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茂岳回忆录:五、白求恩大夫对我的启发

Admin 发表于2016-05-19 18:05:13
  1938年的春天,白求恩同志到了边区延安,他是参加西班牙保卫马德里的斗争胜利后来到中国的。一天,十八集团军的卫生顾问、美国医生马海德同志带着白求恩大夫到宝塔山边区医院参观,随同来的还有一个女护士。他们到了边区医院,院长傅连暲同志向他们介绍,说我是中国红十字会的,毕业于齐鲁大学医科。当时齐鲁大学和加拿大医学院有联系。齐鲁大学的医科和加拿大医学院的医学制度一样,有相同的诊断、治疗方案和操作制度。齐鲁医科毕业的学生,加拿大政府的卫生系统也给予承认,也授予和他们毕业生同样的医学硕士的学位。齐鲁毕业的学生还可以到加拿大去工作和学习。因为有这个关系,所以齐鲁的几个教员也都是加拿大的医生。我和白求恩同志提起老罗大夫,他们都认识,我们就热烈地谈了起来。
  我和傅连暲同志一起带着白求恩大夫参观了病房和各科的设备情况。回办公室休息时,白大夫说:
    “这个地方很好。这里有窑洞,不怕敌人轰炸。”我们听后都笑了。最后他要求:“给我工作吧!”
  白求恩走后,过了三天,我们从宝塔山上看见,大老远的有几个人往山上来,后边还有一个女同志,我们估计是白求恩同志和护士来了。人到跟前,我们一看全变了。白大夫做了一套延安的卡叽布工作服,穿在身上,戴一个八角帽,帽前还用红布缝了一个五角星,左臂上带了一个八路军的臂章,脚上穿的是草鞋,还是光脚穿的草鞋,这对一个一直穿皮鞋、袜子的外国人来说,很不简单。我们见面谈了几句,白求恩大夫笑着问我:“你看,我除了鼻子以外,像不像个中国工人?”我也笑了,说:“你这一身很像一个中国工人。不仅像,就是一个中国工人,而且还是一个很好的医务工人。我还要向你学习。”我对白求恩同志这样说着,我心里很惭愧,我当时还没有他的那个觉悟,也没有那个认识,当时我穿的还是西服、皮鞋。
  白求恩同志是外科医生,他这次来由我带他查外科病房,在场的还有傅连障。白大夫查病房,他的工作态度,正像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讲的是极端的负责任,极端的热忱。他对病人,一个个地问,一个个地查,然后把查问的情况详细记在本上,再作出诊断和处理。每一过程都是他亲自操作,一点不马虎。查到最后的一个病房,这里是几个日本战俘。白求恩大夫对这些伤员也作了细致的检查和治疗。出了病房,站在窑洞门口白求恩大夫就问我:“这里怎么还有日本伤病员?你们还给他们治疗。”我说不仅给他们治病,还让他们上学呢,专门为他们办了日本工农学校。傅连暲同志也说:“我们党有俘虏政策,优待俘虏。因为他们也是劳动人民,他们是受日本帝国主义的逼迫到中国来打仗的。我们要团结他们,爱护他们,还要帮助他们,教育他们,让他们和我们一起打日本帝国主义。”白求恩同志听了这些话赞扬地说:“中国抗战一定胜利!因为中国有这么好的领导机构,有这么好的俘虏政策,还有这么好的窑洞不怕轰炸。真是伟大!伟大!”白求恩的胜利信心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力量。
  这一天,白求恩大夫查完病房就回去了。第二天我们约他来做两个手术。白求恩同志对手术要求更严格。他先给一个伤员手术。手术完了,护士给病员绑绷带,他一看很不满意。他把手套一脱,把绷带解开重新包扎了一遍,动作迅速熟练。
  接下来做的一个手术是割扁桃体。联防司令部司令员萧劲光的女儿萧平,因扁桃体肥大引起关节炎。我对这一病例诊断后,认为做扁桃体手术摘除的处理,才能控制关节炎的发展。但是,我不是耳鼻喉科大夫,没有这科需用的器械,也不会这项技术的操作。我和傅连暲院长商量,决定委托白求恩大夫给做手术。白求恩大夫进行手术操作时,我是助手,傅连暲同志也在场。萧平躺在手术床上,护士把消毒锅端来,拿出器械。什么器械呢?一个开口器,一把刀子,两把小镊子,还放了两块纱布,两个棉花球。白求恩大夫让护士给全身麻醉,病人懵过去了。他迅速用开口器把病人的嘴一撑,用纱布把舌头一拉,刀子两边一划,用手指头把扁桃体取了出来。