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学文回忆:八、《冀鲁日报》

双碓联中 发表于2016-05-24 18:49:15
  一九四一年冬,行署指示,为了适应斗争形势的变化,《烽火报》改组为《冀鲁日报》,成为冀鲁边区的直属报纸。各专区都设有通讯员。各地建立了专一的转运站,使敌战区也能见到《冀鲁日报》。这些转运站并通过敌军站把对敌斗争的宣传品散发到各地张贴,以扩大抗日的影响。
  据点上的伪军,一见到抗日的报纸、刊物、宣传品,他们都老实几天,盘算个人的前途。东光敌军站的沈春廷,就是一个不怕死的硬汉子,他运送大批的文件、印刷品和一些印刷材料、纸张、电料等,都能平安无事地通过敌伪东光车站。有时他还在东光车站贴上《冀鲁日报》。因为他常弯着腰过铁路,用袍子盖上匣子枪。汉奸们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活仙鹤”。伪军都很怕他,不管他带什么东西,伪军都不敢上前过问。他那大无畏的精神,威慑了敌胆。因而沈春延出进东光车站畅通无阻。
  一九四二年六月,由于边区主要领导人大部遇难牺牲,各总救会受到严重地摧残,各项工作遇到困难,又兼敌人的扫荡特别残酷,冀鲁边区的抗日军民进入抗战以来空前艰苦的时刻。《冀鲁日报》当然并不例外,同样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报社在内地已无法开展印刷工作,随即转移到盐山县张海一带。转移到盐山这个大后方以后,又继续开展工作,但因为物资缺乏,印刷出版困难重重,即改为三日刊,版面也缩小为四开的小四版。这样,《冀鲁日报》在盐山出版了一年。到一九四三年六月邢仁甫叛变后,出版就更加困难了。
  这里应特别提及的是抗日造纸厂的问题。冀鲁边区建立后,每月印刷报纸、书刊需纸令三百多令,近七千斤,得装六大车,这还不包括机关团体用纸和油印文件用纸。纸张来源,开始只有从敌占城市私运来根据地。日伪严禁纸张出城。运纸目标大,私运纸张很困难。纸张奇缺影响抗日文化的开展。吕器主任说:“如果敌人以纸张卡我们的脖子,一旦纸运不来,我们也不能停息边区的抗日文化的印刷活动。怎么办?自力更生,自办抗日造纸厂。”
  于是,吕主任和十王庙老党员蒋松枝,于一九四0年七月在宁津县曹塘试办起了造纸厂。并做了长远打算,计划每县建一个抗日造纸厂。曹塘抗日造纸厂,管理员是十王庙蒋松枝,技术员是沙河董董建民,采购员是李满庄孙号山,会计是大曹庄刘桂林。吕主任和蒋松枝亲自操办,以桑树皮、加废纸边、石灰水、米浆,经冻、铡、泡、砸,搅人工操作,制出了较好的毛头纸,解决了边区印刷一般书刊、文件、课本之需,克服了抗日文化的用纸困难,为抗战做了很大贡献。至一九四二年五月,由于吕主任等一些负责人在一次大扫荡中都牺牲了,专署决定造纸厂停办。(昌秉德整理)
浏览:637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