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谦回忆在大连公安总局的后勤战线上(下)

Admin 发表于2016-05-19 16:27:42
新华公司及其所属企业
解放后,日本人经营的企业、商店倒闭,市面混乱。我们接收几家大百货店之后,市委指示我们开展正常营业,承担起供应市场、活跃经济的责任。据此,1945年末,成立了新华公司,由我任经理,孙文瑞任副经理,办公地址设在原浪华洋行3楼。公司内除设经理室外,还有人事科(科长姜玉珍)、总务科(科长李元亭)、财务科(科长于纯仁)、房产科(科长张积言),分工负责所属企业的经营管理业务。
新华公司的所属企业,除成立最早的总局被服厂外,有中华商店(原三越洋行卖场,经营不几天即被苏军要去,改名秋林公司),经理常维尊;中华商场(原几久屋),经理王盛达、马鹏飞;新华商店(原浪华洋行1楼),经理常维尊;久大贸易公司(在火车站西侧道南拐角处),经理初子光、傅子勤;久大汽车公司(原在实验剧场后面,后迁劳动公园北门体育馆道东,现友好街42号电子研究所技术服务部),经理宋存亭;针织厂(现大连棉织厂),厂长刘洪顺。并在新华公司2楼开设了舞厅,作为全市商人聚会的场所,便于我们从中了解政治、经济情况,经理是吕惠之。在新华公司南侧,开了个大华饭店,有警察站岗,是地委、总局招待宾客的地方,经理王家岳。
新华公司成立后,地委和总局给新华公司规定的任务是:
1.继续接收敌伪财产。因为这部分财产,我们若不接收,苏军也会接收,或流入某些私人手中;
2.接收的企业、商店,恢复营业和生产;
3.受肖劲光同志的委托,由新华公司代表东北局向苏军办理物资交涉,签订贸易合同(因我们当时和苏联没有建立政府间的外交关系,只能通过民间商业形式办理。此事是1946年夏天肖劲光同志二次来大连时,领苏军政委到新华公司商定的)。地委决定:凡是新华公司同苏军交涉的物资,一律由黄达同志负责转运给东北局。
没收工作继续由孙文瑞、王盛达等同志负责进行。他们地面熟、结交广、办法多,通过说服教育,取得了很大效果。当时日伪军警手中有不少枪支,市面白天黑夜都经常听到枪声,有些苏军士兵盗卖枪支。为避免这些枪支流向民间,影响社会治安,总局指示我们收缴枪支时,也可以花钱收购。经王盛达等人工作,收缴(包括收买)了上百支枪支,主要是手枪。这些枪支当时除交总局部分外,一部分被解放区派来的干部要走了。如辽南部队派王成学(原胶东公安局干部)来要去一部分;烟台市公安局要去一部分(当时新华公司和烟台公安局联合经营水上运输)。还有30多支存放在新华公司的保险柜里,由路淑娟负责保管。
日本人遣返回国时,新华公司设立了10多个点,专门收购日本人处理的家具等物资。
我们在没收敌伪财产的工作中,不仅与日本人、白俄斗,也和迟子祥(当时是苏军利用的大连市市长)等汉奸资本家斗。在我们没收几个日本配给品仓库时,迟子祥的大儿子迟良甫也去搞“没收”,被我们的工人赶跑了。迟子祥大动肝火,到苏军司令部告我们的状,说:“有谢谦在大连,我这市长不干了!”苏军司令官高兹罗夫找赵东斌总局长去研究,我们把迟良甫侵吞、没收日本人的财产全部调查材料交给了高兹罗夫,时间、地点、人证、物证都有,迟子祥讨了个没趣,只好认输。他知道自己是坏蛋,曾两次到新华公司登门拜访我,要请我到宾馆吃饭,和我交朋友,实际是怕我老抓他的辫子,告他的状。
1946年夏天,苏维之来新华公司任经理,我改任副经理。苏不久又南下了(后任武汉市工商局局长)。1947年初,陈泽(后任新疆自治区副主席,已逝世)来新华公司任经理,后将新华公司的部分财产带去同利公司。
根据地委指示,新华公司于1947年7月结束,财产全部交关东贸易公司,我调关东公安总局任生产科科长。
筹集支前物资
新华公司当时不仅保证大连地委、公安总局的一切供应工作,同时对华东和东北各军区都有一定的财力、物力的支援。大连对东北解放战争的物资支援是无法计量的,是名符其实的后方供应站。
