日上午与二七五团二连汇合”。

紧随八连的我船同时遭到敌人炮火的猛烈攻击,出发时连长刘连振在船头,我在船尾,战士们大多在船舱内。敌人炮火猛烈,为了保证船只的安全,战士们紧紧地将炸药包压在身下,炮弹打来,宁可人被炸飞也要保证船只的安全。枪弹横飞使船工心生胆怯,几次转向都险些失控,在一次调整方向时船只被大风吹横眼看就要侧翻,千钧一发之际,我冲上前去猛的拉了一把船舵,船工也及时调整了船帆,摆正了船头,避免了船只翻沉船只刚刚稳定就中弹了,船舱进水,船桅损坏,刘连长立即组织战士与船工一起划桨,我紧紧的把稳船舵,由于风大浪急,受损的船只无法控制,几经努力仍渐渐地被大风吹回屿仔尾附近海岸搁浅,船舵触礁撞碎无法使用

同时发起攻击的二七一团的情况与我团基本相同。据周志坚军长回忆:“由于起渡时刮起了东北大风,用汽船牵引的木船船队,在航行中几次拉断绳索,江船在海中顶风逆浪无法行驶,队形混乱,加上敌人炮火袭击,船只和人员遭到重大的损失和伤亡,致使大部分部队未能按预定目标登陆,虽有少数部队在敌火下强行登陆,也未能突破敌人前沿阵地,终因弹药耗尽,寡不敌众,大部伤亡,二七一团团长王兴芳同志光荣牺牲。战斗至十六日上午,由于登陆部队攻击受挫,我命令九十一师暂停攻击,迅速调整组织,集中船只,准备加入厦门岛战斗”。

第一次攻击登陆失败后,营长派向团里报告情况,我立即赶到团基指向政委和副团长简单报告了我营登陆的经过并请示下一步行动。政委喊道:张大麻子(营长)呢?他怎么不来,仗没打好人也不敢来了,你回去叫他来……”。我返回岸边,向营长做了汇报,随陪同营长再次前往团基指,赶时徐团长已回到团基指。战斗打响时,徐团长带领团前指跟随二营渡海,起渡后同样遭遇大风大浪,接近鼓浪屿时遭敌人炮火攻击,部队被打散,大多数船只又被大风吹回了西岸。徐团长命令我营收拢部队,寻找船只,准备二次登陆,我和营长正要返回岸边时,徐团长叫住我说:“你回去带上一个排,下一步跟我行动”。

十六日凌晨,团里搞到了一艘小火轮,登船时发现船太小,无法搭乘前指和一个排的四五十人,徐团长命令挑选两个班的战士,轻装上阵。我立即挑选了一些老兵(解放战士除外)和武器较好的战士,跟随徐团长二次向鼓浪屿进发。

当时福建没有煤,小火轮以烧木炭为动力,战士们轮流摇着鼓风机,小火轮“气喘吁吁”地驶向鼓浪屿。接近鼓浪屿时遭到敌人炮火拦截,在距鼓浪屿大概还四五百米时船上的木炭烧尽,小火轮渐渐失去动力,随风漂泊,最后又被风吹回出发地海岸,第二次鼓浪屿登陆失败。

十六日白天,我和战友们得到了短暂的休整。入夜,徐团长把叫到身边,“给你一条船,你带一个排设法登上鼓浪屿,上岛后联络我们的部队,指定好负责人,把大家组织起来继续战斗,争取完成战前预定任务!”,受领任务后,我立即集合全排干部战士进行了简单的动员,检查了武器装备,迅速登船出发。

十七日凌晨,率领一个排从鼓浪屿西南角,二七一团预定登陆场顺利上岸。此时,九十师师长高锐也登陆了,他看到我们的船靠岸后,便让参谋人员把叫了过去,询问的部队番号和任务向高师长报告了自己的身份及徐团长布置的任务。高师长说:“鼓浪屿战斗已基本结束了,你们不用参加战斗了,你现在的任务是带领你的部队将这个突破口警戒起来,保证后续登陆部队的安全,避免外人进入”。立即执行命令,给各班布置任务,对登陆场和靠近登陆场的部分街道进行了警戒。