我和傅连暲同志在一旁很担心,没有器械,没有局部麻醉剂,做的是全身麻醉,我们都出了一身冷汗。结果我们的担心多余了。几分钟的工夫,手术做完了,孩子醒过来站起身就走了,什么事也没有。我对白求恩大夫说:“我还以为你要带上耳鼻喉科的器械做手术呢。”他说:“我是外科大夫,也可以搞耳鼻喉科。”他又指着头和手说:“金大夫你看,有了这个和这个就行了。有了这个(指头)去想一想,有了这个(指手)去为它解决问题嘛!还有没有比它们更好的器械了?”白求恩大夫说得那么轻松,但话里却给了我深刻的启示。我听了白求恩大夫的话,连连说是。我还说,我平时做手术只想手术室,总想依靠现成的器械和设备。白大夫告诉我:“这个框框把你卡住了,要打掉它,要根据条件解决问题。”后来他还给我讲了,一个大夫只要想到病人,想给病人解决问题,你就会费尽脑子去想办法。
  过了几天,白求恩大夫又来到了我们边区医院。他向我提出“病人敲医生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听了之后想,过去是病人找医生看病,现在自求恩大夫是不是要翻过来,让我们去找病人看病?我这么想并没有明白他所提问题的背景,也没有理解他的问题的意思是什么。后来才知道,白求恩同志刚刚参观了延安东边的一个八路军的军医院。他看到,战场在前方,战士们在战场上受了伤,要把他们从前方运到后方进行治疗。当时,运伤员没有汽车、马车等交通工具,全凭4个人用一块木板把伤员抬回后方。这样,走那么远的道儿,拖延了抢救伤员的时间,也耽误了伤势的治疗。所以,白求恩同志的意思,是主张战地医院的医生、护士应该一心为伤员着想,应该到战场上救护和医治伤员,减少他们的痛苦,而不能坐等伤员来找医生。基于这种思想,后来白求恩大夫坚决要求上前线。卫生部的领导给他做工作,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条件差、吃住都不方便等等,但是这一切理由都没有说服白求恩大夫。后来,请毛主席找他谈话也不行,他仍是坚决要求上战场。
  白求恩带头上了前线,他要到现场去解决救护问题,要到发病的地点研究病的情况,解决病人的困难,他要改变原来的状况。白求恩大夫到战场救护伤员,也成了战士们勇敢冲杀的口号。战士们经常喊:“同志们冲啊!有白求恩同志在后面!”白求恩同志创造了战场救护的先例。最后,他为了抢救中国伤员,牺牲在中国的土地上。
  白求恩同志不仅对战地医院的工作是这样要求,他对我们后方医院的工作也给了指导。有一次他在边区医院问我们:“你们有没有干部?送一部分干部来,我给检查一下。”傅连暲同志说:“好。”我们找了一些同志来,让他给检查看病。那时,经过长征许多干部都患了肺结核,身体不好,不能上前线,都留在了延安。自求恩大夫是世界六大胸外科名医之一,他给来的干部一一检查,询问他们的家庭情况、病史等。之后,用手提x光机给干部透视,写下全部检查结果,还将结果告诉每个干部,并说明患有什么病,注意什么问题。最后,白求恩大夫对我们医院的预防工作和干部保健工作提了意见。他提出,第一是,医生要想病人,要主动地找病人,要想办法保证人们,特别是干部的身体健康。第二是,建议干部应由组织部门和卫生部门两个系统来管。给干部分配工作,光是组织部门分配不行,还要有卫生系统的人参加,要根据干部的身体情况分配工作。白求恩同志这些诚恳的建议,给我们指出了医务工作重点是要做好预防工作。
  总之,通过和白求恩大夫的接触,我深受启发和教育的有两点。一点就是动脑想,动手做。特别是看了白求恩大夫的手术以后,我在工作中试着去创造一切,改造一切,自己动脑想的也多了,亲自动手干的也多了。第二点就是,一个医生,要处处为病人着想,要主动地自觉地为人们的健康做好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工作。在我以后的几十年医务工作中,白求恩大夫的思想时刻在激励着我,使我牢牢地记住:我是一个医生,要一切为病人着想。
浏览:2412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