1946年初的一个夜晚,韩光同志半夜把我找去,向我介绍说:“这是肖劲光同志,是东北前线指挥,乘苏军飞机来,刚下飞机,是为布匹而来的。”肖劲光同志说:“从关内调东北的部队,因被服供应跟不上,抵御不住东北的严寒,有的都冻坏了。”情况十分紧急,市委第二天一早就开会,决定全力以赴搞布匹。新华公司组织人力进行收购。我还领肖劲光同志参观我们的商店,让他亲眼看看商店摆的布匹都是私人委托商出售的。我们还为他购买了望远镜等军用物品。在市委统一领导下,新华公司很快搞到了一大批布匹,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从解放区、敌占区、海外来的干部和过路客人,凡经批示,从头到脚的穿戴,全部由新华公司开销。如阎宝航(我地下干部)、徐寿轩(国民党中央委员)、袁东衣(宋子文秘书)从国统区来大连,日本反战同盟人士冈野进等,都由新华公司用最好的衣料,做成全套衣服,并在大华饭店举行迎送宴会,临走时还代赠高贵礼品。胶东地区日本反战同盟负责人小林和土肥来大连,地委统战部交由新华公司给安排食宿。地委、总局举行盛大宴会都在大华饭店,由新华公司开销。关向应同志逝世的丧事用品,也是由新华公司准备的。我们没收的医药和医疗器材,都交给廖由洁(住在新华公司)同志转运东北战场,并派人协助收购和通过贸易商到南朝鲜去采购医药。支援前线的大宗物资是棉布、棉纱和汽油。我和公安总局何振亚督察长曾经率领20几台汽车往安东送过一次汽油,是吕东同志亲自接收的。棉纱主要是金州纺织厂的产品,归苏军工业部长鲁亭高管。经过多次谈判交涉,才将棉纱交付新华公司,还要新华公司交付现金。然后,我们转交黄达同志运往东北。其间,我们发现被白俄从中用高价买去一部分,经和苏军司令部交涉,我们抄了白俄的家,抄出的元宝包了一小包袱。支援辽南的物资,主要是汽油。负责接运人是杨勉和周民。
疏  散  财  产
1947年春天,由于形势的变化,地委做了关于国民党接管大连后的对敌斗争准备工作。我们根据地委指示,开始对新华公司的资金和物资作了疏散。除有些物资运到总局仓库和部分财产移交同利公司外,还分出一部分资金设立了几个商店,以干部个人名义经营,这样一旦国民党来了,能站住脚。同时对人员进行了清理,对有问题的人分别做了处理,严重的捕办,一般的辞退。余下的除公司本身保留一部分外,分散到各个商店。这些商店都由新华公司出资,由个人出面经营;与公司立有合同,收入按比例公私分成。到1948年夏天,这些商店除个别外,都先后结束了营业。
新华公司内部的敌我斗争
大连解放初期,新华公司为地委机关和公安队伍建设筹集了大量资金,保证了后勤供应,还筹备了大量物资,支援了华东、东北的解放战争。东北民主联军和旅大地委、公安总局领导都很重视新华公司的工作,给予很多鼓励和帮助,这是新华公司取得成绩的根本所在。由于新华公司的影响越来越大,也引起敌人的注意和重视。国民党不仅利用广播电台,对它做过多次造谣攻击,并多次派遣特务分子,打入公司内部,发展组织、窃取情报,进行破坏活动。最早是国民党大连市党部派林钧朴打入新华公司,先后发展10几个人;后是潜伏特务分子隋成维;再后是以赵元旭、于中为首的国民党特务分子,活动很猖狂。他们在宿舍(现旅游旅社)开会,研究对策、拉拢青年,发展组织。受其拉拢跟他们跑的有郭科、李元亭、徐建修、路淑娟、王佳芬等人。隋成维是国民党从普兰店派进来的,单线领导,利用会计身份做掩护,不和其他国民党分子发生横的联系。因会计办公室与经理室相邻,便于掌握公司领导活动情况。隋表面老实,伪装积极,一本正经,不露声色地窃取情报。中山区区长潘清平(与我情报部和苏军有联系)一天对我说:“你们会计金库里有30多支手枪,你查一下这情报是谁送给国民党的?”当时管金库里手枪的是路淑娟,经反复研究.认为不可能是路干的。不是路是谁呢?一时想不出来。后来还是通过潘从普兰店把情报底稿搞了出来,才知道是隋所为。1947年春,国民党中将董彦平来大连“视察”之前,由苏军把这3帮特务分子全部逮捕押去苏联。
1946年~1947年,在公安总局的直接领导下,我们先后在被服厂、新华公司和舞厅召开过3次坦白交待问题大会,教育了群众,发现了一些坏人,但最多的还是贪污盗窃问题,开除的不少。对政治问题,当时的政策是尽量动员其彻底坦白交待问题,一般不开除公职,免得在社会上制造麻烦。
在这一斗争中涌现出一些先进分子。他们立场坚定,廉洁奉公,工作积极,敢于同各种不良现象做斗争,先后立了功,入了党。他们是孙文瑞、张树恩、刘洪顺、刘立德、魏惠臣、史洪喜等同志。
(本材料是根据谢谦同志1983年和1984年写的《建国前公安工作回忆》,由大连市公安局公安史编辑室综合整理,并经本人审阅)
浏览:2199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value.wh
    value.wh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