十七日凌晨,二七三团使用机帆船将载有部队的木船拖至鼓浪屿北侧,砍断缆绳,木船顺风漂至鼓浪屿,登陆后迅速向纵深推进,并于当日八时许全歼守敌,随后向厦门岛发起进攻。

周志坚军长回忆《峥嵘岁月》):“当日拂晓,九十一师师长高锐令二七三团二营向鼓浪屿实施侦察攻击。该营于鼓浪屿西北侧登陆成功,抢占了燕尾山后,即向正在登舰逃窜之敌展开攻击,战至八时,俘敌1400余人,鼓浪屿遂为我占领”。

天渐渐放亮,登陆滩涂上的一幕震惊了大家,沿海滩涂上漂浮着二三百具牺牲战友的遗体,由于两天来海浪的冲刷,衣服大多被剥去,有的腰上仅剩下一条腰带,远远望去,白花花一片,令人痛心疾首,大家都不禁失声痛哭。我望着战友们的遗体,泪如雨下,这是我济南战役后经历的又一场伤亡巨大的战斗。

当日上午,九十一师后勤部人员赶到,将牺牲烈士遗体收集起来,安葬于鼓浪屿的高处。

天亮后,枪声逐渐停止,岛上别墅里陆续走出了一些侨民,他们打着伞,牵着狗,挎着相机向海滩走来,赶紧组织部队上前阻止,一个侨民道:“你们不是保护侨民吗?为什么限制我们的行动。”我说:“现在战斗还没有完全结束,为了你们的生命安全,请你们赶紧回家。”随后带领战士们将这些人全部劝回家中。

我团在第一次攻击中部队被打散,但仍有部分人员登上了鼓浪屿,他们顽强战斗,大多伤亡。我登上鼓浪屿后,遇到一个身着国民党军服的人,满口的莱阳口音才认出是我们四连副连长(原八连一排长),他在第一次攻击时率领一个排登上了鼓浪屿,上岸后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由于寡不敌众部队被打散,他换上一身国军服装,躲过了国军的搜捕。三连连长乘坐的小船飘到了一块礁石上,他率领一个班的战士坚守在一个碉堡里,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直至弹尽粮绝负伤被敌人围困,最后时刻战士们问他怎么办?负伤的三连长说:“你们自己选择吧”。几名福州战役时参军的“解放”战士没有暴露他的身份说他也是福州战役被俘的国军,从而保护了他。此时敌人已全线溃败准备撤离,就没有将他们抓走,从而得以幸存。我们上岛后陆续找到了一些受伤失散的战友,及时给予了救助,后跟随我们乘船一同归队。

入伍以来,经过两年多战争锤炼,我深知战场上指挥员的重要性,关键时刻指挥员意志坚定、不怕牺牲,战士就勇敢;指挥员犹豫不决、贪生怕死,战士就畏缩。跨海作战,前面是强敌,脚下是大海,危险可知,登鼓浪屿,我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报定必死决心,活着就要打上鼓浪屿,战斗中坚定的执行命令,敢打敢拚,不怕流血牺牲,与战友们一同浴血奋战,向党证明了自己的赤胆忠心,为新中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战争是残酷的,无数革命英烈为了新中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鼓浪屿战斗我团牺牲的营连级干部多达八人,胜利是无数战友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是一名战争幸存者,许多优秀的战友倒在了新中国的门口,他们没能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度里体会过幸福生活,我永远怀念他们!

 

说明:

1、本文根据家父2022年4月讲述整理,由于家父年迈多病,许多英烈姓名和战争细节已经回忆不起来了。

2、参考、引用了周志坚《峥嵘岁月》回忆录的相关资料,主要是战斗背景和战斗发起日期。




浏览:389次

下一篇:同安战斗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lf0707lf
    lf0707lf
  • 五月风
    五月风
  • 段文余
    段文余
  • 阳河流
    阳河流
  • 通途
    通途
  • 鲁小楠
    鲁小楠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